采訪CIO這個群體越久,越有一種感觸:這一群外表光鮮亮麗,似乎身居要職的職業人群,其實有著非常多的困惑,既要橫跨IT技術,又在各種業務中游走。某CIO就曾對筆者說:“明明感覺自己心力交瘁,卻還得強打精神,隨時準備應付上上下下的拷問,隨時準備沖到前線撲火,老板認為你應該站在CEO的高度來做決策,做規劃,同時卻只給你普通技術主管的授權。”這一番話便道出了目前中國CIO實質尷尬境地。
近日,企業網D1Net記者采訪到CIO自媒體聯盟秘書長、某衛星通信集團信息中心主任李煒,與他就中國CIO職業發展現狀,面臨的窘境,改善措施以及他十多年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心得進行了深入交流。
上圖為:CIO自媒體聯盟秘書長李煒
李煒認為:中國CIO制度還不完善,所以很多企業的CEO并沒有認識到CIO的真正價值,另一方面,中國CIO自身能力也有待提高,真正具備CIO實力的職業人群還很少,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技術主管、技術經理級別水平。中國目前的大環境下,需要推動CIO相關制度建設,提高CIO整體從業人員素質,搭建CIO互相學習、交流平臺,從而提升中國信息化總體水平。
的確,中國信息化總體水平參差不齊,既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電商IT架構:一天交易571億的天貓足以創造全世界IT信息化奇跡;又有傳統行業在IT建設方面的停滯不前、助力企業發展的作用微薄。中國信息化建設從不缺少國家級口號,卻缺少實實在在的措施。
改善現狀需自救:成立CIO自媒體聯盟
最近幾年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陸續開設了CIO課程,雖然師資力量較為雄厚,但每每還需要從學員那里取得實踐真經。所謂中國信息化建設已然是各個企業信息化負責人自身實踐的摸索總結,這些經驗才是中國信息化真正的財富,才能真正推動中國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水平。
為此,李煒和他CIO圈子的朋友們自發組織起來,成立“CIO自媒體聯盟”。
說起組建“CIO自媒體聯盟”的初衷,李煒說:“近年來隨著微信這一移動應用的普及和迅猛發展,我有機會聯系到更多的CIO同學和同行,從而發現我們面臨著同樣的困擾和尷尬:CIO這個稱謂近十幾年來備受業界關注,國資委和工信部在推行CIO制度,各媒體對信息主管的報道和獎項也都以CIO來冠名。然而我們現在的這個群體,其實絕大多數還是中層管理人員,屬于信息主管級,距離決策層還有難以逾越的鴻溝,無法從戰略層面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
李煒分析:造成這樣的困局,歸根結底是CIO和信息主管的綜合能力問題。信息化是三分技術七分管理,不在于信息技術本身多么卓越,關鍵是要把信息技術靈活的與企業的生產、計劃、營銷、市場等核心業務流程結合起來,需要從企業戰略視角、業務視角、管理視角、文化視角、全局視角看待信息技術的應用。而作為一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應該具備的組織、溝通、協調、領導、人際等方面能力,往往是一些CIO和信息主管所欠缺的。
李煒認為:一名合格的CIO,必定是CEO的好助手、好伙伴,具備在企業運營管理方面與CEO及其他高管對話、溝通的能力,能夠通過業績提升IT投資回報率,能夠證明IT的價值,能夠消除高管層對IT認識的誤區,從而有力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
基于提升CIO和信息主管綜合能力的理想,李煒作為發起人之一的CIO自媒體聯盟于2014年3月宣告成立。在筆者看來,CIO自媒體聯盟無異于是CIO們在解自身職業困局的一個自救辦法。
CIO自救辦法:學習+交流+分享
李煒說:“CIO自媒體聯盟成立,除了是因為順應了上述中國信息化建設大背景,也有國家層面的支持:工信部于2013年9月,發布了兩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在其中提出了要完善信息化人才培養體系,鼓勵成立企業首席信息官協會。
CIO自媒體聯盟于2014年3月順勢宣布成立。聯盟由一群企業信息化負責人和出身于CIO的創業者發起組建,通過微信公眾賬號,分享技術、管理、能力提升、職業發展、運動、健康、心靈及休閑娛樂等各方面內容。“
據李煒介紹,目前聯盟的主要活動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1、交流學習
不定期舉辦IT、管理、創業、金融、健康、品鑒等跨界線上交流、學習、研討活動,由聯盟內成員進行分享互動,或邀請行業內知名的專家和權威人士進行交流分享。
2、總結分享
鼓勵原創作品,鼓勵成員進行自身信息化建設經驗的總結和分享,聯盟以聯合體的形式統一對外宣傳。
3、寫作計劃
不定期舉辦CIO成員專題寫作比賽,充分發揮成員的能力,幫助成員提高進步。編制《CIO新思維》系列圖書。
4、聯合技術開發
未來聯盟成員之間可以根據共同的需求自愿組合,聯合投資進行技術開發,合作方將共享技術成果和相關產品。
其中,經驗總結和寫作,是聯盟最為倡導的一種提升自我能力的方式。李煒說:IT人一般是埋頭苦干型的,不能寫也不太能說,大多數IT技術出身的人并不缺技術,缺的是其它方面的能力,因為這個崗位需要具備綜合能力。目前CIO自媒體聯盟成員不少,但大家平時都比較忙,只有極個別人能快速將自身經驗寫出來。我們期望給聯盟成員創造各種機會,鍛煉并提升這種綜合能力。今年在聯盟倡導下組織編寫的《CIO新思維- 職業能力提升之道》一書已經出版,所有內容采用眾籌方式,由各個領域的CIO和信息主管根據自己的經驗撰寫而成,非常有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信息化管理工作分享
李煒是純技術出身,對技術充滿了狂熱地喜愛。二十多年前,他從南京大學天文學系碩士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專業對口的衛星測控,從此便沒有離開過計算機和軟件技術。他一度認為自己是一個既懂業務、又懂IT的復合型人才,并為此沾沾自喜過。
但他發現:職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出現瓶頸。一段時間內,李煒對于技術和管理在實際工作中有哪些區別并不是十分清楚,缺乏管理意識和基本的管理技能,擅長做事但不會領導團隊,長于思考但不會良好溝通,技術能力強但不會利用資源和處理關系,因而身在管理崗位卻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團隊成員相互配合不到位,他常常忙得焦頭爛額,可是領導卻認為工作績效不高。
通過北大CIO班和其他培訓班的學習,他反省自己的管理模式,并對此進行改善。
1、抓重點,抓目標:改變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的習慣,對工作目標進行度量。上司的工作歸上司,下屬的工作歸下屬。管理人員主要對企業的績效負責,做自己應該做的工作,而不能拿著經理的薪水做著員工的工作。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制定目標、分派任務、培養和指導下屬、激勵和協調下屬完成工作,并進行績效考核和評估。應該以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公司的信息化戰略,考慮如何合理進行信息化投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降低公司運營成本、簡化業務與管理流程、更好地為客戶服務等等這些事務。
2、合理授權:根據研究分析,經理80%的工作都是可以授權的,而親自做的20%工作包括:戰略決策、重點目標下達、人事獎懲、發展和培養下屬,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出主意,用能人。通過授權,不但讓管理者不被瑣事困身,集中精力處理更大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務,還能激勵下屬,讓下屬感覺到被信任。
3、授人以漁:技術是李煒的強項,當下屬遇到一些技術難題無法解決時,李煒往往喜歡自己徑直往前沖,越廚代庖,直接就代勞了,感覺這樣解決問題快速,效率高,因為教會下屬的時間可能比他直接處理的時間更長。但這樣會導致“強將手下皆弱兵”,下屬一碰到難題就會依賴領導解決,從長遠看,對下屬發展和部門建設均不利。遇到難題,管理者應讓下屬自己去主動思考,領導從旁指導、協助,員工短期內可能很痛苦,但通過獨立思考,能夠逐漸掌握做事的方法,未來才可獲得長遠的發展。
李煒認為:從一名技術人員轉型到管理人員,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領導與控制能力、溝通與協調能力、決策與應變能力,以及培養與輔導下屬的能力,還要克服事必躬親、追求技術權威、追求完美、缺乏全局觀、缺乏商業意識等習慣。
總之,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管理者需要對各種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創造出1+1+1+……大于其總和的績效。
信息化:需要形成企業信息化文化
李煒一直強調:信息化一定是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從系統論的觀點來看,信息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是由信息技術系統、系統運行環境和信息組成,不僅包括組成信息技術系統的計算機軟硬件、網絡基礎設施、系統平臺、通信平臺,還包括系統運行內外環境中的人、組織、管理、物理環境這些因素。這些因素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成為有機聯系的整體。信息化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技術層面、管理層面的問題,也要考慮到人員層面、文化層面的問題,這幾個方面也是相關制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因此,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有全方位的考慮,才能保障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得以實現。在此基礎上,李煒著重強調了企業信息化文化的概念。企業文化是企業內的一套通用價值體系,通過企業價值觀、承諾、傳統等社會特征,無形中約束企業和企業成員的言行,使企業和企業成員的行動向著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方向前進。當技術和管理規章制度不能用來約束每一個行為時,文化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歐美等發達國家,企業的信息化成熟度、信息化綜合指數較高,就是因為他們建立了良好的首席信息官制度,在政府、行業、企業等領域形成了良好的信息化文化氛圍,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都具備了一定的信息化思維習慣。
李煒個人簡介:
某衛星通信集團信息中心主任,理學碩士,高級工程師,北京大學CIO班同學會會長,CIO自媒體聯盟秘書長,曾榮獲2013年度ITVALUE最具價值CIO稱號。
從南京大學天文學系畢業后一直在航天領域工作,先后獨立編制過多個專業軟件、實施過多個管理信息系統項目、主持編寫過公司信息化專項規劃,經歷了從專業技術人員到信息技術人員,再到信息化管理人員的轉型。
目前著力在提升企業信息主管能力、提升企業信息化部門地位和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開展研究,正在主編《CIO新思維》系列圖書。運營微信公眾賬號:中國CIO職業發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