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越來越復雜
很多企業正在采用云計算來加速服務交付。一些人試圖用“全部自動化”的口號,在他們的私有數據中心交付規模的云計算經濟,這一理念在理論上比實踐更簡單。其他公司選擇利用公共云資源來增加“量入為出”模式帶來的額外好處,但卻發現很難控制成本。無論采用哪種方法,云技術都面臨著幾十年來所面臨的挑戰:如何確保應用程序的性能,同時最小化成本。
然而,在這個新的領域內,有一些趨勢將解決這個問題,但也提高了復雜程度和難度:
云計算和自助服務門戶提升了交付給定環境變化的速度,頻率和數量。我們發現,使用云管理平臺的企業可以在60分鐘內在私有云中部署x86服務器,或者在30分鐘內在公共云中部署,而在過去,大家接受的交付時間,是需要幾天或者幾周。
公有云提供了速度和靈活性,但同時也面臨控制成本超支的挑戰。通常情況下,使用公有云的開發人員和應用程序團隊會比私有云更快的獲得云實例。但這種“影子IT”導致了未知的、未管理的、經常被拋棄的云資源,這也導致了總體花費的非常驚人。因此,RightScale的2017年云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優化云中的成本是被調查組織的首要舉措。
容器和微服務體系結構通過廣泛的自動化允許開發團隊快速地,反復地對其應用程序的部分內容進行少量的更改。
例如,Netflix已經讓它的開發人員每天可以進行數百次的軟件更改。提高速度是有可能的,隨著速度的提升,在環境中的迭代次數也將以指數級增長。
多種技術并存,多云將會是趨勢。“異構”不再僅限于環境中的多個虛擬機管理程序,數據庫或存儲風格,而是多個環境,無論是在本地,在單個云中,還是跨多個云。例如,在RightScale的2017年云狀況調查報告也發現,85%的企業有一個多云戰略。您的企業能夠為每個工作負載和每一個云計算提供不同的最佳性價比管理方法嗎?
很明顯,云計算所帶來的自助服務以及容器所帶來的微服務應用程序體系結構使得可以創建具有更多活動部件的高度動態的環境。與此同時,業界還為IT部門提供了多種技術,云計算和支付模式,以滿足業務和控制成本的需要。每個企業都是不同的,就像他們選擇最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一樣。 IT現在正在管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異構環境,而且自然而然地,異構性也延伸到了云端。
這些趨勢確保了應用程序性能,同時使效率最大化變得更具挑戰性。更重要的是,這個挑戰是在核心技術正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的時代迎來的。信息技術在促進和支持這一快速發展方面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就需要快速地采用云技術作為應對措施。摩根士丹利最近的AlphaWise CIO調查預測,到2020年底,49%的應用程序工作負載將在公有云中(2017年為19%)。
基礎設施管理的復雜性從一開始就呈指數級增長。虛擬化將其推向了新的限制。如今,云計算和云原生技術的發展同樣如此,并且規模和復雜度更大。
考慮到IT對業務的至關重要性,如果CIO無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確保系統性能/SLA,將會使業務(及其工作)面臨相當大的風險。在他們努力適應上述趨勢的同時,這些領導人正在意識到傳統方法的局限性。監視、警報、調度器、腳本編制和編配不能單獨保證業務系統性能/SLA。他們將會冒著人為錯誤的風險,并且在一個不穩定的循環中一直運行,只是在發生錯誤時才會去糾正錯誤。
現在是CIO們重新思考云環境下自動化管理的時候了!
本文檔針對那些希望通過更好更快的IT服務交付來改變業務的CIO。本章將討論IT成熟度的五個階段,以及不管企業位于何地,都能為企業提供幫助,通過采用自動化的方法,允許工作負載在任何基礎架構或云上自行管理。本文檔的其余部分描述了IT成熟度的五個階段,使CIO能夠了解當前組織所處的階段,以及他們可以期望達到的目標。這些階段如下:
1.知曉階段:收集和評估性能和成本指標。
2.主動變革階段:主動做出自動化變革,以確保性能和控制成本。
3.自動化管理階段:在成本約束下不斷確保性能。
4.即需即供階段:基于實時需求,自動伸縮應用和基礎設施。
5.SLA交付階段:在成本和業務約束下,提供差異化的服務級別。
關鍵的性能度量標準使我們能夠快速確定組織在IT成熟度方面的位置。這些KPI包括每個管理員的虛擬機比率,虛擬化百分比以及工作負載的運行時間。確定你的組織的所處位置,是繼續向前的第一步。
圖:IT自動化管理成熟度
無論組織所處階段如何,其所面臨的性能和成本的挑戰只能通過自動化軟件來解決,這種軟件可以讓環境進行自我管理。隨著環境的擴大和變得越來越復雜,對自我維持和基礎設施自動化的需求也在增加。
對IT采用自動化的方法需要整個企業的思維方式發生變化。 但是無論IT成熟度如何,CIO和他們的企業都可以從自動化提供的價值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