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已經產生,怎么考核都無法改變結果。只有改變績效產生的過程,才能提高績效。績效改善才是管理的關鍵。
當然,績效考核的結果運用有助于研究績效改善辦法。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績效考核不是績效管理的全部,也不是績效管理的結束,而僅僅是中間的一環。
績效改善的方法從個體角度可以說多種多樣,從企業組織整體角度出發則主要有以下十種改善方法。
1、減少無效活動
這是改善績效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任何企業任何個人都可采用。組織員工多問幾個為什么,就可以砍去很多無效活動。比如“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不用更簡單的方式?”“為什么要分開幾個人做?讓一人承擔不也行嗎?”當前中國企業員工無效活動非常普遍,一是企業管理方式的落后,二是企業培訓的不足,三是職責不清造成,四是員工個人的不良習慣所致。
2、提升個人技能
這也是簡單易行的方法,企業只需要設立一個技能提升獎勵就行了。
3、提升小組技能
企業有組織地提升員工技能更好。投入一定的培訓費用,分組培訓員工,或者組織員工互相觀摩學習都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這類活動投入小見效快受益廣,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4、改變工作方式
方式的改變也是創新。企業要鼓勵員工創新,引導員工有組織地探索工作方式的改變。有時候改變工作的地點、改變工作的時間都能帶來效率的提升。活動先后的組合,優先順序的排列也是流程優化的內容。
5、改善設備設施
這種方法需要增加企業投入。企業要做好可行性分析,確保設備設施的增加或更新能夠帶來更大的回報。也就是說要用流程優化三大方法中的“價值貢獻法”來進行綜合評估選擇。
6、改變管理方法
這種方法也需要增加企業的投入,至少要增加時間上的投入。需要組織員工進行現有管理方式的檢討,找出不適合本企業實際的管理方式,探討大家認可的管理標準,放棄增加管理負擔而又不能帶來績效的管理手段,如層層匯報、層層監督等等。如果企業外聘專家幫助改善管理方法,就會產生資金上的投入。
7、開展合理化建議
這種方法也稱之為員工參與管理。在傳統管理體制下,員工用腿不用腦,當然也就出工不出力。員工一切聽從上級安排,也無法對工作結果負責。員工參與管理,能夠極大地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管理得少才能管理得好”就是依靠員工參與管理,讓每一個員工對工作負責,從而大大減少“大家負責大家都不負責”的職責不清現象。“高手在民間”,開展員工合理化建議活動讓企業起死回生的案例也不鮮見。
8、借鑒行業經驗
采用這一方法需要企業負責人有遠見,肯學習并且善于學習。任何行業都有在管理實踐中走在前列的標桿行業。照搬照抄無益,借鑒轉化則無不可。同時,吸取同行業失敗的教訓,避免別人走過的彎路,規避別人失敗的陷阱,減少自己探索的成本,也不失為一種學習,也是一種改善。
9、變革管理思想
這可能是改善績效最有力的方法。企業人均績效低下,主要還是管理思想的落后。拿企業當個人私有財產的老板多得不可勝數。企業是一個掙錢的平臺,是企業利益各方共同掙錢的平臺,而不僅僅是老板一個人的平臺。投資者、經營者、管理者、勞動者、國家政府、合作伙伴、產品客戶,甚至社會公民都是支撐企業平臺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任何要素的欠缺都會影響企業平臺的穩定與發展。改變對企業的認知,改變管理的方式方法,激活所有要素的潛力,企業發展的動力放大數倍乃至十倍、百倍都有可能。思想解放的力量造就今天中國經濟的巨變與騰飛就是最好的證明。
10、進行企業文化建設
管理本來不復雜,主要靠制度、流程加文化。前面八種績效改善方法都必須從制度建設與流程優化上體現。變革管理思想和企業文化建設同屬于培育企業文化的內容,屬于精神層面。企業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凝聚員工的思想,培養團隊精神,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對企業績效的改善可以產生持續的推動力。但是它不屬于短期見效的方法,而是潤物細無聲的長效方法,不可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