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10月10日訊
當前,在國內市場上,OTT掀起的競爭浪潮一浪接著一浪。在中國移動重新整頓飛信、中國電信聯手網易推廣“易信”之前,中國聯通已聯手騰訊在廣東合作推出微信“沃卡”,被視為在OTT服務上的一大突破。
“微信”與“沃”兩大品牌的結合,顯然瞄準了大流量與個性化功能的特點:套餐定位于中低價格瞄準學生人群;提升50%的群組容量;增加了個性表情;用戶可以訪問騰訊的游戲應用程序以及支付平臺;定向流量達到300MB等等。
OTT激發多種競合方式
在運營商看來,發展迅猛的OTT業務主要從三個方面對運營商的業務模式帶來了影響:
一是加大了網絡的負荷,根據中移動2012年數據,微信等OTT應用拉動了10%的流量,但消耗了60%的網絡資源;
二是逐步蠶食語音、短信等電信傳統業務;
三是搶走了一部分原本屬于運營商的消費者市場。
OTT大潮在國際市場上掀起得更早,國外運營商形成了多種對待OTT競爭的方式。
一種是運營商扮演“網絡中立性”角色,不對OTT業務提供商采取任何管制或收費措施。
第二種是運營商取消不限量數據業務收費模式,并對所有移動數據業務用戶設置月消費上限,這類運營商以美國的AT&T和Verizon公司為代表。
第三種是后向收費,典型例子為Orange和Google的合作,其關鍵是運營商獲取監管部門支持,對OTT提供商占用網絡資源的行為進行收費,前提是標準統一,運營商還能提供差異化QoS服務保障。
第四種是前向收費,也意味著運營商要調整自身的資費策略,該方式被很多運營商采用,其中就包括中國聯通與騰訊推出定制“沃卡”,針對微信業務設置了更多的定向流量。
第五種是運營商推出自有品牌的OTT應用,國際運營商中Telefonica、SingTel、SK是該類型的代表。
D1Net評論:
國外運營商應對OTT競爭的五大高招,國內運營商可以借鑒,OTT競爭的浪潮尚處于高漲期,運營商面臨的挑戰也是不容忽視的,結合本土化特征,運營商應該尋找適合自身的應對策略,如果只靠借鑒,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