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的傳統是移動世界三架馬車及后續的融合應用所拓展,而到2014年,傳統的三架馬車:網絡、終端和電信業務似乎已經很難吸引用戶的注意力了。4G之后5G是什么樣,這個關注度似乎比預想的弱很多。所有來參展和觀展的用戶對WIFI的熱情遠高于3G/4G。終端的熱情也似乎在降低,少數幾家廠商雖然發了新品,但似乎大家的感受非常的一般,這個產業即成熟又平淡。沒有誰感覺到展臺上展出的新機比自己手里拿的高級多少。而至于傳統的電信業務,語音、短信及流量等,似乎更難以吸引人了,就算所謂的VoLTE,除了運營商和設備商還在大談特談外,用戶才不在乎這一點,更多的人樂于你一句我一句的微信語音聊天,讓語音質量見鬼去吧。而至于行業融合應用,似乎也到了疲軟期,當移動醫療、移動支付、車聯網等等都過了一遍之后,也很難提起大家的胃口。
總之幾天下來,每個人抱怨的還是網絡真爛、小偷真多、亮點不多。甚至有人已經在討論這個展會的結局是否也越走越窄,被另外一種革命性勢力所取代。
在移動世界大會期間,朋友圈中流行某運營商員工寫的一篇文章,《是誰偷走了運營商的移動互聯網夢?》,言外之意是作為移動通信的主體,傳統運營商和設備商正在被邊緣化,而造成這種邊緣化的關鍵是新興互聯網公司的崛起。雖然文中提出了很多新鮮觀點,但是屁股決定腦袋,文中體現的更多的是抱怨和無奈,認為政府過渡監管傳統運營商而對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卻不加限制,使得傳統運營商逐漸淪為管道供應商,而新興互聯網公司則依托免費的管道資源而蠶食傳統運營商的電信業務。
我個人認為,這種傳統的思維事實上恰恰是制約傳統運營商在面對新型互聯網公司沖擊時的反應能力!到目前為止,似乎亂了方陣,全世界的移動運營商正遭受煎熬。而許多互聯網公司則熱火朝天,成為資本市場和用戶市場的雙重寵兒!最近,Facebook以190億美元收購WhatApp給本以膠著的競爭局面給了更直接的刺激!
面對新興的互聯網公司甚至如蘋果這樣的終端運營商,傳統運營商的反應是緩慢的,雖然也推出了幾乎同樣功能的競爭產品,但是和互聯網公司的業務相比,用戶的歡迎度和粘稠度都非常低。在應對OTT競爭方面,運營商的措施也是非常乏力的。比如at&t推出的Sponsor Data計劃,雖然想法很好,但那些互聯網公司是否接受還有待考驗。再比如這次中國移動推出的所謂三新戰略中的新消息,其實比微信這類業務也高明不到那里去。
也許正是因為措施不力,讓傳統電信運營商深感前景暗淡,因此也萌生更多新思潮,在這次MWC期間,很多傳統業界翹楚也開始進行一些新的思考。
我在和多位產業界高層人士溝通過程中,針對目前的互聯網熱點和未來通信業發展的過程中,提出了許多很有意思的反問句,這些反問句所體現的正是傳統通信產業人開始反思目前困境,體現出一些新思潮,特供大家參詳和討論。
為什么不是at&t收購WhatApp(許多運營商也在推類似業務)?為什么不是Google收購sprint?(谷歌也在建網絡基礎設施)為什么諾基亞等到被收購之后才推出安卓手機?為什么WIFI的歡迎度遠高于4G?為什么蘋果即不參加CES也不參加MWC,卻能玩全球移動運營商與股掌之間?為什么騰訊能推出搶紅包而運營商沒有搶流量的游戲?為什么…..
試想,如果這些疑問都發生會怎樣?
似乎沒有人能回答這種問題!
事實是,近年來,傳統運營商還在不斷加大收購傳統運營商的步伐,希望以更大的基礎網絡設施和更大規模的用戶群來提升競爭力。同樣是互聯網公司也在不斷收購新興的互聯網公司,進一步提升其對用戶不同需求的滿足。
為什么不是換位收購呢?這樣不是更能解決彼此的問題么?
首先這不是錢的問題!收購的主體都不差錢。其次,交易的各方都彼此承認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互聯網應用都十分重要。
然而,交易的雙方和我們的假設都不成立,大家還是在各自熟悉的領域加強自己的實力。但顯然的是,按照這個模式和發展趨勢,傳統電信運營商顯然不敵新興互聯網公司,似乎淪為純管道運營商成為必然趨勢。
然而從這次大會暴露出的一些新思潮看,傳統運營商并不甘當純管道商的角色。雖然還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案,但也提出了一些趨勢性方案。
一是利用技術進一步提升網絡效率并降低未來網絡成本,因此諸如SDN和NFV等虛擬化技術成為熱點,然而在龐大的網絡環境中改造和實施這些也是巨大的挑戰。
二是充分使用網絡中產生的大量用戶數據信息,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并開發新的商業模式至關重要。
三是更為積極的推進與更多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通信對傳統產業價值的二次提升,并產生新的價值。
四是按照網絡社會的未來需求,重新定義網絡架構及適應網絡社會的運營策略,最關鍵的是如何從以人為中心轉向以物為中心的運營策略。
總之,要大膽的想,大膽的突破,大膽的革新,方能闖出一條新路來,不革自己的命,就等著別人革你的命,自古以來萬事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