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金融與科技的擁抱已非常密切。當前我國金融服務業已在科技助力下,走過“信息科技+金融”1.0時代,并從“互聯網+金融”2.0時代向“智能金融”3.0時代轉型,在這期間,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多項科技勢必對金融行業進行全流程、智能化的改造,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科技賦能,財富管理方式全鏈路升級
互聯網金融自2005年萌芽以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互聯網普及率的大幅提升,邁入了長達十余年的快速生長期。在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同時,風險也不斷聚集,以網貸平臺為例,2015年6月,網貸問題平臺的數量首超新增平臺,風險開始暴露。隨著風險事件頻發、獲客成本增加、監管趨嚴,互聯網金融開始通過科技尋求轉型,其重心由原來的獲客、前端渠道,逐步轉移到產品設計、風控、合規等領域。
就數字財富管理而言,在產品設計上,主要體現在智能投顧方面,通過線上手段形成透明化、操作便捷的人機交互界面,降低人工交互成本,對客戶交互的渠道、數據和信息統一整合,同時通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獲得比人更快、更精準的投資組合決策能力,如招行“摩羯智投”;在風控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幫助財富管理機構更了解客戶的基本信息、風險偏好、財富管理的訴求,通過適當性原則,識別合格投資人,匹配相應產品,如陸金所KYC系統;在合規上,將數字技術應用于金融監管,提出并研究“監管沙盒”這一具體的監管模式。
金融科技的效能正在逐步擴大,一方面對財富管理全價值鏈進行改造升級,另外一方面,借由改造,實現降本增效、客群延展、提升服務和控制風險,不僅讓投資者獲得更優質的服務,也為財富管理行業帶來長足發展。
大數據、智能投顧備受矚目,技術應用能力成制勝關鍵
目前,在各項金融科技中,大數據、智能投顧是財富管理行業最受關注的兩大技術。專家介紹,未來一至三年,資產和財富管理行業會更加關注智能投顧,同時持續擴大大數據等技術應用。
作為典型的輕資產金融服務行業,財富管理集中度相對較低、競爭激烈、業務模式創新速度快。因此,這些年大數據成為優先被應用的技術,尤其是在客戶畫像及風控能力方面的應用。相比而言,智能投顧尚在起步階段,不過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調查報告數據顯示,56%參與調查的財富管理機構希望在未來1-3年與金融科技公司在智能投顧領域開展合作,高于大數據合作意向的44%。可見,打造專業的投研投顧能力、培養更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已成為制勝財富管理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布局“金融+科技”,助力業績增長
近年來,各大金融集團都致力于“金融+科技”的整體布局,包括傳統金融、流量平臺、綜合性平臺等各大財富管理機構均提出以科技為驅動的發展路徑,以謀求“智能金融”之路的轉型升級。
綜合性平臺中,以陸金所為例,依托平安集團數據庫資源,引進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從而對投資者的客觀實力和風險偏好做出精準分析,以此提供更合適的產品或投資組合;傳統金融機構中,以招商銀行為例,招行摩羯智投以大數據技術和移動互聯網平臺為承載,形成“人 + 機器”的智能化投資模式;流量平臺中,以螞蟻財富為例,其利用“AI技術+開放策略”為傳統的基金公司提供運營陣地,推出了千人千面、個性化的智能服務。
數據證明,“金融+科技”的布局成績是明顯的。近日公布的中國平安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平安集團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業務業績突出,實現營運利潤46.07億元,在集團營運利潤中占比7.0%,同比提升6.4個百分點。此外,多家媒體報道稱,科技成中國平安利潤增長新引擎,并有許多媒體將“科技”作為這份半年報的新亮點。
總而言之,正如普華永道近日發布的《中國金融科技調查報告》所說,我國金融服務業正在向“智能金融”3.0時代轉型,這個轉型歷程,既是一個新競爭者進入、現有的行業格局遭挑戰到傳統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全面合作的過程,也是金融科技從前端渠道、獲客,全面應用到中后臺產品設計、風控、合規等領域的過程。無論是以銀行理財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以線上理財平臺為代表的新金融科技機構,誰能率先完成這一升級過程,誰就成為3.0時代的引領者。但有一點確定的是,不管未來誰領風騷,投資者都將會是最終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