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IBM成為中網贊助商的第二個年頭,該賽事正變得獨一無二,這一點毫無疑問。比如當你看到種子球員的名單時,你會誤以為是在羅蘭·加洛斯,因為加上新科出爐的美網男單冠軍—西里奇,這里有12位獲得過大滿貫單打冠軍的巨星。
我們也在思考IBM能為它做些什么,雖然我們早就意識到網球跟科技的密不可分,我們也做得很努力,就像很多粉絲已經無法接受一屆沒有Slam Tracker的溫布爾登公開賽。
這個比賽統計的“大集合”,實際上是我們從2005年起就開始做的一件事。IBM通過它追蹤了8128場比賽,收集了4100萬個數據點,動用了5500個分析模型在43個潛在動態指標里為對陣的雙方選手挑出最重要的三個指標,每場的“Keys to the Match(制勝關鍵指標)”會讓你一下子對球員有著非常深刻的認知。
德約科維奇如果沒有達到發球的指標—他通常能在40%至50%的第一發球中拿下4至9個回合對打中的60%的分數,他很可能就會輸掉這場比賽。這聽上去很拗口,但當它的呈現方式只是APP里的一張圖文時,你根本不會認為自己在網球上一竅不通。
中網或許要更特別,即便網球在這里還算是個新興事物,但中國的球迷和媒體和那些成熟市場的同樣挑剔,這都讓我們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
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一點,網球的關注點不該僅僅停留在“專業”上,這是我們幾年來在充分挖掘社交媒體時得到的結論。網球,乃至更多的體育項目,應該追求一種“參與感”,應該是一種體驗,它的重要性就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這里找到快樂。
在今年的巴西世界杯期間,IBM就跟騰訊做了一次有趣的嘗試。我們為騰訊構建了一個社交大數據分析系統,它能利用對社交平臺數據的分析和云計算技術,收集分析粉絲的評論、觀點和聲音,并將分析結果實時地融入到報道內容當中。我們更了解球迷了,就像之后的結果總是讓我們出乎意料。“足彩”的熱度要遠遠超過諸如“帥哥”一類的常見世界杯熱詞,球迷的湊熱鬧心態也非常明顯,決賽前阿根廷的支持率要高出德國隊不少,這很大程度上是梅西的功勞,而比賽結束后,新科冠軍德國隊的支持率卻上升了15%。
數據才是最真實的。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打造“社交化的溫網”,在今年,IBM就做了一個大的視圖,來了解粉絲在Twitter上談論哪些和溫網相關的信息。每秒超過40條的tweet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數據流,主辦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全球哪個地方的粉絲對話最多,他們在談論什么話題,哪位球員在全球的影響力最大,而一條在倫敦發布的tweet多久就能夠被新西蘭的球迷發現并回應……
基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世界杯期間騰訊網上一個熱門的話題就是“含金量”,我們先利用大數據分析得出不同球星的特質,繼而產生一個典型球迷的“畫像”,然后粉絲再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與行為方式與之比對,就可以鑒定真球迷的“含金量”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我們越來越了解粉絲,就知道該如何讓他們有參與感。而參與感越強,他們在社交平臺上就越活躍,我們就可以拿到更多的數據,比賽當然更精彩了。
“大數據 大賽事”,業界早已發出了類似的聲音,這一點沒錯。絕對不局限于網球,NBA早就在使用它了。當林書豪傷愈回歸賽場時,他每投一球,主播就能非??焖俚胤治龀鏊c受傷前有多大區別。
而在另一項世界級的高爾夫賽事—美國高爾夫公開賽上,IBM與美國運通合作設計了一個賽況視頻控制臺。粉絲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選出五個自己最為關注的偶像球員,建立非常個性化的球員競爭排行榜,然后再通過IBM幫助建立的社交媒體平臺,與美國高爾夫協會的專家和其他高爾夫愛好者進行互動。
如今,這一體驗還延伸到了手機和其他的移動終端上。出現了這樣一批“非典型”球迷,面對冗長的比賽,他會時不時地切換電視頻道,然后在手機上關注比賽進程。實際上,Slam Tracker的使用場景已經在很大程度轉移到了手機上。
而且,數據也不僅僅是有益于粉絲和媒體。對于球員,組織者來說,它同樣在帶來著質變。邁阿密熱火隊在利用統計分析軟件擬定戰術和排出上場球員的名單;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等頂尖球員也都在利用數據去改善打法,以及分析自己的狀態……而對于美網來說,頭等大事就是如何滿足一周內“超過600萬獨立訪客,8300萬次訪問量和130萬次視頻播放”的龐大需求,以及新增的360度3D全景視圖功能。
科技已經在運動場上無處不在。組織者如何打造一場從售票、前期預熱到現場把控、網站運營、賽事播放等環節都無可挑剔的比賽?教練和球員如何從一場比賽的戰術設定到球場發揮都表現得淋漓盡致,讓粉絲大呼過癮?媒體怎樣寫出抓住粉絲興趣,融合熱點話題的賽事報道?粉絲又如何隨時隨地獲得比賽的參與感?這一切都因為科技而不斷創新與完善。
總之,運動因為科技而變得想象力十足。詹姆斯·墨菲是讓我難忘的一個人,他曾是紐約一支舞曲樂隊的主創。他做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他和IBM的工程師一起創造了一種自定義音樂的算法,利用2014美網的數據,用音樂來詮釋每一場網球比賽。
出于音樂家特有的敏感,他體察到一場比賽除了比分和球員狀態等常規因素以外,更有自己獨特的“氣場”。這種氣場經常由一些看似不相干的外部因素組成:比如觀眾的反應、場地狀況和當日的風力、濕度等。他把這些因素都加入到了音樂中,使得每場比賽都有自己獨特的數字足跡。這些歌曲輕盈歡快,“一聽就是網球的節奏。”
這就是科技帶給運動的新精神,但這僅僅是開始,大數據和云的時代,運動將因此變得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