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和IBM曾經在PC時代成為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但隨著IBM剝離硬件業務,蘋果專注消費類市場,兩家企業井水不犯河水,并分別成為企業級和消費類領域No.1的科技類廠商。為了共同的利益,他們拋卻成見,成為了戰略組合。
當兩個IT界的巨頭聯手起來,為了共同的利益,那這塊蛋糕就不由得不令人垂涎。
目前,蘋果與IBM正式達成一項排他性的合作關系,將把IBM的大數據和分析能力引入蘋果的iPhone和iPad等移動設備。
利益面前,蘋果與IBM這對20年前的老冤家走在了一起。兩大巨頭欲借此在企業級市場實現新突破。
昔人敵人,今日朋友
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蘋果和IBM計劃面向零售、醫療、金融、旅游和運輸等多個行業,合作開發一套新型企業解決方案,包括針對iOS操作系統進行優化的IBM云服務—設備管理、安全分析和移動整合等,新的Apple Care服務和支持產品,以及iPhone、iPad等移動設備。預計這些解決方案及產品將于今年秋季到明年發布。
盡管蘋果在早期創業的時候,和IBM在IT領域一直是競爭宿敵,但是現在已經時過境遷,這個行業發展非常快,現在他們已經不是競爭對手的關系。
蘋果重點在個人消費市場,它構建了一個以硬件為核心的非常成功的商業體系,選擇IBM這樣一個合作伙伴,是希望利用IBM在企業級市場的客戶關系、大數據技術等專業性資源,將蘋果移動設備及系統軟件的用戶拓展至企業。
很明顯,蘋果想把目光投向企業級市場,在這個領域,雖然說企業級iPhone和iPad已經非常好,但這是無心插柳造成的結果,IBM在企業市場的經驗現在才是他們所看重的。因為IBM這些年非常專注企業市場這一塊,有利潤率非常高的客戶。
從這個背景看,蘋果進軍企業移動市場,不管是操作手法也好,還是定位也好,是非常溫和的,所以蘋果選擇IBM成為進入市場的戰略伙伴。
各取所需
可以說,雙方的合作不但可以規避競爭對手,還可以很好地打擊競爭對手,諸如黑莓、三星甚至微軟。蘋果和IBM的合作協議一經曝光,雙方的股價在盤后交易中均實現不同程度的漲幅。
有觀察人士指出,蘋果與IBM的合作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個季度以來,因受到棱鏡門事件影響和中國等市場環境的變化,IBM的業績表現持續低迷、增長趨緩,急需扭轉業績下滑的局面。
目前,IBM在企業移動市場這一塊,已經有一個比較高的市場份額,它現在有一個移動解決方案,這也是它和蘋果合作的一個重要的具體的領域。
大多數人都知道,IBM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帝國,而且這個帝國的核心就是以軟件為主,業務鏈非常龐大,每個業務鏈上都有非常棒的市場份額,除了移動解決方案以外,存儲、云計算等企業級的軟件都做得非常棒。
對于IBM來說,盡管蘋果在企業級市場做得不太好,但是在企業級市場龐大的客戶里,蘋果在Pad終端有非常高的市場份額,達到80%多,手機市場份額相對低一點,但是也是絕對老大的地位,所以IBM這次選擇蘋果作為合作伙伴,對雙方是雙贏的。
一直以來,IBM強調的是服務和咨詢,并且在身體力行地剝離著硬件業務。簡單地說,IBM在移動商用市場,缺少的是硬件,或者是良好的硬件合作伙伴。在蘋果海量用戶的平臺出口下,IBM將能更好地追求更高的利潤率。
對于蘋果來說,雖然憑借iPhone、iPad等產品在大眾電子消費品領域風生水起,賺得盆滿缽滿,但在企業級市場的進展卻不盡如人意。
現在,蘋果可以和數百家IBM客戶進行接觸并展開合作,而這些公司在其發展過程中將會不斷購買蘋果產品。通過這次合作,蘋果產品會順利地從消費類市場切入到企業級市場,出貨量會劇增。
但是,不管是IBM還是蘋果,現在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很高,他們強強聯手不見得會讓自己的市場份額提高多少倍,這點很難實現,因為他們的基數很大了。他們瞄準的是十年之后甚至更遠未來的市場蛋糕。
移動化未來
作為IT界的兩大巨頭,藍色巨人是以軟件為主,而蘋果卻是以硬件為主,尤其是后者在個人消費市場、移動智能終端市場是絕對沒有爭議的霸主。
IBM作為百年老店,擁有超強的抗擊打能力,選擇蘋果沒有選擇黑莓,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相比黑莓向下走的趨勢,蘋果是一個至今在高位運行的企業,在IBM眼里算是一個門當戶對的合作伙伴。
那么雙方的結合,如何平衡兩家企業的發力才是關鍵。最有可能的是,雙方將就目前擅長的領域進行匹配,先以已有的東西為主,可能也會有新的東西出來。
畢竟在企業市場里面,移動設備擁有率越來越高,在既有優勢的基礎上強強聯合,二者的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的發揮。
基于對移動商用會成為未來主流趨勢的判斷,蘋果和IBM此舉的意義在于,為未來的進一步深度合作打下基礎,并且卡位移動商用,讓其他希望在這一市場撈金的競爭對手少了一個重量級的合作伙伴。
畢竟,面對這一塊未來的市場蛋糕,安卓等也在蓄勢待發,其他互聯網公司也都準備出擊咬上一口。
從目前來看,IBM和蘋果聯手不僅僅是著眼于現在,而是賭下一個十年,整個產業發展都將因此有一個新的構建。
總的來說,IBM和蘋果,很可能像谷歌和三星一樣,這種戰略組合,未來對行業將帶來極大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