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日,在“2015·上海新金融年會暨外灘互聯網金融外灘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司長張濤表示,互聯網和金融結合之后,金融風險的特點如傳導性、廣泛性、突發性依然存在,所以在創新的時候,一方面要鼓勵和包容,另一方面也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互聯網金融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但由于網絡、高頻交易、羊群效應等風險的增加,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控制已成為當下亟須解決的問題。在業內專家看來,傳統金融風險控制的手段已不能滿足當下互聯網金融的要求,利用大數據分析資產品質狀況,參照現有適用法律法規,利用銀行進行資金托管以及建立行業協會自律組織等,正成為防范風險的有力措施。
點評:
今天,人們對于互聯網金融已不再陌生。從1元起投的各種“寶寶”,到隨時支取的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早已深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互聯網金融正是因為同時切中了民眾投資渠道匱乏、小微企業融資難這兩個痛點,成為迅速興起的“風口”。可以說,互聯網給傳統金融插上了翅膀。
但是,步子大了容易摔跟頭,互聯網金融快速增長的背后是風控體系的滯后與缺失。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P2P問題平臺達275家,同比增長260%;行業平均壞賬率8%,為銀行的8倍;此外,近期行業內“跑路”事件頻現,這也讓國內互聯網金融企業風控短板暴露無遺。當下,風控問題成為決定互聯網金融是否能健康發展的關鍵點。而對于天然具有數據屬性的金融業而言,當下數據海量的匯集,將使大數據成為確保風險控制、搭建征信體系的重要手段。
近日,在移動金融國際峰會以及玖富杯互聯網金融創業大賽上,從業者、監管者、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建立以大數據征信為基礎,全行業數據分享為目標的風控體系成為了提升風控能力的一條可行之道。
平安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也表示,對于互聯網金融的平臺,風險防控第一要確保借款端的資產是真實的。第二,確保風險真正的狀況透露給投資方看。第三,確保交易本身的合同,在法律上有執行的能力。在計生葵看來,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方法來了解資產端和資金端兩方面的風險狀況。
可以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數據從來沒像現在如此的海量,如此透明,傳播速度如此迅速。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加之諸如微信等社交模式的產生,產生了更多海量的、動態的數據信息,而及時地、精準的、有效的數據搜集和清洗會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控制和信用保障提供新的方法和渠道。用大數據為互聯網金融保駕護航是一條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