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如果一支基金半年可以賺到60%,如果一支基金在5年時間收益6倍,我們是不是應該很眼紅?這樣的金融產品即不是依靠內幕消息或機會主義,也并非得到了巴菲特的賺錢秘籍,只是因為他們應用了互聯網金融大數據。
媒體消息,螞蟻金服針對網購消費推出的賒購服務“花唄”上線20天用戶數已經過千萬,而旗下招財寶平臺上線一年來累計成交金額超過了千億,為投資用戶賺了超過50億理財收益。千萬用戶、千億成交,這樣的成長規模如果在傳統的金融時代,幾乎要數年才能緩慢實現,而這一切發生在互聯網金融的今天,可能真的已經“度日如年”,快到無法想象。
此外,如果一支基金半年可以賺到60%,如果一支基金在5年時間收益6倍,我們是不是應該很眼紅?這樣的金融產品即不是依靠內幕消息或機會主義,也并非得到了巴菲特的賺錢秘籍,只是因為他們應用了互聯網金融大數據。
依靠我們每個人在網絡上的一言一行匯集起來的海量數據,在強大的IT技術的支撐下,金融機構變得能比以前更加準確及時的預測未來做出決策。有了大數據的支撐,互聯網金融公司可以精準的開發產品、推薦用戶,更容易的將大量小微用戶吸納進來,積小流以成江海,使金融產品的成長更為迅速、業務規模超出以往任何時代。
金融博弈本質上就是信息的多寡快慢
在世界發展史上,戰爭與金融都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場合,原因很簡單,快一秒鐘都會決定一個人的生死、一家公司的榮辱或者一個國家的命運。反過來,技術的創新也會深刻的影響金融與軍事。從金融的歷史來看,一封電報和一部電話都曾經改變了證券市場的運行規則,首先掌握這些手段者都成為了當時的贏家,也引發了后來趨之若鶩的跟隨潮。
近十幾年來,互聯網的發展讓證券交易不再依賴交易所的大廳,人們點點鼠標或者輕觸屏幕便可以隨時隨地的完成目標。與此同時,以前不敢想象的信息量也因互聯網的發展得以形成與收集,而最近興起的大數據技術更是讓這些信息能夠開始為我們所用。大數據改變金融的時代已經到來。
實踐證明,應用大數據的方法來作金融市場預測,會到來巨大的價值。媒體報道,博時基金依托“淘金100大數據金融指數”設計的一款理財產品,從2009年12月31日的基日計算,五年的收益率超過572%,也就是說1塊錢的投資到已經產生接近6塊錢的收益。同樣,創立于2014年10月的百度百發100指數基金也賺錢迅速,至2015年4月8日凈值漲幅達64.2%。大數據的應用成為這些金融產品得以傲視群雄的核心基礎。
電商大數據構成行業晴雨表,已成為市場預測的必需品
在沒有網絡之前,社會經濟生活是分散在不同的店鋪進行的,用戶的消費行為很難被記錄,即便被記錄也會散落在太多的小賬本上,難以綜合與分析。統計部門為了了解國家經濟運營情況,會收集臺賬式的報表逐級匯總或者進行抽樣調查,把數據整理到一起便是困難重重且代價高昂,對這樣的數據進行分析更是難上加難,即便得到了一些結論,至少已經是滯后經濟現實兩三個月,實效性很差。用這樣的數據治國還算過得去,可要用這樣的數據炒股,顯然只能當事后諸葛亮。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特別是大型電子商務平臺的成長,以往分散的經濟數據開始聚合在像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這樣的巨頭手中,而且幾乎可是實時完成匯總、瞬間完成數據分析,于是,這些電商數據成為了了解社會、行業甚至細化顆粒到企業的數據百寶庫。經歷過數年的積累之后,如今的電子商務平臺擁有了史無前例的商品交易數據,可以分析出消費者的行為進行精確的推薦營銷,當然也可以預測企業走勢或者行業興衰,將這些數據結果當成催化劑應用于金融,便會讓金融行業發生劇烈變化。
互聯網電子商務與大數據絕對是“春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立刻讓傳統的金融分析方式都落后了到刀耕火種的年代,這種分析的結論因為有更廣泛真實的數據基礎而變得更準確,也因先進的大數據分析技術而更迅速。按照螞蟻金融推出的“淘金100”指數的現實證明,在很多行業,分析的結果往往領先社會商業活動三個月,單憑這樣的時長就足以秒殺傳統分析師們的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實地考察和模型計算。
大數據已經稱為互聯網核心資源,僅為自己所用太可惜
資料顯示,作為阿里巴巴的關聯公司,螞蟻金服擁有電商大數據的得天獨厚的資源,其數據日處理量超過30PB,相當于5000座國家圖書館,而電商分類目錄超過6000個,這是巨大的寶庫也是巨大的難題。
因為,這些紛繁復雜的數據需要多方面的整合,打通一個又一個信息孤島,不僅要實現不同行業數據庫之間的連接,還要實現數據的有效性整合。顯然,大數據的收集和積累只是應用的第一步,單純依靠這些底層數據并不能解決實質上的問題,更不會自動實現對股票市場的預測。
螞蟻金服采取的策略是與各行里的專家進行合作,淘金大數據指數就是博時基金、螞蟻金服、中證指數、恒生聚源四家聯合進行研發,分工明確,合作扎實,把6000個電商目錄映射到中證指數上的35個子行業,而這35個子行業正好覆蓋A股市場1740支股票,從而實現了數據的無縫鏈接,也可以實現采集、分析和輸出的全系統集成,才能帶來實實在在的使用效益。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即便是電商巨頭,擁有無與倫比的大數據資源,但如果這些資源僅僅是為自己的平臺銷售服務,或者僅僅是自己開發利用,顯然是對數據資源的巨大浪費,也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暴殄天物。
大數據需要的是多層級多領域的整合,更需要開放的系統和開放的思維,大數據的提供者應該是廚房,為各類企業提供原材料和工具,金融產業的使用者都是獨立的廚師,同樣的原材料可以做出不同的菜品甚至滿漢全席。如此,大數據的價值被最大化,而大數據平臺的利益也會隨之而來,實現了社會與企業的多贏。
大數據“入侵”金融業已經成為事實,也必將更深刻的改變整個金融業的未來,先行者們掙得了第一桶金,后來者會有分享技術進步的機會。當然,我們也不要忘記,在越來越多機構長上了大數據的翅膀之后,個人投資者該如何應對大數據的挑戰呢?下一步,肯定是要讓大數據惠及小人物,而普慧金融實際上正是大數據平臺的真正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