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2P在風險管理上要面臨缺乏央行征信、信貸數據有限,以及政策不確定性的挑戰
□ 目前已有包括積木盒子、拍拍貸、好貸網等在內的網貸平臺正式發布基于大數據的風控模型
一邊是監管政策落地預期的逐漸增強,一邊是行業競爭的壓力日益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P2P網貸平臺是否擁有足夠的風險控制能力來應對?
網貸之家發布最新統計情況顯示,2015年3月共曝出56家問題平臺,環比上月降低28%。問題平臺發生率雖然下降到3.40%,但仍然遠超去年同期水平(0.84%)。這些問題平臺呈現地域性集中分布,多位于山東、廣東、北京、四川和浙江。
從運營時間上看,問題平臺的平均運營時間達到7.51個月,較上個月有所縮短,絕大多數都是1年以內的新平臺。銳忻投資、盛泰投資、安貸創投和歐億投資等新平臺上線不到一個月即跑路。
“在關注平臺詐騙、跑路同時,P2P網貸平臺運營風險也不容忽視。”網貸之家有關人士表示,3月多家平臺曝出壞賬消息或者合作機構出現問題,機構間風險傳遞問題也值得多加留意,與此同時也暴露出部分平臺薄弱的風險控制能力。
可以看出,傳統金融結構的風控模式對于P2P網貸平臺來說較難適用,目前已有多家P2P網貸平臺積極與征信機構合作,構建新的風控模式。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隨著行業監管的出臺和征信體系的日益完善,基于大數據下的P2P網貸平臺的風控能力或將有所提升,P2P網貸蓬勃發展仍然可待。
據《經濟日報》記者了解,目前已有包括積木盒子、拍拍貸、好貸網等在內的網貸平臺正式發布基于大數據的風控模型。“相較于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P2P在風險管理上雖然要面臨缺乏央行征信、信貸數據有限,以及政策不確定性的挑戰,但互聯網更大的機遇在于數據、技術,和它們的可拓展性。”拍拍貸風險總監顧鳴表示,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接觸龐大的用戶群,能夠收集海量的碎片化數據。這樣的數據非常適合對P2P風險進行進一步分析。
以拍拍貸推出的魔鏡系統為例,該系統的核心是大數據,其中大數據模型是拍拍貸歷經8年、依托600萬在線用戶、積累近40億條數據而成。基于該模型,魔鏡可以做到針對每一筆借款給出一個相應的風險評級,以反映對逾期率的預測。最后系統再依據風險評級形成風險定價,來保證收益和風險相匹配。
“傳統的風控模式,無論是銀行還是中小信貸機構,都更多關注靜態的風險,是對風險的預判,而大數據更多關注的是動態的風險,是對動態風險的把握。”好貸網大數據事業部總經理吳昊表示,如好貸云風控平臺除了強調對事前風險的把握之外,還會對數據庫的風險因子變化提供即時的反饋,如果一個人在第一家信貸借款之后,頻繁向其他信貸機構申請貸款,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第一家機構,防止潛在風險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