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數據”,把脈市場淘金,正在成為趨勢。比如由南方基金、新浪財經和深圳證券信息公司聯合編制的南方-新浪“大數據100指數”、“大數據300”指數。由中證指數、百度和廣發基金聯合編制的“百發100指數”。以及最新出爐的由螞蟻金服、博時基金、恒生聚源、中證指數共同發布的“中證淘金大數據100指數”。
以螞蟻金服的“淘金100”舉例:就是每個股票都有所屬的行業,行業的“景氣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股價的漲跌。而大數據的采集、加工,再與行業業績、財務表現等數據結合,可以很好地綜合成“行業景氣指數”。這個行業景氣指數能夠及時反映甚至預測不同行業的狀況與前景,從而判斷是否有較高的投資價值。比如螞蟻金服的數據統計發現,2009年至2014年期間,醫療保健品的銷售數量不斷攀升,行業活力度增長,同期,醫療保健行業板塊的股價也大幅上漲。可以說,誰能掌握更多的大數據信息,就握住了財富的源頭,在這一點上,螞蟻金服的大數據采集已遍布30多個行業,覆蓋近70%的上市公司。
那么淘金100指數、百度100指數、新浪i100指數又什么區別呢?說白了就是:原理類似,但采集的數據來源不同。
那靠“大數據”賺錢靠譜嗎?以“淘金100”來說,他們為了滿足不同投資偏好的人群,會推出兩款產品。一個是“招財一號保本基金”,因為“保本”,所以只是將一小部分的資金投資于“淘金100指數”,穩健性高,但收益率不會太高。另一個是淘金100指數基金,產品95%以上的資產會投資到淘金100指數中去,不保本,適合能夠承受高風險、希望追求高收益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