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連串的渠道終端走訪中,明顯的感覺到傳統企業對互聯網和O2O的恐慌,而且因為純互聯網公司和某些品牌狹義的互聯網思維的做法,導致傳統企業對互聯網的恐慌被無數倍的放大。這一次的走訪溝通,也讓渠道終端清晰的明白了真正的O2O是什么,品牌企業真正的定位是什么。
所以,今天這個話題就是來說說:傳統企業如何正視對互聯網和O2O的恐慌?
現在的互聯網思維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一,因為純互聯網公司和意見領袖是互聯網思維的既得利益者,所以自然拼命鼓吹互聯網思維;
第二,是媒體要炒作概念,制造熱點,唯恐詞不信語不驚人;
第三,新創業公司等同于一個互聯網公司,他需要利用互聯網恐慌來獲得關注和免費宣傳、流量;
第四,小體量的企業,全面轉型到互聯網的小而美的案例,只能是個案,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共性問題;
第五,大型企業內部分利益者希望通過互聯網思維來搞運動,實現政治目的。
以及,還有等等……
在這種互聯網席卷一起,打倒一切的互聯網思維中,我們是需要認真的冷靜的進行反思:
為什么那些互聯網公司現在開始拼命做線下?比如小米,京東,天貓等
為什么那些小而美的O2O公司,現在已經開始銷聲匿跡?
為什么那些互聯網思維代表的公司,現在轉型轉行或者向傳統企業納投名狀?
為什么最近幾家典型的互聯網思維培訓公司或者課程,開始逐漸衰敗或者遭企業冷落?
為什么媒體炒完互聯網思維,又開始炒O2O?
為什么一些傳統大型企業,在做了電子商務和互聯網品牌后,開始出現左右互搏、嚴重內耗的痛苦?
為什么互聯網品牌占的市場份額,占整個中國市場的遠遠不到一半甚至十分之一?地大物博的中國市場,可能被互聯網一夜或者幾夜之間占據么?
為什么互聯網的流量越來越貴,越來越轉化率降低?
傳統企業不要去做O+O,簡單的線上+線下,多了一個渠道,而這個渠道還是沖擊傳統渠道,所以真的是1+1=2了,是二了的二。
也就是說,傳統企業是否要用自己的短板來做互聯網品牌,而去和互聯網公司PK?而不是在自己有優勢的資源上進行變革和重構?
我們需要正視一些問題:
一個,大體上可以類比互聯網是美國,傳統線下是中國,而消費者體量決定一切。所以龐大的區域差異、群體差異的中國市場,不是一個互聯網可以搞定的;
第二,的確,互聯網是個趨勢,移動電商也是個趨勢,還有社交化移動化的品牌社群。但這不代表是取代或者消亡傳統線下,而是傳統線下要利用新思維和新技術來優化和改造自己的優勢;
第三,你的優勢是線下和渠道,用SoLoMoCo(社交化、本地化、移動化、電商化)來改造自己,盤活線下,提升客戶體驗;
說到底,就是“師夷之長而制夷”,傳統企業也是這樣,師從互聯網思維之長,而優化改造或者重構自己的線下,讓線下變成融合的,從而實現與互聯網的PK。而最終獲勝的,一定是互聯網思維和O2O轉型成功的傳統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