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8日在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說,高校要聚焦并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和核心關鍵技術研究,其重點集中在大數據驅動知識學習、跨媒體協同處理、人機協同增強智能、群體集成智能、自主智能系統等方向。
雷朝滋說,根據《行動計劃》,高校人工智能發展將分“三步走”:一是到2020年,基本完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高??萍紕撔麦w系和學科體系的優化布局;二是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國際重要影響的原創成果,有效支撐我國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和智能社會建設;三是到2030年,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人才高地,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行動計劃》同時提出“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支持高校在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能城市、智能農業、智能金融、智能司法和國防安全等領域開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特別要推動智能教育發展。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一定要切實認識和把握人工智能發展的新機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云鶴說,教育部和工程院即將開展智能教育領域的咨詢項目,對未來教育范式變革提供咨詢建議?;诖髷祿悄艿膫€性化教育、跨媒體學習、終身學習等,將推動教育目標和理念的改變,乃至整個教育體系的改革創新。
據了解,教育部目前已同意并支持浙江大學建設人工智能協同創新中心,加快建成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高地。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說,浙江大學將聚焦機器學習算法、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感知計算、混合增強智能、人機協同智能等重大科學前沿問題,加速構筑人工智能先發優勢,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據介紹,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有71所高校圍繞人工智能領域設置了86個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教育部2018年認定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其中布局建設了57個人工智能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