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人工智能行業動態 → 正文

關于高校培養人工智能人才的思考:分“三步走”,腳踏實地

責任編輯:ycao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4-28 21:01:30 本文摘自:互聯網

國家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政策上正持續發力。不久前,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提出三大類18項重點任務,并提出“三步走”目標,到2030年,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人才高地,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人工智能類項目達57個。

如何立足國家需求和產業需要,培養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高校共同面臨的課題。

專業建設步入快車道

“現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都在瘋狂搶人,給畢業生開出高薪。學院很多優秀畢業生都留不住,放棄深造直接去企業工作了。”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黃河燕告訴記者。

近年來,高校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熱情持續高漲。截至目前,全國人工智能直接相關本科專業布點489個,相比2017年增加244%。

與此相對照的是,根據高盛《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分布》報告統計,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能項目中,中國占據51%,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儲備方面,中國卻只有5%左右。

“目前,國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輸出供不應求,高端人才儲備存在很大缺口。加快專業建設步伐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的迫切需求。”黃河燕認為,專業建設上不能盲目,一方面,要按照國家和區域產業需求進行精準布點;另一方面,每所學校要根據自己的學科積累,結合自身優勢,找準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專業突破口,重點建設一批特色專業。

近年來,建立人工智能一級學科的呼聲在學界不時發出。此次計劃明確提出,“完善人工智能學科體系,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

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焦李成看來,設立人工智能一級學科是學科體系優化的第一步。智能學科具有引領性和普適性,其一級學科的設立,利于有針對性地培養人工智能人才,同時促進工、理、醫學等學科融合發展達到新高度。

“人工智能學科覆蓋面廣,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度高。在學科建設上,目前需要理順人工智能與其他一級學科之間的關系,在確保發展優質學科的同時避免重復建設。”黃河燕說。

據黃河燕介紹,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已聯合20個相關學會、42所高校以及相關科研機構、企業,經過近百次調研論證,最終形成《“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論證報告》。報告建議,設立“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下設5個二級學科,分別是腦認知機理、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知識工程、機器人與智能系統。

打造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此次計劃提出,重視人工智能與計算機、控制、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提出明確的量化指標: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能+X”復合特色專業。

在焦李成看來,“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人工智能技術是普適的基礎而非專用的方法,更是教育3.0改革的核心技術,任何傳統領域向前推進都需要與人工智能相結合。把人工智能知識和技能滲透到各個專業的培養中,可以進一步發掘各個學科、專業的潛力。”

作為教育部首批認定的新工科項目,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副院長李少遠的《以新工科建設為引領的“人工智能”專業課程體系探索與改革》,凝結了他多年來對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目前的課程體系對人工智能模塊不夠聚焦,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現在迫切需要在頂層設計上打破傳統專業方向的壁壘,形成全局性知識體系基礎設計,建設平臺化課程譜系。”李少遠的改革思路是,融合電子信息學院各個專業方向的特色,形成模塊化設計,初步面向虛擬現實、計算成像、大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6個模塊進行專門設計。

“高校人才培養滯后于產業界需求是普遍現象。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大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什么樣的能力,不能總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李少遠認為,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必須具備的知識結構。

打破校企人才培養“邊界”

計劃提出,深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推廣實施人工智能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推動人才培養改革。

據了解,自2014年起,教育部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17年,組織華為、騰訊、百度、英特爾等多家企業與高校實施了“面向人工智能的雙創教育改革與實踐”“人工智能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多核編程及人工智能”等600多項人工智能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企業提供資金、軟硬件支持1.3億元。

“要在理念層面真正認識到產學合作的重要性,高校要與企業共同打造人才培養實踐平臺。”焦李成介紹,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惠普、北斗等企業聯合成立創新實驗室、研究中心。創新實驗室從應用項目開發、應用性學術競賽、創新項目研究等3個方面引導和培養學生,讓學生可以參與到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項目開發當中去,從而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充分挖掘自己的創新潛力。

黃河燕認為,要設置明確的考核指標對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進行評價。據黃河燕介紹,去年北京理工大學在教育部和工信部的指導下牽頭發起了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該聯盟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委員會制定人才培養的相關評價體系,充分發揮了第三方評價的作用。

關鍵字:智能高校

本文摘自:互聯網

x 關于高校培養人工智能人才的思考:分“三步走”,腳踏實地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人工智能行業動態 → 正文

關于高校培養人工智能人才的思考:分“三步走”,腳踏實地

責任編輯:ycao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04-28 21:01:30 本文摘自:互聯網

國家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政策上正持續發力。不久前,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提出三大類18項重點任務,并提出“三步走”目標,到2030年,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人才高地,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人工智能類項目達57個。

如何立足國家需求和產業需要,培養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高校共同面臨的課題。

專業建設步入快車道

“現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都在瘋狂搶人,給畢業生開出高薪。學院很多優秀畢業生都留不住,放棄深造直接去企業工作了。”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黃河燕告訴記者。

近年來,高校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熱情持續高漲。截至目前,全國人工智能直接相關本科專業布點489個,相比2017年增加244%。

與此相對照的是,根據高盛《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分布》報告統計,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能項目中,中國占據51%,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儲備方面,中國卻只有5%左右。

“目前,國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輸出供不應求,高端人才儲備存在很大缺口。加快專業建設步伐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的迫切需求。”黃河燕認為,專業建設上不能盲目,一方面,要按照國家和區域產業需求進行精準布點;另一方面,每所學校要根據自己的學科積累,結合自身優勢,找準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專業突破口,重點建設一批特色專業。

近年來,建立人工智能一級學科的呼聲在學界不時發出。此次計劃明確提出,“完善人工智能學科體系,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

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焦李成看來,設立人工智能一級學科是學科體系優化的第一步。智能學科具有引領性和普適性,其一級學科的設立,利于有針對性地培養人工智能人才,同時促進工、理、醫學等學科融合發展達到新高度。

“人工智能學科覆蓋面廣,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度高。在學科建設上,目前需要理順人工智能與其他一級學科之間的關系,在確保發展優質學科的同時避免重復建設。”黃河燕說。

據黃河燕介紹,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已聯合20個相關學會、42所高校以及相關科研機構、企業,經過近百次調研論證,最終形成《“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論證報告》。報告建議,設立“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下設5個二級學科,分別是腦認知機理、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知識工程、機器人與智能系統。

打造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此次計劃提出,重視人工智能與計算機、控制、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提出明確的量化指標: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能+X”復合特色專業。

在焦李成看來,“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人工智能技術是普適的基礎而非專用的方法,更是教育3.0改革的核心技術,任何傳統領域向前推進都需要與人工智能相結合。把人工智能知識和技能滲透到各個專業的培養中,可以進一步發掘各個學科、專業的潛力。”

作為教育部首批認定的新工科項目,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副院長李少遠的《以新工科建設為引領的“人工智能”專業課程體系探索與改革》,凝結了他多年來對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目前的課程體系對人工智能模塊不夠聚焦,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現在迫切需要在頂層設計上打破傳統專業方向的壁壘,形成全局性知識體系基礎設計,建設平臺化課程譜系。”李少遠的改革思路是,融合電子信息學院各個專業方向的特色,形成模塊化設計,初步面向虛擬現實、計算成像、大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6個模塊進行專門設計。

“高校人才培養滯后于產業界需求是普遍現象。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大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什么樣的能力,不能總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李少遠認為,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必須具備的知識結構。

打破校企人才培養“邊界”

計劃提出,深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推廣實施人工智能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推動人才培養改革。

據了解,自2014年起,教育部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17年,組織華為、騰訊、百度、英特爾等多家企業與高校實施了“面向人工智能的雙創教育改革與實踐”“人工智能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多核編程及人工智能”等600多項人工智能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企業提供資金、軟硬件支持1.3億元。

“要在理念層面真正認識到產學合作的重要性,高校要與企業共同打造人才培養實踐平臺。”焦李成介紹,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惠普、北斗等企業聯合成立創新實驗室、研究中心。創新實驗室從應用項目開發、應用性學術競賽、創新項目研究等3個方面引導和培養學生,讓學生可以參與到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項目開發當中去,從而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充分挖掘自己的創新潛力。

黃河燕認為,要設置明確的考核指標對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進行評價。據黃河燕介紹,去年北京理工大學在教育部和工信部的指導下牽頭發起了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該聯盟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委員會制定人才培養的相關評價體系,充分發揮了第三方評價的作用。

關鍵字:智能高校

本文摘自:互聯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翼城县| 牟定县| 乌兰县| 玉树县| 芦溪县| 宝兴县| 永平县| 讷河市| 潜山县| 平度市| 绍兴市| 麦盖提县| 彭山县| 资源县| 海林市| 米脂县| 临沂市| 拉孜县| 南通市| 平罗县| 扎兰屯市| 浦东新区| 剑阁县| 郴州市| 黄冈市| 当阳市| 通许县| 嵊泗县| 卓资县| 伊金霍洛旗| 同德县| 吴堡县| 新建县| 伊川县| 介休市| 平邑县| 苍溪县| 贵定县| 城固县|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