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志撰文稱,作為中國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具標志意義的超級應用,微信的成功得益于獨特的創新理念和以用戶為本的發展模式。它甚至在全球范圍內開創了一種新型平臺模式,就連Facebook這樣的頂尖巨頭也在模仿微信的發展方式,讓海外用戶也得以受益于類似的創新理念。以下為原文內容。
4歲的余慧(Yu hui,音譯)是個活潑的上海小女孩,她也是營銷人員所謂的“數字土著”。一年前,她開始使用微信與父母交流,這是一款在中國廣為流行的移動聊天應用。但由于她還太小,無法隨身攜帶手機,所以使用了一款名叫“么么”的上網設備來使用微信。這個圓嘟嘟的玩偶下面隱藏著一個麥克風,余慧可以借此向父母發送各種各樣的信息和歌聲。而當接到新信息時,這個玩偶還會自動點亮。
與中國大陸的多數專業人士一樣,她的母親開展很多業務時也會使用微信,而非電子郵件。這款應用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功能,從免費視頻聊天到臨時聊天組,再到新聞閱讀和多媒體文件共享,可謂一應俱全。它還提供一款類似于美國Slack的企業聊天服務。如今,于慧的母親與人見面時已經很少交換名片,而是使用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掃描對方的微信二維碼。
于慧的父親則會使用這款應用在網上購物,在實體店結賬,支付水電費賬單,甚至在跟朋友聚餐時分攤賬單——這一切都只需要點擊幾下手機屏幕即可完成。他可以借助微信輕而易舉地叫到出租車,并支付車費,還可以購買外賣和電影票,甚至連醫院掛號和酒店預訂也都能在這款應用內完成。
正如一位美國風險投資家所說:微信已經滲透到你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已經成為所有上網活動的核心樞紐,甚至成為了幫助用戶使用其他服務的綜合性平臺。正因如此,微信才引發了Facebook等眾多硅谷巨頭的密切關注。他們的確有理由投來羨慕的目光:經常往來于中國與西方之間的人都表示,離開微信的日子會讓他們感覺落后于時代的步伐。
在微信提供的眾多服務中,數字錢包或許是最令旁觀者印象深刻的一項——這也是互聯網時代不斷被提及的偉大夢想。得益于微信的普及,中國消費者完全可以不帶任何現金和銀行卡出門。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在展現移動互聯網未來藍圖過程中呈現的最佳實例。
毫無疑問,中國不僅擁有全球最多的智能手機用戶,而且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通過移動設備上網的中國人甚至超過美國、巴西和印度尼西亞的總和。很多中國人跳過了PC時代,從沒有互聯網的時代直接邁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通過互聯網完成的銷售額中,約有一半是通過手機實現的,而美國卻僅為三分之一。換句話說,微信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不僅擁有新技術,而且圍繞手機構建了商業模式,而最重要的在于,用戶也都愿意嘗試這些服務。
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5年前正式推出了微信,它如今已經擁有7億多用戶,甚至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流行的聊天應用之一。中國大陸網民在移動互聯網上花費的總時間中,有超過三分之一都用在了微信身上。一個標準的微信用戶平均每天至少使用該服務10次。
微信一直在努力提升產品的吸引力,讓用戶真正在使用過程中獲得樂趣。“搖一搖”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交友方式,可以幫助互不相識的微信用戶相互結交。用戶甚至可以通過這款應用識別出電視里正在播放的節目,并與彼此展開互動。在去年的央視春晚上,微信用戶總共通過搖一搖功能搖到了數百萬美元的紅包。整個春晚過程中,微信用戶搖手機的次數達到110億次,每分鐘還創下8.1億次的歷史記錄。
最重要的是,已經有超過半數的微信用戶綁定了銀行卡。由于中國社會的誠信度不高,加之各種網絡犯罪活動越發猖獗,使得這一成就尤為引人注目。然而,借助深受用戶信賴的品牌形象、嚴格的身份認證和密碼保護程序,騰訊還是贏得了公眾信任。相比而言,Snapchat和WhatsApp等西方聊天產品至今未能說服用戶綁定財務信息。最近剛剛在紐約和東京兩地上市的日本Line和韓國KakoTalk(騰訊是該公司的大股東)表現略好,但仍然無法與微信媲美。
一站式超級應用
騰訊為何能夠大幅領先競爭對手?這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中國市場的獨特性。與多數西方人不同,很多中國人都擁有多部手機,只要能夠通過統一的數字身份將這些設備輕易整合起來,都會受到他們的追捧。在美國,由于基礎手機套餐中都捆綁了短信服務,所以聊天應用面對著運營商這個強大的對手。但在中國,短信服務花費不菲,所以消費者更愿意使用免費的聊天應用。而電子郵件在中國大陸始終沒有像在其他地方一樣廣泛普及,主要是因為互聯網進入中國過晚,給聊天應用留下了可乘之機。
但微信之所以能夠成功,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騰訊的創新能力。很多中國人都是伴隨著QQ長大的,這款PC聊天軟件至今仍然擁有8億多注冊用戶。QQ與以色列即時通信軟件ICQ類似,但騰訊在其中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在意識到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后,騰訊組建了內部團隊,專門設計和開發智能手機專用聊天應用。QQ內部人士沿著現有的產品開發了一些模式,但另外團隊卻開發出了微信。當騰訊推出這款新應用時,專門提供了一項功能,方便QQ用戶將現有的聯系人導入這款新應用。
另外一大創新則來自兩年前推出的紅包功能,方便用戶向親朋好友贈送電子紅包,而不必再當面發放現金紅包。風險投資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陳梅陵表示,該公司還通過一種非常聰明的方式將發紅包變成了游戲。微信還鼓勵用戶在微信群里發送拼手氣紅包——如果你給30個好友發送一份總額3000元的紅包,他們或許不會每人得到100元,具體的數額要由系統隨機決定。這使得微信群實現了爆炸式增長。今年春節期間,有超過4億用戶(有的是個人,有的是團體)發送了320億個紅包。
由于用戶對微信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使得騰訊得以從中挖掘令所有對手嫉妒不已的價值。經過持續多年的耐心投入,騰訊目前已經通過微信獲取了巨額利潤,數額還在不斷增長。北京科技咨詢公司BDA的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表示,當其他的免費聊天應用紛紛遭遇創收困境時,微信卻在去年實現約18億美元營收。據匯豐銀行測算,按照目前的科技公司的常規估值來看,微信的估值應該已經超過800億美元。
該服務約有半數營收來自網絡游戲,這恰恰是身為中國最大游戲公司的騰訊最擅長的領域。電子商務業務則是微信商業模式的另外一大關鍵支柱。微信平臺上共有1000多萬擁有官方賬號的商家(其中一些是名人開辦的),所有的交易費用都需要向微信支付分成。
一旦用戶將銀行卡與微信錢包綁定,在該平臺上的購物活動就會大幅增加,每月的交易次數遠超美國人使用銀行卡完成的交易。3年前還很少有人用微信購物,但現在,約有三分之一的微信用戶經常使用該應用購物。良性循環就此形成:設立官方賬號的商家和品牌越多,微信購物的聲勢就越大,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強。
龐大的用戶和豐富的使用場景,使得微信可以對用戶的偏好展開深入的分析。這也加強了微信對廣告主的吸引力,他們可以借此提升廣告的精準度。高盛認為,從利用社交移動廣告趨勢的角度來看,沒有幾家公司能與微信抗衡。當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面向部分用戶發布首個微信朋友圈廣告時,人們非但沒有因此感到惱火,反而引發了一場騷動:很多人四處打聽他們為何沒有看到這則廣告。盡管騰訊在投放朋友圈定向廣告時非常謹慎,但其官方企業帳號每天還是吸引了數十億次的訪問量。
對西方企業而言,微信的成功給他們帶來的最大啟迪在于,只要能夠為消費者和廣告主解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痛點,便可獲得豐厚的回報。智能手機是個了不起的發明,但也令一些人感到困惑。例如,各種各樣惱人的通知、更新和應用都令人摸不著頭腦,但微信卻為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在西方世界那些更為知名的競爭對手看來,微信的崛起不僅令他們嫉妒,也給他們帶來了啟發。例如,Facebook Messenger聊天應用的負責人大衛·馬庫斯(David Marcus)就很愿意公開談論這款來自大洋彼岸的服務。他認為,微信是一款頗有啟發意義的服務。他本人也計劃將Messenger打造成一個方便人們與企業溝通,并直接完成網上購物的平臺——對于微信用戶而言,這樣的功能恐怕并不陌生。
不過,就連最追捧微信的人也承認,東西方的移動生態系統存在巨大差異,所以很難將微信的觸角和在用戶心目中的卓越地位復制到其他地方。早在應用生態系統尚未站穩腳跟前,它便已經在中國崛起。而西方消費者已經習慣于使用很多不同的應用訪問互聯網。所以,想要讓他們大量地使用一款應用,并將其作為自己的核心服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而Facebook也很難對微信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構成威脅。這家硅谷巨頭在很多市場都構建了網絡效應,它甚至對微信的海外擴張之路構成了障礙。但如果Facebook想要進軍中國,也會面臨相同的問題。“我們擁有巨大的本土優勢。”騰訊的一位高管說,“微信比Facebook更具備超級應用的屬性。”
事實上,微信已經證明了自己的競爭優勢。很多中國企業在本土市場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海外企業的水土不服,但騰訊卻打破了這種模式。面對另一家本土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的多次挑戰,它都成功抵御了挑戰。現在看來,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與微信的競爭關系似乎更為直接,因為這款服務已經滲透到中國大陸。
微信之所以能夠繁榮發展,原因其實很簡單:它為用戶解決了問題,還為他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新服務。這會改變所有人的移動互聯網體驗——甚至也包括中國以外的用戶,因為西方企業也在紛紛模仿微信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