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表示,該研究能夠引導臨床醫療以及大眾輿論,讓他們關注這一領域,防止抑郁癥的進一步惡化。根據預測,到2030年,抑郁癥將會是導致高收入國家人民處于不利條件的首要原因。
雖然之前的研究已經獲得了一些成果,但這些研究大多局限在小范圍的人群或者地區內;而且只研究特定的社交媒體平臺,并沒有在年輕人經常使用的社交媒體中進行廣泛調查。這次的調查是第一個大范圍的、全世界的代表性研究,以探明使用社交媒體與抑郁癥之間的關系。
“由于社交媒體已經變成了人類社交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臨床醫生們和年輕人的交流也變得至關重要。這樣,他們才能夠了解社交媒體對個人的影響,鼓勵它的積極作用,同時抑制它的消極作用。”匹茲堡大學科技與健康系資深教授、媒體研究中心主任Brian A. Primack說道。
那些經常刷社交網絡的人,往往睡得更少
在《抑郁與焦慮》這本雜志中,Primack調查了2014年全年使用社交媒體的成年人(從19到32歲)。Primack使用了問卷調查法來建立社交媒體使用情況和抑郁癥之間的關系。這份問卷調查了11個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絡平臺:Facebook、YouTube、Twitter、Google Plus、Instagram、Snapchat、Reddit、Tumblr、Pinterest、Vine和LinkedIn。
平均來說,受訪者每天會花費61分鐘在社交網絡上,每周會在不同的賬號上登錄達到30次。超過1/4的受訪者被定義為高度的“抑郁癥潛在患者”。
這項研究找到了社交媒體使用頻率(以總花費時間和訪問頻率來定義)和抑郁癥之間,明顯且直接的聯系。例如,一周內,訪問頻率高的受訪者比起那些頻率更低的受訪者,前者患有抑郁癥的可能性是后者的2.7倍。
同樣,比起那些在社交媒體上花費時間少的同齡人,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社交媒體上的受訪者,患有抑郁癥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7倍。研究者控制了可能導致抑郁癥的其他變量,包括年齡、性別、人種、種族地位、人際關系地位、生活狀況、家庭收入以及教育層次等等。
四個不能完全退出Facebook的原因
由于這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抑郁癥和社交媒體之間的“因果關系”是無法厘清的。領導這項研究的教授Lui yi Lin說道:“有可能是那些已經得了抑郁癥的人們,需要在社交媒體中排解空虛。”
相反,社交媒體“曝光”也有可能導致抑郁癥,從而導致社交媒體使用率的進一步上升。下面是一些例子:
暴露于社交媒體上高度理想化的“同齡人生活”,會導致妒忌心的膨脹,并錯誤地以為其他人都過著更快樂、更加成功的生活。當他們參與一些沒有“社交媒體分享價值”的活動時,就會覺得這些活動都是浪費時間,從而對心情產生消極影響。使用社交媒體可能會加劇“互聯網依賴癥”,而這是一種高度接近于抑郁癥的精神狀態。在社交媒體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可能會導致“網絡欺凌”等等的消極反應,從而進一步導致抑郁癥。
這項發現除了鼓勵臨床醫生在抑郁癥患者中調查社交媒體的使用情況以外,還會成為公共健康介入社交媒體使用的理論基礎。
“你還好嗎?”
一些社交媒體平臺開始嘗試抑郁癥問題的預防性措施。例如,當一個人在Tumblr上搜尋一些暗含著精神危機的標簽時(比如抑郁癥,自我毀滅,以及絕望等等),將會收到一條信息ーー“一切都還好嗎?”, 他們還會收到一條鏈接,帶他們找到相應的的解決方式。
類似地,一年前Facebook測試了一項功能,允許好友匿名舉報值得擔心的分享內容。而博主將會收到一條彈出信息,這條信息在表示關心和擔憂的同時,也會鼓勵他們向朋友或是熱線電話尋求幫助。
“我們希望,持續的研究能讓社交媒體的這種'嘗試'變得更加精準,直達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Primack說道,“并非所有的社交媒體曝光都是一樣的”。
“未來的研究應該著重檢驗抑郁癥的風險是否和人們的社交媒體互動有關ーー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對抗的還是支持的?這將幫助我們做出更加細致,準確的社交媒體使用建議。”
國家健康研究院以及國家癌癥研究院資助了這項研究,并將發表在 抑郁與焦慮 網絡版。
(作者: Allison Hydzik,匹茲堡大學媒體關系的高級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