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運營商推出的IM產品為何總是頻臨沒落?聯通的沃友,移動的飛聊,電信與網易推出的易信,易信也主要由網易運營,幾乎沒電信什么事,運營商擁有大量的用戶和專業的服務體系,為何在IM上會頻頻失利,甚至一敗涂地?
作為運營商用戶的延伸,IM用戶對于他們來說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運營商要構建IM、突破自我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這個根因會驅動著運營商永不放棄的進行改革、創新、重建與自我突破,雖然總是以失敗沒落告終。
于其說運營商與OTT服務商IM競爭是一場商業活動,還不如說這是一場戰爭,這其實就是一場戰爭。大家都明白戰場是血腥的,要流血犧牲的,而對于運營商IM與OTT服務商這場戰斗來說,雖然沒有戰場的流血犧牲,但確實是有血腥味存在的。這是無形的,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推動著這一切前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戰敗后被囚禁在一個孤島上,離開人世的時候說過一句話“我最大的敵人就是我自己”,運營商構建IM的最大敵人其實并不是微信,而是其本身,最大的差異也不在設計、開發、測試等,而在于思維,邏輯與體制,如果運營商能戰勝自己的這些問題,那么成為行業第一也是有很大希望的,微信的“后人發,先人至”讓運營商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變則通,通則久”,現在運營商正在變通,那么如何變通?是運營商重構應該深思熟慮的。
每個賽車手都明白在賽車時,超越對手最好的時機是在彎道,因為在平路上車速都是差不多的,而運營商總是在彎道中失去機會,雖然擁有大量的用戶和專業的服務體系,卻在IM上會頻頻失利。
其實運營商IM如果能夠做到如下,還是機會多多的。
1. 對于行業進行深入了解,進行規劃與研究,建設良好的體制,建立適合自己產品的發展策略。
2. 設計每一個細節完美的產品,讓用戶情不自禁的愛上產品。
3. 對涉及的模塊進行垂直化細分,在保障品牌、服務、質量、用戶體驗的情況下,進行資源整合。
4. 永不停息的推廣產品,滔滔不絕的說服用戶喜歡產品。
這一切的關鍵是運營商能夠互聯網化,凝聚一流的人才,建立良好的文化體系,對未來的發展方向與趨勢進行預測并把握先機,其實憑借運營商的資源,IM還是機會大大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