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個星期之前,《泰晤士報》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由英國政府和幾個私營公司資助的廣告出現在支持恐怖組織的視頻的開頭,于是很多廣告主開始從 YouTube 和 Google 平臺上大量地撤資。Google 自動化的處理手段有時候卻又傷害了正常視頻上傳者的利益,這真是個廣告難題。本文選自《Wired》。
去年下半年,以色列的企業家 Matan Uziel 看到一個公示從 YouTube 的后臺彈了出來,用戶都是從這個后臺上傳自己的原創視頻。“我看到一個黃色美元的標志,之前從沒見過。一開始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等我把光標移過去發現,這個標志意味著我的視頻不符合廣告主的要求。”
此前,Uziel 已經制作并上傳了將近12個視頻,他將這些視頻貼到 YouTube 上一個名為《真實女性 真實故事》的欄目中——節目中的女性直面鏡頭,講述她們曾經遭受性虐待的經歷。視頻下方的評論過千,根據 YouTube 的廣告項目規定,這些視頻開頭可以插入廣告。這給Uziel和他的團隊帶來了一定收益。但是Google現在正終止這項業務。目前不能在他最新的視頻前插入廣告,最終他所有的視頻都不會再有廣告出現。據說是由于這些視頻的“敏感性”。
Uziel 向Google提出申訴,但是無果。Google 的一名代表在郵件中回復道,這些視頻的名稱會自動觸發Google的過濾器。但是Uziel說,他最終也沒能得到公司方面合理的解釋,究竟是什么導致了他視頻前的廣告被撤回。
同樣的困惑在Google此次廣告撤退浪潮中心不斷發酵。在過去的一周內,主要的廣告主——上至英國政府,下至美國AT&T公司——在發現自己的標志出現在極端分子上傳的視頻旁邊后,紛紛撤回廣告。Google已經道歉,但是仍需面對最基本的透明問題。Google表面想要確保上傳仇恨言論和虐待信息的人無利可圖,但Uziel的經歷已經向我們表明,這樣做也會使得人們錯過某些有價值的視頻。Google做法前后矛盾,標準模棱兩可,使得人們對互聯網最為廣泛的廣告業務疑心叢生。除非Google能真正解決這一問題,整個互聯網,及其最核心的商業模式都會飽受煎熬。
拋棄Google
大約一個星期之前,《泰晤士報》公布了一項調查顯示,由英國政府和幾個私營公司資助的廣告出現在支持恐怖組織的視頻的開頭。因此廣告主開始從 YouTube 和Google這一更廣泛的廣告網絡上撤回投資。隨著問題接踵而至,此輪廣告抵制規模也不斷擴大。百事可樂和沃爾瑪超市現在也已經加入撤資隊伍中去了。
Google方面聲稱它正調整政策,承諾提高用戶滿意度,加速審查可能引發爭議的視頻,在過濾更多廣告的同時,給廣告主更自主權來決定廣告出現的位置。
“雖說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系統,但我們相信這些措施將會進一步保護廣告主的品牌不受影響。”Google的首席商務官菲利普·辛德勒在聲明中如是說道。
誠然,Google主要面臨的技術挑戰在于監管廣告出現的位置。每分鐘就會有 400 小時的視頻內容被上傳至YouTube,上千萬的網站依賴該公司的平臺。但是這些數據并不能保證廣告界中人人都能滿意。畢竟再也沒有別的公司比Google更善于在如此大規模的層面上依靠技術獲取利益。Google可能也不愿夾在視頻制作者和廣告主之間,承擔仲裁者的角色。但它確實通過有效架起廣告主和受眾之間的橋梁,而撈了一筆。
“到底是什么驅動著Google,這點也是令人費解。”一位廣告人員說,他不愿讓別人看到自己公開批評Google,畢竟這是幾乎所有廣告主都需要與之合作的公司。“運作市場時,或者說運作廣告庫存時,當這長時間以來與基本標準背道而馳,你是不可能一夜之間將這些印跡抹去的。”
熱門話題
Google的廣告系統一直廣受詬病。但是自從 Facebook 承認其在向買主匯報廣告表現時存在瑕疵后,對數字廣告審查更為詳細。Pivotal Research 的媒體分析員 Brian Wieser 說道。另外,廣告主不想與虛假新聞沾染一絲聯系。
Wieser 還表示,“如果說Google之前的廣告庫存問題不明顯的話,如今可是比較顯著了。”
現在Google只得盡力去解決這一問題。要知道,一些主要的廣告主控制著大部分的廣告資源,他們也從最近的事件中學到了教訓,對品牌安全格外上心。來自廣告主的壓力促使Google言行一致,小心謹慎地選擇出現在平臺上的廣告內容以及這些廣告出現的位置。
“對于這是言論自由還是與私人公司之間做生意的權利,我們劃分得很清楚。”廣告科技公司 AppNexus 的公關副總裁 Josh Zeitz 說道。該公司去年禁止 Breibart News 使用它們的廣告播放工具,認為后者違反了他們公司的仇恨言論政策。“我們需要照顧自己廣告主的品牌安全,也有自己賴以生存的道德準則。”
《真實的女人真實的故事》欄目的 Matan Uziel 希望 YouTube 明白該節目有其重要意義,他從廣告主那里得到的錢使他能制作視頻,讓女性能有平臺說出那些難于啟齒的話題。話題雖然敏感,卻于大眾有益。除非Google能夠明辨是非,否則將難以獲得廣告主和視頻制作者的信任。
譯文:馮七七 編輯:楊志芳
編者按:一個星期之前,《泰晤士報》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由英國政府和幾個私營公司資助的廣告出現在支持恐怖組織的視頻的開頭,于是很多廣告主開始從 YouTube 和 Google 平臺上大量地撤資。Google 自動化的處理手段有時候卻又傷害了正常視頻上傳者的利益,這真是個廣告難題。本文選自《Wired》。
去年下半年,以色列的企業家 Matan Uziel 看到一個公示從 YouTube 的后臺彈了出來,用戶都是從這個后臺上傳自己的原創視頻。“我看到一個黃色美元的標志,之前從沒見過。一開始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等我把光標移過去發現,這個標志意味著我的視頻不符合廣告主的要求。”
此前,Uziel 已經制作并上傳了將近12個視頻,他將這些視頻貼到 YouTube 上一個名為《真實女性 真實故事》的欄目中——節目中的女性直面鏡頭,講述她們曾經遭受性虐待的經歷。視頻下方的評論過千,根據 YouTube 的廣告項目規定,這些視頻開頭可以插入廣告。這給Uziel和他的團隊帶來了一定收益。但是Google現在正終止這項業務。目前不能在他最新的視頻前插入廣告,最終他所有的視頻都不會再有廣告出現。據說是由于這些視頻的“敏感性”。
Uziel 向Google提出申訴,但是無果。Google 的一名代表在郵件中回復道,這些視頻的名稱會自動觸發Google的過濾器。但是Uziel說,他最終也沒能得到公司方面合理的解釋,究竟是什么導致了他視頻前的廣告被撤回。
同樣的困惑在Google此次廣告撤退浪潮中心不斷發酵。在過去的一周內,主要的廣告主——上至英國政府,下至美國AT&T公司——在發現自己的標志出現在極端分子上傳的視頻旁邊后,紛紛撤回廣告。Google已經道歉,但是仍需面對最基本的透明問題。Google表面想要確保上傳仇恨言論和虐待信息的人無利可圖,但Uziel的經歷已經向我們表明,這樣做也會使得人們錯過某些有價值的視頻。Google做法前后矛盾,標準模棱兩可,使得人們對互聯網最為廣泛的廣告業務疑心叢生。除非Google能真正解決這一問題,整個互聯網,及其最核心的商業模式都會飽受煎熬。
拋棄Google
大約一個星期之前,《泰晤士報》公布了一項調查顯示,由英國政府和幾個私營公司資助的廣告出現在支持恐怖組織的視頻的開頭。因此廣告主開始從 YouTube 和Google這一更廣泛的廣告網絡上撤回投資。隨著問題接踵而至,此輪廣告抵制規模也不斷擴大。百事可樂和沃爾瑪超市現在也已經加入撤資隊伍中去了。
Google方面聲稱它正調整政策,承諾提高用戶滿意度,加速審查可能引發爭議的視頻,在過濾更多廣告的同時,給廣告主更自主權來決定廣告出現的位置。
“雖說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系統,但我們相信這些措施將會進一步保護廣告主的品牌不受影響。”Google的首席商務官菲利普·辛德勒在聲明中如是說道。
誠然,Google主要面臨的技術挑戰在于監管廣告出現的位置。每分鐘就會有 400 小時的視頻內容被上傳至YouTube,上千萬的網站依賴該公司的平臺。但是這些數據并不能保證廣告界中人人都能滿意。畢竟再也沒有別的公司比Google更善于在如此大規模的層面上依靠技術獲取利益。Google可能也不愿夾在視頻制作者和廣告主之間,承擔仲裁者的角色。但它確實通過有效架起廣告主和受眾之間的橋梁,而撈了一筆。
“到底是什么驅動著Google,這點也是令人費解。”一位廣告人員說,他不愿讓別人看到自己公開批評Google,畢竟這是幾乎所有廣告主都需要與之合作的公司。“運作市場時,或者說運作廣告庫存時,當這長時間以來與基本標準背道而馳,你是不可能一夜之間將這些印跡抹去的。”
熱門話題
Google的廣告系統一直廣受詬病。但是自從 Facebook 承認其在向買主匯報廣告表現時存在瑕疵后,對數字廣告審查更為詳細。Pivotal Research 的媒體分析員 Brian Wieser 說道。另外,廣告主不想與虛假新聞沾染一絲聯系。
Wieser 還表示,“如果說Google之前的廣告庫存問題不明顯的話,如今可是比較顯著了。”
現在Google只得盡力去解決這一問題。要知道,一些主要的廣告主控制著大部分的廣告資源,他們也從最近的事件中學到了教訓,對品牌安全格外上心。來自廣告主的壓力促使Google言行一致,小心謹慎地選擇出現在平臺上的廣告內容以及這些廣告出現的位置。
“對于這是言論自由還是與私人公司之間做生意的權利,我們劃分得很清楚。”廣告科技公司 AppNexus 的公關副總裁 Josh Zeitz 說道。該公司去年禁止 Breibart News 使用它們的廣告播放工具,認為后者違反了他們公司的仇恨言論政策。“我們需要照顧自己廣告主的品牌安全,也有自己賴以生存的道德準則。”
《真實的女人真實的故事》欄目的 Matan Uziel 希望 YouTube 明白該節目有其重要意義,他從廣告主那里得到的錢使他能制作視頻,讓女性能有平臺說出那些難于啟齒的話題。話題雖然敏感,卻于大眾有益。除非Google能夠明辨是非,否則將難以獲得廣告主和視頻制作者的信任。
譯文:馮七七 編輯:楊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