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投行派杰(Piper Jaffray)近期發布了對美國青少年的半年度調查報告。有33%的受訪者表示Instagram是他們最重要的社交網絡。Twitter有20%排名第二,Snapchat以19%排名第三。Facebook則為15%排名第四。
Instagram和Snapchat都曾經進入過Facebook的視野,最終Instagram是被Facebook收購,Snapchat拒絕了Facebook的收購邀請,至今仍在獨立發展之中。
1
我仔細回味了一陣,才明白為什么在看到這條新聞之后,會有一種久久不能釋懷的感覺。這讓我想起2011年6月23日刊于《亞洲周刊》的一篇文章,形容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數字鴻溝。年輕人被叫做Z世代,叫做Facebook世代,叫做Facebook下的蛋。而老年人是什么呢?他們是紅旗下的蛋。
文章引述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露西 凱拉韋的話:
“老年人很容易接受谷歌,谷歌就像一座圖書館,只不過要強很多。我們也很容易接受電子郵件,這只不過比郵差把信扔到門里快一些。必要時我們這代人甚至能上Twitter。Twitter不過是一種賣弄,在這方面,我們與小我們一、二十歲的人一樣擅長。”
“但Facebook仍屬異類。對我們而言,溝通是兩個人之間一種兩廂情愿的行為。我喜歡每次只和一位朋友交談,因為這能讓你變換語氣和內容,以配合談話對象……相比之下,那種‘交流即是隨機向500位好友播報昨晚都干了些什么’的想法,委實令人費解。”
現在,父輩們已經不再費解。社交網絡時代的來臨也在沖刷著傳統的生活交際圈觀念,老人對社交網絡終于有了一個全新的定義。我試著用那位專欄作者的口吻來總結:“Facebook/朋友圈其實就是開一個7x24小時不休息的燒烤派對/麻將局而已。有人說自家孩子,有人表演簡單的撲克魔術,有人抱怨工作……然后大家聚攏一圈過來聽。就是這樣。”
倒不如說,那篇2011年的文章試圖認為,老年人上網是具有目的性的,他們把使用網絡作為一種工具。而90后則是用網絡去做一些漫無目的的事情,在上面度過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做一些大人看來浪費時間的事情。對大人來說是工具的網絡世界,對孩子來說是他們生活的全部。
言猶在耳,而現在統計數據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曾經以為只能接受新版圖書館、新版郵差和新版賣弄工具的人,現在已經是Facebook上的主力軍,Facebook上面中老年人正逐漸超過孩子,成為主體人群。并不是孩子一代變老了——才過去4年而已。
而年輕人則逐漸轉到Ins、Snapchat這種以圖片來組織的更加直觀的平臺上。對于這些新平臺,大人們并不是不理解——他們只是不稀罕那兒而已。短短4年間,整整一個世界的不止一代人,他們的社交媒體素養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Facebook曾經被認為是不可理解的鴻溝,而這刻板印象只是這幫老家伙們拋給我們的一個煙霧彈,他們理解新事物的能力比年輕人想象的快得多。在美國,哪兒有什么數字代溝?電腦也就是個家用電器嘛,老年人豪情萬丈。
2
這也可以順便解釋為什么隔三差五就會有人過來問“為什么中國沒有Facebook、為什么中國沒有Ins、沒有Snapchat……”。盡管模仿者眾,但要么南橘北枳,要么則是雜交品種。國外真品要是自己進入中國,失敗的也不少。
每每我們回顧某個產品的興衰,總能給它一萬個理由,似乎自己指點江山上了癮。但那對于產品本身能否奏效,能否如我們所愿那樣發展,毫無幫助。更多情況下說中國的xxx,只是后來附會的而已。每一次人們都為了根據有限的現象總結一套規律疲于奔命,下一秒鐘就被一個反例打臉。
在中國,你不能很輕松的使用Ins,但Ins的裝機量還是蠻高的。你猜為啥?有很多人壓根沒指望搭梯子連Ins,他們只是借用一下濾鏡,生成圖片后,再發去微博和朋友圈而已。同樣的東西都能用出不同,不同的東西就更千差萬別了。
你看xxx在國外火,就想做個中國版,但這東西也許包括模式本身,都不一定適合中國國情。以為引進中國以后就可以一樣火,可能就是個錯覺。更可能,你看到Facebook大而全卻輸給Ins,你覺得應該單獨做一個小功能做到極致,要螺絲殼做道場,你費勁半天做的一個產品是人家一個功能,然后你說你是專注,小而美。然后就跟當年LBS一樣,巨頭碾壓過來的毫無懸念地死掉了,要是巨頭沒來,就是市場本來就是虛的,你自己也撐不了多久。
所以我覺得中國社交很精彩嘛,干嘛都追著國外跑?國外又沒人說做美國的貼吧(雖說有,Reddit,但人家并不以此自居),用新聞聯播里的詞兒來說,這叫做“道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