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于其自身的巨大流量,微信的廣告業務日頭正盛。坐擁幾億人流量的超級店鋪,微信最不缺的就是借平臺流量招攬生意的商家,微信公眾號和微商的朋友圈就是廣告的淪陷地和聚集地,而微信一直想做的就是把店面租給在店門口吆喝的人,于是微信公眾賬號廣告、微信朋友圈廣告洶涌來襲。
然而騰訊近日卻宣布,騰訊目前旗下社交廣告的業務將統一收入新部門“社交與效果廣告部”麾下,其核心就是微信廣告中心和廣點通兩大塊業務。而微信廣告中心的兩大業務就是微信公眾賬號廣告和朋友圈廣告。
今年1月份上線的朋友圈廣告可謂改變了用戶避廣告不及的心理,廣告下面成篇的“謝謝微信看得起我”反映出用戶對這一模式的認可。去年7月公測上線的微信公眾號廣告雖不如前者火爆,但其在賬號內設置廣告位強制硬廣推廣的方式也為微信流量提供了新的變現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騰訊這次將廣告業務收回不是怪微信廣告業務不夠好,而是想讓它成為集團的支柱業務,而微信也從實現“連接一切”的偉大抱負變成了“連接一切廣告”的現金牛。
自微信崛起以來,“連接一切”似乎已經成為騰訊的代名詞,倒不是說它已經實現了這個美夢,而是因為馬化騰總提。而事實上,這個美夢的實現也確實舉步維艱,這源于騰訊自身的矛盾。它一方面希望騰訊的產品(比如微信)能夠與各種服務終端相連,希望用戶能夠裝微信這一個APP就行走江湖,另一方面卻暗自滋生了小農心理,防范一切外敵,比如屏蔽支付寶鏈接、比如屏蔽網易云音樂的分享,比如在阿里入股微博之后終止了與微博的鏈接分享……它所說的連接一切是連接騰訊的一切。
處在這種自己都難以把持的困境里,自然難以與合作伙伴們真意合作,如今,雖然京東、大眾點評、美麗說已經獲得微信的流量入口,然而這一行動能為這些電商企業增值多少依舊存疑,貌合神離的合作終究不能助騰訊實現“連接一切”的美夢。
其實,雖然即時通訊類 app 用戶粘度極高,甚至被看著是“應用之王”,但也并不是有了微信就什么都有了。如果說把某款即時通信軟件做成所有產品服務的“連接器”,其實沒那么容易讓人接受。因此,騰訊才在近期推出了TOS 的以系統軟件生態為核心的新“連接一切”戰略。
既然微信不再負責“連接一切”的重任,騰訊更著重做的就是發揮微信及圍繞微信社交平臺的最大優勢:廣告強渠道流量。而將微信廣告中心收歸騰訊家族就是其實現其戰略大計的第一步。
阿里此前將阿里媽媽交由俞永福全權調度其意圖就是在擴張,騰訊自然也得跟上潮流。以往集團各個事業群的廣告業務四散在天涯,難以形成合力,像微信這樣的平臺畢竟只有一個,移動時代被捧紅了的微信也肩負著集團的使命:以先富帶動后富。加上微信廣告中心的“社交與效果廣告部”實力驟增,對外擴張的能力也會大大強于從前。新成立的社交與效果廣告部將歸于集團直屬事業群——企業發展事業群(簡稱CDG),成為基礎支撐部門,這對于騰訊廣告業務的擴張無疑是個利好。整合廣告資源,搭建內部流量結算體系正是騰訊一大戰略布局。
其實,騰訊此次針對廣告業務的調整就是想打造“廣告業務”的閉環,在社交方面,如今它已穩穩占領了社交領域的頭把交椅,獲得了海量的用戶。但微信需要用戶主動進行點贊的行為才可以實現傳播效果以及對數據進行采集,它必須實現與騰訊內部其他流量業務的對接,形成一個可以大數據化的廣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