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正在醞釀一場巨大的賭局,因為它如傳聞般最終在北京時間6月19日發布了智能手機。
回顧一下亞馬遜近年來的硬件產品,我們發現亞馬遜其實一直在邊緣游走:電子書、低價平板、還有一款電視盒。但如果推出智能手機,就意味著亞馬遜將進入最為核心的個人電子消費產品領域,這將是巨大的產品策略轉變,也會引來競爭對手的關注。而此時,叱咤手機市場的蘋果和谷歌,已經通過智能手機平臺及產品,向其他相關領域擴張,如可穿戴設備、個人健康及智能家居。本質上,這是生態系統的戰爭。
反觀亞馬遜,進入手機市場同樣是為了完整的生態系統布局:亞馬遜是世界上最大的B2C商城、最大的電子圖書商、豐富的影視音樂資源。而對于亞馬遜來說,硬件永遠是擴大數字產品銷量的工具,所以往往采用低價戰略吸引消費者。
然而,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要比其他設備更加激烈,亞馬遜還是個新手,新手要如何撼動蘋果iPhone或是三星Galaxy的位置,進而獲得生存?
亞馬遜手機的推動者
說到亞馬遜手機,就不得不提它的推動者副總裁Dave Limp。這位資深技術專家在加入亞馬遜之前,曾經擔任了多家知名科技公司的首席運營官、戰略官。與亞馬遜CEO Jeff Bezos相似,Dave Limp同時具有技術背景及商業智慧,在2010年加入亞馬遜之后負責了Kindle平板、FireTV電視盒等產品,并積極推動智能手機計劃。
營銷策略:用低價硬件來賣內容
亞馬遜的營銷戰略其實一如既往地簡單:以低價硬件吸引用戶,來推動內容消費。不論是Kindle電子書還是平板、電視盒產品,亞馬遜的產品都擁有較高的硬件配置和低廉的價格,以此吸引用戶購買;同時在系統中主推亞馬遜商店服務,銷售實體物品及電子書、影音內容,并鼓勵用戶成為黃金會員。
從很多方面來說,亞馬遜的硬件其實是為了銷售內容而服務的,這與傳統的硬件公司完全不同。以蘋果為例,公司的20%利潤來自iPhone和iPad,谷歌則通過Android廣告服務賺錢,而Kindle用戶相比非Kindle用戶在亞馬遜商店中的花費則多出了30%,可見亞馬遜愿意通過低價硬件的方式來豪賭。
風險:價格戰不是萬能的
當然,低價硬件的策略也具有一定風險。考慮到利益問題,亞馬遜通常不與運營商合作,銷售定制設備。而智能手機廠商往往都與運營商合作獲得補貼,從而降低硬件價格,這在一方面削弱了亞馬遜手機的價格優勢。
另外,品牌和定位也是一個問題。大部分用戶對亞馬遜設備的認知其實也非常清楚,即便亞馬遜手機價格低廉,但是由于需要更嚴格地掌控生態系統,對Android應用及谷歌服務的兼容性依然有限,從而影響使用體驗。也就是說,一旦購買了亞馬遜的硬件,用戶就需要完全使用亞馬遜的軟件服務。所以,這種類似“特洛伊木馬”的產品策略是否能夠吸引那些對生態系統有較高要求的客戶,還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