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某網站電子郵箱用戶數據庫疑似遭泄露的消息,在網上引起波瀾。此前,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被曝出存在實名認證漏洞,存在客戶信息泄露、賬戶被盜刷等問題。
看病后,馬上就能接到保健服務、健康管理推銷電話;購車購房后,保險公司很快就跟消費者取得聯系;生完寶寶,推銷奶粉、嬰兒服務的電話、郵件絡繹不絕……這些常見現象反映出一個共同問題:消費者的個人基本信息泄露了,而且其中一部分是由網絡平臺或安裝在手機、PC端的其他軟件主動捕捉個人信息造成的,提取挖掘后又與相關企業共享了這些信息。
企業通過大數據精準預測消費者行為,確實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營銷,提高服務水平,商業價值可觀,但若超范圍使用,則可能給消費者帶來損失。為此,相關部門應從立法、行政執法、司法、公益救助4個方面扎緊個人信息保護的籬笆。
具體來說,在立法環節,應出臺規范的消費者授權個人信息使用條款,網絡企業應嚴格依照授權要求開展數據挖掘分析,不得以任何方式在未經消費者許可授權或超出授權范圍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同時,還應提高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完善處罰方式,形成強有力震懾。在行政執法環節,應明確公安機關、網絡信息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等在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上的職責分工,讓各部門各司其職、加強重點監管,嚴格依法依規處置侵權案件。在司法和公益救助方面,不妨考慮以政府購買的方式在各地設立消費者就個人信息泄露起訴相關企業的救助基金,鼓勵消費者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