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十一”,已不僅僅是光棍節,還是淘寶商家以及網購達人們的購物狂歡節。從11月開始,“11.11大促,11月10日—11日秒殺風暴”、“親!優惠券已發送至你賬戶,速查收”……雙11前幾天,各大網站電商營銷短信占據了每位曾經消費過的市民手機,不少市民紛紛表示,就連幾年前充過一次話費的店鋪都保留著自己的號碼發信息。最多時一天50余條。隨著“雙十一”網購結束,快遞又掀起了一番熱潮。
“雙十一”監管亟待加強
今年淘寶交易總額高達571億元,遠超去年362億元。此外,知名電商訂單量也超出去年數倍。然而在這龐大交易額數字的背后,“價格先漲后降”、“舊款充當新款”、“預付定金不退”等問題在網上成為市民集體“吐槽”的內容。
今年“雙十一”開展前期,國家質檢、工商等部門就已提前為“雙十一”可能出現的問題與電商進行約談。電商也按照要求進行整改。然而,近日,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一些電商依舊未按照要求進行。部分網民表示網店不如實體店放心,“相同一條圍巾,實體店也在‘雙十一’期間打折,只比網店貴了十塊錢。”今年堅決不在網上購買的市民李女士和記者講到,她說寧愿多花幾塊錢也不愿意去費心費力與售后協調。“我去年‘雙十一’期間網上買了三萬多的東西,結果超過一半的東西在雙十一過后三個月時間內才清理完畢,付出的人力成本太高了。”
在“雙十一”之前,各地監管部門對于網店先漲后降做出了約談,然而,在“雙十一”當天仍有許多電商不按照《價格法》規定,強行修改價格,市民王先生與記者反映稱,天貓銷售移動電源的商家便有類似情況,一款充電寶從原價99元提前漲價到568元,隨后在雙十一當天降價至165元。節前漲價幅度之虛高讓人吃驚,“雙十一”當天降價后仍有暴利。
據了解,我國《價格法》規定,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屬于不正當價格行為。而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處罰規定》,應該對“先漲后降”的電商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而在維權中間消費者卻也有著極大的難處,“每年‘雙十一’期間價格早在半個月前便進行了調動,我們買東西不可能是每天盯著價格去買,而且‘雙十一’期間出現的成交記錄不顯示價格也難以進行取證。”市民林先生和記者說到。
短信“轟炸”讓人忍無可忍
“雙十一”前幾日,市民收到的短信及電話“轟炸”次數讓人忍無可忍。
“我就很好奇,五年前付款購買過的一個店鋪,前幾日半夜突然給我打電話告訴我有優惠。”市民梁先生和記者說到,據梁先生介紹,五年前偶爾購物的店鋪如今仍保留著他的手機號碼和地址。更讓他驚奇的是,在“雙十一”前,幾乎所有購買過的店鋪均給梁先生以短信或電話形式告知其優惠情況。“服務態度挺好,就是不知道商家保留客戶信息并在長時間后利用信息來散布廣告是否合法。”梁先生與記者表達出自己的擔憂,記者在走訪新區50余位市民時發現,與梁先生情況相同的人不在少數,其中20位市民對于自己的信息是否被保留并無太大擔心。
在“雙十一”期間,各大電商們正摩拳擦掌時,許多市民也已將中意商品放進購物車,準備最后的“血拼”。這一天,是電商們的狂歡節,也成為騙子們的狂歡節。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雙十一”期間竟然出現騙子為了騙錢先打款到個人賬戶中,日前,記者收到市民陳先生來電反映自己被騙的經歷,陳先生日前在淘寶上付款購買了一款空氣凈化器,隨后幾日,陳先生收到至少有五六通詐騙電話。讓陳先生意料不到的是,最后一個電話還是上當了。“我聽到他那邊給出我的姓名、號碼、家庭住址及單位地點,后來他讓我去ATM機給匯款。”隨后,陳先生按照對方要求核對完卡號后將卡里余額480元告訴對方,在對方讓他輸入600元“指令”后,陳先生卻發現原本余額不足無法匯款的卡卻匯出去了。“我就覺得哭笑不得,匯出去后沒幾分鐘,手機收到卡里匯到的200元提醒,原來現在騙子為了騙錢都愿意拿錢出來了。”
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除了網購商品容易泄露個人信息外,經常被消費者隨手扔掉的快遞單也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重要途徑之一。許多網店在對于客戶個人信息方面也未形成監管。“只要店鋪沒有注銷,那來店消費的客戶信息便都有留存,很多人都是真實姓名和手機,對于不法分子來講,這是屬于很大的漏洞。”網店工作者趙女士和記者講到。
投訴高峰期 預計本周出現
隨著“雙十一”的結束,記者日前從新區工商局處獲悉,由于大部分市民還未收到“雙十一”期間網購產品,預計網購投訴高峰期將出現在本周出現。
市民在進行投訴時,可提前對商家所在地、產品糾紛原因等進行記錄,在網購中,由于無法進行實際體驗,且網店注冊地址和生產廠家常不相同,因此,發生消費糾紛后較難維權。市消委會指出,雖然國家法律規定網購商品可以先驗貨再簽收快遞,但仍有部分快遞公司未提供此類服務,所以,消費者盲目驗收,導致糾紛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