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數據分析師在對阿里巴巴內衣銷售數據分析后發現,購買內衣罩杯越大的女性花的錢越多。而這僅僅是阿里巴巴從每日上千萬訂單里面梳理出來的一條信息而已。阿里巴巴副主席蔡崇信表示,這只是冰山一角,阿里巴巴對數據的利用率不足5%。這些數據將讓網站變得更有效,讓顧客更滿意。
今年“雙十一”,阿里巴巴總銷售額高達93億美元,可以想象,大數據的應用功不可沒。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大訂單帶來大數據,大數據反過來又推動銷量。對電商來說,這當然是好事。但有人對此深表憂慮,因為他們本身就對互聯網引領的消費狂歡很不屑很不滿,認為那是消費主義的勝利。
他們的憂慮,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擔心消費主義盛行,會拖累中國生產能力尤其是制造業的提升。經濟學者蔡洪平就認為,電商發達是中國的“非改革紅利”,讓我們沉溺在網絡流通消費、零售方便中,享受今天的GDP增長,享受土豪的樂趣,卻沒有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甚至這一波4.0的工業革命都“不帶中國人玩了”。二是擔心消費主義盛行,會制約國民其他方面的追求。按作家許知遠的說法,我們就是一個小商小販的國度,所有的精神結構都仍停留在這個水準。我們不過是在討價還價、蜂擁的物品中,感到參與感、社群感、成就感,而這些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普遍缺席”。
這樣的憂慮很發人深省,但是對消費主義的批判卻沒有道理,甚至缺乏邏輯。首先,對消費狂歡的判斷就未必準確。在一個有13億人口的大國,有那么一兩天消費的爆發,并不令人意外。無論是從消費占國民經濟的比例,還是從人均消費的量來說,需要憂慮的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其次,對于電商消費層次的指責,如沖著零售消費,只會貪小便宜,只會求方便,只會買便宜貨等,也未必公允。說到底,這是中國貧富差距和國民收入水平決定的。的確,這就是一個小商小販的國度,電商為大多數的國人帶去了方便和便宜。
在此基礎上觀察,消費的興起和大數據的應用,也許就沒有什么值得憂慮的了。電商促進了消費,也不是什么壞事。至于說實體產業特別是現代制造業的落后,這不是電商的錯,更不是大數據時代的錯。至少,我們不能要求阿里巴巴為上游產業鏈負責。的確,電商們走得太快,挖掘了消費方面的更多潛力,給了中國經濟更多的喘息空間;但是上游產業自己不爭氣,顯然不能怪別人走得太快。
反過來看,電商領先時代,對于實體產業是有正面作用的。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手機產業,因為這個產業最靠近互聯網,并且和它們一樣有充分的市場競爭,所以才能和國際品牌分庭抗禮。至于國民的精神結構,不是消費問題所決定的。相反,電商以及更廣闊的互聯網,所樹立的誠信和監督機制,所拓展的言論空間,在深刻改變著國民的思維方式和精神結構,說大數據撬動這個時代,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