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中國進入互聯網時代后,后發優勢顯著,中國在智慧交通領域的發展,并不比歐美落后,甚至更為先進。中國企業自己摸索著走出了一條更適合中國國情的路,有機會參與國際競爭。
程維以滴滴為例,闡釋了他對“智慧交通”的理解:“智慧交通的平臺其實是‘去中心化’的,并不是讓一個人或者一個中心操作室進行全程調度的,而是讓司機和乘客共享數據。在沒有滴滴之前,一個司機想要拉附近的訂單,全憑經驗或者運氣,有了大數據,我們就可以告訴司機哪里的訂單是離他最近的;以前我們要打車的時候,要想一想在哪里才比較容易打到車,現在不需要了,通過滴滴這樣一個平臺組織,就可以有提高供需匹配效率的模型。”
程維認為,雖然中國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比歐美較為薄弱,但在互聯網時代,中國的在智慧交通、互聯網出行領域應該已經領先,至少與美國并駕齊驅。“我們比歐洲領先兩到三年,比印度東南亞領先一到兩年,比日韓領先兩到三年。很多國家還沒有孕育出類似‘專車’這樣的服務模式。”
他說,因為中國的交通基礎設施薄弱,使得中國的城市出行更加困難,但這倒逼了中國企業的創新。“我們的路網、我們的公共交通現狀,使得新的互聯網出行平臺發展速度達到世界領先的程度。我們投資了印度、東南亞的公司,我們也在考察其他地方的一些公司,這一點是要自信的。”
程維以跨城順風車、以及順風車的“拼座”功能為例,表現了滴滴在幫助政府解決交通難題時發揮的積極作用。“滴滴在春運期間力推的跨城順風車,讓很多沒有開通高鐵的人,免去輾轉乘坐長途巴士的麻煩,幫助了超過百萬人返鄉及返程,相當于增開1000多列動車組列車;原來大多數人只是一個人開車出行,或者只是帶一個人,但我們的‘拼座’讓順風車上的每個座位都坐上人。這可能是我們與歐美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中國井噴的出行需求,也讓中國的智能出行企業快速發展起來。”
“互聯網代表了信息文明,未來十年二十年,就像工業時代一樣,中國有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零到一的階段有一些歷史問題正在解決,但是我對我們國家互聯網戰略還是充滿信心的。”程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