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物流領域,創新到底帶來了什么樣的價值?經過幾年的發展,“互聯網+”這一波浪潮已經逐漸進入尾聲,我們感受一下,這一波資本和創業公司到底留下了一些什么?
1、從現狀來看未來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國內物流業的現狀。當然,講物流離不開社會和經濟,中國是城鄉二元結構非常明顯的國家,一方面大家在高大上的場所聽到了很多的資本、大品牌、平臺和創新,另一方面回到天天作業的現場,大家接觸了很多底層的、小亂散的專線公司和個體司機,這種感覺是很分裂的,但這又是不可避免的。
城鄉二元結構中,千億級規模的大型企業,與數量龐大的中小微企業、個體戶共存,當這種并存成為常態,創新就要站在當下去看未來,深思創新到底能給市場格局帶來什么樣的變化,能給社會的進步帶來什么樣的推動。
物流領域正走在數字化改變行業的主航道上。現在每一位貨主,包裹發快遞,零擔發快運發專線,找黃牛找個體司機…整個鏈條已經整合得很好了,但是還有廣闊的領域是非常分散的。我們能看到訂單的入口非常多,服務的環節非常長,參與者眾多,有些參與者是自己自成網絡的,有些參與者只能集合社會資源來提供服務。
這里面的交接非常復雜,在國際領域,有本身就有海關認證的單證,但在國內物流,可能這些單證就是每一家自己做的面單、提貨單、憑證,數據的標準是完全不同的。
未來也許所有的物流訂單都匯集到一個統一的大平臺里,平臺處理信息、單證、流程的交互,最前端由人或機器或機器人來進行物理的位移,這其中的核心就是數據。未來,人們的每一次訂單、操作都被記錄下來,讓平臺積累數據,找到可以提升效率的環節,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當然,這要求最底層有標準化的一套體系。
2、創新如何驅動現狀向未來的迭代?
在資產、業務與流程三個層面,企業在進行數字化以及基于數字化的服務探索。在這里我列舉幾個企業,看看他們觸摸到了怎樣的未來。
比如順豐前幾年一直在做一個項目,他們叫融合項目,融合項目所要達到的就是數字化順豐,大家現在用順豐寄東西,快遞員手里拿著一個智能終端,這個智能終端就是引導大家做線上下單,這個訂單會分配給快遞員。另外快遞員會把面單拍下來,然后這個終端就會和后臺連接起來,快速地做識別,把面單數字化。只有在最前端也就是下單的那一刻把訂單數字化,后端的業務鏈條才能全部數字化。
與電商類比,像是阿里、京東、美團、餓了么等,只要下單你的訂單就是數字化的,所以他們后端的體系才能做到完全數字化。但我們的物流做不到這個程度,前端很多公司都是自己的面單,自己開單,所以后端也沒有系統來支撐,而且我們的服務還不夠產品化、標準化。這樣完全數字化變得十分艱難,因為只有每家公司都把自己的服務產品化,和系統和線上的訂單進行對接,整個邏輯才能串起來。
未來就是多網融合,客戶需要一個下單入口,希望綜合物流服務企業把快遞、零擔、整車的訂單都在同樣一個平臺上下單,然后在各大運作體系分配訂單,再把相應的信息、結果、時效、價格、服務質量、異常等全部反饋給前端,也就是在內部構建了一個多網融合的訂單體系。如果這可以推廣到社會化物流體系,將給這個行業帶來很大的效益。
我曾經做過兩年SaaS的TMS,針對國外的Marketplace交易市場我們進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國外的運輸市場是可以直接進行下單,并且給你推薦不同的價格、時效、企業。為什么現在國內做不到?因為我們的后端產品做不到。
物流訂單的數字化,現在這個比重還很小,即使訂單線上化了,如果后端沒有標準化的產品體系,沒有能夠提供穩定服務的操作體系,也是沒有辦法支撐的。
接下來我展示一些典型的企業:像是普洛斯在做整個園區資產的數字化;G7在做車輛和掛,最近又在做叉車的數字化;oTMS不僅在做SaaS的TMS,現在也在做運輸的一站式動態調度管理;C-WMS在做倉庫的SaaS化的協同管理,來支撐全網型的云倉網絡的管理…...
因為我從上港出來,在港口領域我們才能深切地體會到,單證的電子化對于操作體系帶來的重大變化。因為在傳統物流領域,單證雖然很重要,但是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單證。而在港口這種國際貿易領域,它的單證是統一化的,當你電子化相應的設備交接單、碼頭的提貨單時,如果都符合標準化,車隊、代理就不再需要人跟碼頭做交互去跑很多地方了。他們受理業務的線上比例已經達到了93%,數字化處理業務在港口這個領域正在快速的發展,核心單證都在電子化。
做港口項目給了我很深的啟發,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數字化的變革比我們想象的快很多。包括海康威視現在做的,怎么樣快速地把一個包裹的條碼信息進行采集,然后進行匯總,實現對于貨物處理的數字化。
當然,最厲害的就是菜鳥的電子面單,大家知道所有阿里的訂單先到菜鳥,菜鳥把它先做數字化,然后把面單分配好之后才給到各家快遞公司,所以它永遠在各家快遞公司的上游。未來,物流領域里除了菜鳥的電子面單就是京東、順豐的,但是在社會化物流領域,因為沒有平臺,可能就沒有這樣統一的訂單的標準和流程。
大公司有自己的私有化的網絡,能夠非常快地把整個網絡體系全流程數字化,所以它的訂單端的數字化也能夠非常快地去對接客戶,提供數字化的服務。但這個領域還有很多小公司,我們大量的服務是用社會化的協同的物流網絡服務的。
做社會化訂單入口的所有企業,面臨的挑戰就是,你對后端的整體數字化是完全不可控的,因為那是一種社會網。
這種情況下,誰能夠把已有的整體網絡公司的服務,在前端作為它的訂運單的下單平臺整合起來,誰就能夠比較快地變成一個能夠提供穩定可預期服務的訂單下單平臺。
很多人悲觀地想,這樣的話只有阿里這樣的巨頭能做得到,但是我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企業能做到。
現在看一下國外的的案例:Freightquote,該公司最簡單的流程是:獲取報價、選擇承運商、完善訂單信息、下單預訂,整合了零擔和整車。
如果對接包裹下單的接口,如果有一個三方公司使用這樣的平臺,是不是就有能力對接所有的業務了?雖然存在價格較高的問題,但企業把業務用線上下單的方式進行處理已經是大勢所趨,這就是未來。
多級地址庫、價格體系、支撐的標準化的可對接物流產品,這是未來前端有一個統一下單入口的社會化物流的基礎。只要這個領域不斷在整合,不斷在標準化、產品化,未來這個平臺占據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大。
車貨匹配,現在是在做整車的,但是提供的還不能稱為產品,因為你給他的東西更多地還需要跟司機進行交互。合同物流領域,我們看到路歌,都在嘗試一端接訂單、一端接運力,努力把運力標準化提供給前端的客戶。
我們把模式創新、軟件創新和硬件創新放在一張圖上來看,能清晰地看出,在這些創新點上各家公司都做了什么。我們描繪的遠景可能還要過幾年才能實現,但是現在這么多公司都在從各個側面把整個數字化往前推進。只不過看誰比較幸運,能夠走到最后。
3、未來的行業格局是什么樣?
未來,大公司是否通吃一切?我的看法是,強者愈強、轉彎愈難。
大公司都在構建基于數字的平臺服務能力,持續的數據喂養,驅動企業越來越大,但是當大環境流量不再增加,成本持續提升、技術迭代帶來的價值提升無法覆蓋成本提升的時候,就會下行,幻滅也會更快。
如果數據、資本、價值無法高于企業成本的增長、管理水平,大公司就必須找到新的技術、節點來獲得新一輪成長。
面對千億級的物流公司和八十萬家中小物流企業并存的現狀,創新公司的闖入會怎樣改變這個領域?在我看來,過去5年,是物流創業魔幻的5年,眾多企業從零到上億規模,再歸零。
在需要奔跑的時候,企業無暇顧及做事情的意義,只是在做事,而忘記方向。如果找到了對的方向或是新的方向,企業規模化的速度非常快;但如果方向錯了,幻滅就在瞬間。
在目前這個變革的時代,創新公司來了,所有的格局可能就被擊潰了。我們相信在這個時代,一定有創新企業能夠從某個維度找到巨大的發展空間,實現快速崛起,但當然,也一定有企業不可避免地會潰敗。就像前面講的,可能會是一個魔幻的經歷。
最后用一句話來結束: 幻生幻滅,一場夢。所有的創新,所有的成長,所有的潰敗,對于這個行業來講都是有價值的。只不過,也許是你被他人成就,也許是你成就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