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訊:在“AI+IoT”技術及應用創新的持續驅動下,全球各地都開始興起一股“智慧城市”的投資建設。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關鍵一環,在國內政府資金和企業技術資源的共同主導下,智能交通行業也開始踏入市場需求快速擴容的階段,尤其是以AI車牌識別應用為主的智慧停車已成為中國這個全球汽車保有量最大國的絕對剛需,市場體量正飛速增長,演變為當下“AI+IoT”應用領域的一大風口。
縱觀全球,無論在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停車市場的整體規模都占據著整個國家GDP的1%以上,中國作為全球汽車保有量最大國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若仍按照GDP的1%比例保守推算,國內現有的智慧停車市場也都能達到萬億級水平,體量無疑十分巨大。不過,與之相矛盾的是,不管是在全國各地的社區、大型商超還是人員出入十分頻繁的辦公區、寫字樓等場所,依舊保持著十分陳舊且低效的停車管理模式,停車難、通行效率低、操作程序繁瑣以及亂收費等現象十分普遍,為全國各地的車主所詬病。
為徹底根除國內各類停車場景的一系列痛點,近年來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主導下,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以及成都等各發達城市也都開始競相試點“AI+IoT”模式的智慧停車管理方案。典型的比如深圳,今年7月初,深圳就已正式發布了停車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宣布啟動停車設施“百千萬工程”,前期斥資超200億元,借力人工智能及物聯網技術,將無感停車應用落地到各大主要停車場所。例如,深圳大鵬新區最近新建的無感停車站點,綜合運營成本大幅降低,一套設備可管理8個車位,徹底解決了傳統停車管理效率低、依賴人工、操作程序繁瑣、用戶體驗感差等問題。
在這股由國內主干城市所引領的“智慧停車”應用風潮下,越來越多的中小城市也開始相繼試水。據統計,目前國內已有超過500個城市正在啟動和實施無感停車的項目,停車場景儼然已演變成為今年智慧城市領域的一大“風口”。
北京智芯原動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崔凱表示:“事實上,從2014年起,智慧停車市場就已開始嶄露頭角,2014年開始就已經有不少車牌識別的應用逐步取代了過去的票箱取卡設備。今年,我們也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更多的停車場都開始采用移動支付,北上廣深的車牌識別已經非常不錯,全國其他城市也表現出非常大的潛力。中國有270萬的停車場,且每年新增30萬停車場,雖然從新增來看,車牌識別相機的出貨量可能還不到150萬臺,但270萬存量停車場的車牌識別相機用量則會十分巨大。一個停車場一進一出或兩進兩出,平均有三個相機,總體算來差不多會有近千萬只出入口車牌識別相機的需求量。而且,為解決困擾人們多年的車停完之后找不到車的問題,大量商業停車場如今也已陸續開始選擇反向尋車技術,這也將大幅推動車牌識別相機市場需求的增長。”總體來看,整個中國的市場空間十分可觀。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市場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的不斷轉型,這類新晉市場也將極大的促進停車場智能車牌識別技術的落地。崔凱說:“截至8月底,中國在新能源汽車保有率上已達到200萬臺,未來充電樁的建設也將不會低于10%,因此整個新能源市場的保有率每年將會有100%的增長。這就意味著未來兩到三年,新能源領域可能會有千萬級的保有量,新能源車牌識別也將為智能車牌識別相機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同時在智能充電樁上也會有非常多更好的應用。”
針對上述這些應用場景,智芯原動已展開大規模布局,崔凱表示:“去年,我們的車牌識別方案就已布局到了3萬多個停車場,今年我們計劃會布局10萬個停車場,其中有大部分會聚焦在社區類應用。我們認為,未來社區將會是人車結合及互動需求非常強烈的市場,現階段如果在一個社區停車場推動AI車牌識別的方式,可以讓保安等人工管理成本下降1/3以上。隨著中國逐漸步入人口老齡化時代,未來大量的崗位都會逐步空缺,而智能化則正好能夠適應這類場景的需求并大幅提高運營效率,擁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因此該場景會是我們接下來所關注的重點。”
由此可見,在停車場景“智能化”升級的強烈需求驅使下,AI車牌識別技術已成為當下城市“AI+IoT”應用普及的“排頭兵”,為各地政府及廣大停車用戶所廣泛接受。而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其發展勢頭也將更加迅猛,越來越多的大小廠商也都將會陸續跟進這一市場,成都臻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EO任鵬認為:“隨著深度學習和生成對抗網絡在車牌識別領域的應用日趨成熟,算法和數據門檻將逐步降低。這股浪潮也將把越來越多的AI弄潮兒推向這片市場,其中既有老牌安防廠商也有嶄露頭角的AI初創公司,未來的競爭必將十分激烈。”因此,對于深耕智慧停車場景的廠商們來說,如何利用自身軟硬件技術優勢,打造高性價比且能夠真正解決行業痛點的產品及方案,才是在日趨白熱化的競爭大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