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信息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云計算的發展正在為社會各個部門的運行提供高效解決方案,醫療也不例外。對于醫療行業而言,分級診療、多點執業等政策的推進以及其內部的成本控制需求,由傳統數據中心向虛擬化和云端化也成為了傳統醫院所尋求的轉型方向。
騰訊和阿里兩家巨頭,紛紛進行“云計算+醫療”的布局,不僅自身搞醫療云,也在上下游不斷投資企業。
實際上,京東云也一直在醞釀自身的醫療健康戰略。除了在電商和物流領域,構建起了全產業鏈的解決方案,實際上,京東在金融科技、保險、醫藥、健康、互聯網醫院以及到家等方面都積攢起了獨特的優勢。京東云的智能醫療健康平臺能夠完成市場與技術串聯,靠的就是云計算、大數據等服務以及上述這些能力。同時,憑借這些能力,京東云得以構建醫療健康的閉環生態。
01
智能醫療的頂層設計
此前,云服務商與傳統醫療信息化軟件公司也嗅到商機,意欲發展醫療云業務。然而醫療云對兩者而言都存在受限之處:傳統醫療信息化公司缺少云基礎設施支撐;云服務商也無法獨自攻克與醫院系統對接這一搭建醫療云最大的難點。但是,醫療信息化仍是大勢所趨。
201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年-2020年)》提出開展健康中國云服務計劃,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推動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務和智能醫療服務,推動健康大數據的應用,逐步轉變服務模式。
去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
文件指出“在醫療、養老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推動基于網絡平臺的新型消費成長,發展線上線下協同互動消費新生態”。同時2018年以來醫療信息化政策利好頻出,醫療信息化建設大方向明確,資源下沉打開增長新空間。
“信息消費”其實也是一種經濟活動,信息服務已經從語音通信轉向數字內容、應用服務等多種服務形態,當然也有云服務等新型服務模式。政策對“信息消費”定位于拉動內需、促進就業和引領產業升級的重要位置,已成為提振國民經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
這之中,醫療健康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周期。9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式發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安全和服務管理辦法(試行)》。9月1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三個文件,內容包括互聯網診療的執業細則、互聯網醫院基本標準、監督管理等,這其實也為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指明了發展路徑,規范了行業的發展,使優質的醫療資源可以有序高效地流動。
02
云計算發展讓智能醫療迎來契機
得益于BAT、華為、京東等企業布局成熟,云計算用IDC建設投入逐年加碼,SaaS和PaaS等產業鏈環節全線得益,中國云計算行業迅猛發展。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我國2017年云計算規模約為672億元,連續5年保持30%的增長速度,同時預測未來3年仍保持25%以上復合增長率,2020年或接近1400億元。
財通證券在《2018年計算機行業中報總結》中提到,2018年上半年計算機行業營收增速同比下滑,從細分板塊來看,營業收入增速逆勢上揚超過30%的細分板塊分別是:智慧醫療、云計算、工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營銷等。其中以智能醫療和云計算為首的新興經濟板塊已逐步實現落地,業績增速明顯(均超過40%)。
云計算在to B和to G方面的發展,使得社會公共部門效率得到升級。以京東云醫療健康戰略體系為例,其覆蓋了300多家國內三級醫院,其他醫療機構超過2000家;覆蓋藥企接近1000家,藥店超過6萬家;覆蓋數十個大類的業務場景,并向對口的政府部門提供相應的服務。
正如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云生態業務負責人劉子豪所說,京東有互聯網基因,同時也不忌憚做臟活累活,并且在云計算領域有后發優勢。劉子豪這么說是有底氣的,IDC最近發布2017年的《中國政務云服務運營商市場份額》報告,京東云政務云在正式商用的第二年就憑借10%的市場占有率進入市場前五名,同時憑借108%的增長率,是Top5中唯一增長超過3位數的企業。
政務領域的成功經驗,與醫療健康行業有相通之處,而其根本還在于行業生態的建設。云計算是土壤,是數字經濟的水電煤,靠京東云自研也依賴國內外的合作伙伴,這是基礎層。
而應用層囊括了智能硬件、多維度數據、各類型內容、全方位服務等業務支撐板塊。觸達層則面向政府(to G)、企業(to B)、消費者(to C),實現全面覆蓋。這在家庭健康、醫養結合、醫療保險等多元化的場景層都能起到功效。此外,針對健康、亞健康和疾病人群,京東云智能醫療健康戰略有不同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總結來看,此次京東云智能醫療健康戰略,對于傳統醫院來說, 能夠降本增效,至少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統一的交互平臺。目前,中國大部分醫院中,醫院的信息系統只由醫院自身進行使用和控制,各醫院的信息系統架構差別較大,整體上看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些系統的隔離導致了患者信息的隔離、醫院間交互的隔離。通過建設大型醫院信息共享平臺可將區域內所有醫療機構的信息進行匯總,形成統一制式的信息。
2、安全可靠的醫療信息存儲。各大型醫院的醫療系統中都存放著大量的醫療數據,這些數據涉及到患者的隱私,保證這些信息的安全是系統使用的重中之重。目前由于醫院的信息系統都在各自進行維護,需要很大的維護成本。醫療信息都存放在京東云平臺中,信息的安全將由專業的維護人員進行管理,加大了醫療信息安全性,也節省了人力成本。
3、合理分配和利用醫療資源。由于各地區經濟水平的不均衡,導致了各地區醫療信息分配的不均衡。云計算下大型醫療信息共享平臺可使醫生通過信息共享及在線協助等方式實現遠程醫療,為無條件的患者提供所需的醫療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目前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03
“互聯網+健康醫療”是一個鏈條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李迎新提到,現在的醫院模式,以治病為主,治病70%靠的是藥效,只有30%的工作是靠醫生醫護。未來,預防醫學,或者健康醫學,要走到社區,走到家庭,這都離不開技術的支持。
一個事實是,醫療衛生服務由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型,醫療健康的需求發生變化:由簡單的生理醫學模式向生理、心理和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心腦血管、癌癥等慢性病成為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脅;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這是“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挑戰,也是機遇。
從應用場景來看,患者足不出戶,就能在京東云智能醫療健康體系中的醫療機構或京東互聯網醫院完成遠程診療,詳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診療方案,隨后,還可以憑借處方到京東健康、醫藥平臺購藥,通過京東物流高效、合規的醫藥運送服務,如果用戶急用藥品,還可以通過京東到家享受到O2O的安全快捷。同時,對于患者關心的支付結算或投保問題,未來京東旗下的金融科技、保險業務也會給出答案。
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是并行的三架信息化馬車。除了上述鏈條,京東云也會開放大數據助力用戶健康管理,主要通過京東云、京東醫療、京東到家、京東保險等,整個平臺數據鏈接起來,得到清晰的用戶畫像。
而另外一點,京東云也結合終端,例如終端智能機器人,還有藥店、診所、醫生終端數據鏈接,通過京東AI技術去發現或者時刻關注這個用戶健康情況,給到有效管理和指導。
智能醫療健康戰略的落地,也意味著京東云在電商云、視頻云、產業云、營銷云、數據云、供應鏈云、政務云、中小企業云之后,再補齊了醫療健康這一重要領域。這也是京東全面向技術轉型的又一例證,從持續賦能零售、金融、保險、物流等領域智能化,到現在新開拓醫療健康的智能化,未來或許還會在更多領域碰撞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