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于我國信息化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實際,促進城市科學發展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推動城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積極實踐。2014年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就已將智慧城市列為中國城市發展的三大目標之一,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十三五”期間,隨著政策落地、5G技術的發展,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將進一步加速,配合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有望撬動規模逾5萬億元的市場,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智慧城市建設初顯成效
伴隨中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成為新市民。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城鎮人口將增加到9億,并產生巨大的需求。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科技水平、創新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居民與網絡智慧城市的概念變得越來越清晰和現實。毋庸置疑,智慧城市的發展,不僅改變著我們城市的面貌,而且也改變著我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社會組織方式。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告訴《生活時代》,當一個城市智慧化之后,將會對城市擬定一個新的定義。政府運用大數據支撐平臺讓城市管理精準化,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最新技術將城市方方面面互通起來,打造真正意義上的“人走留痕、人走留聲”的階段,這會使人們對城市的認識、規劃都會產生革命性變化。
據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介紹,到目前為止,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和400多個縣級市都已經開展了數字城市的建設,其中70%以上的地級市已經完成了數字建設,預計到2016年底將全面完成地級市以上的數字城市建設。值得注意的是,除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外,杭州、廈門、珠海等一些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城市,以及成都、昆明、貴陽、宜昌等中西部城市也著手布局智慧城市的建設。住建部則預計,“十三五”期間對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其拉動效應則在萬億元以上。而相關機構的研究報告也認為,2010年以來,全國智慧城市投資額年均復合增長14.81%,預計未來10年智慧城市建設投資將超過萬億元。
“數字城市建設有利地促進了城市資源的共享,推動了城市信息化的進程。”李維森表示,全國目前已累計開發了涉及國土、規劃、交通、房產、公安、消防、環保、衛生、公共服務等幾十個領域的6000多個應用系統,涵蓋了政府決策、信息化建設、經濟建設、應急保障和民生服務等各個方面。
在業內專家看來,智慧城市是緩解部分“大城市病”的良方。交通擁堵、停車難、城市內澇、能源利用效率低、養老設施匱乏、安保監控設施不足等城市頑疾,無不考驗著城市的發展能力,如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增強了城市內和城市間的通達性,智慧水資源和智慧電力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智慧環保和智能建筑保護了城市環境,智慧醫療和智慧社區則方便了市民生活。
警惕碎片化“假智慧”
在智慧城市建設熱潮下,部分城市在建設發展智慧城市體系上也存在一些誤區,加之社會各界對智慧城市的戰略意圖和內涵特征的理解偏差,智慧城市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諸如“重項目輕規劃”、“重建設輕應用”、“重模仿輕研發”、“信息孤島”、“整合難度大”等問題。同時,很多城市在建設智慧城市上也存在千篇一律的現象。如何突出自己城市的特色,是擺在地方決策者面前的一個現實課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統規劃,雖然部分城市建設了很多智慧項目,但是碎片化的項目很難互聯互通,也難以發揮有效的作用。
住建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參事仇保興談到智慧城市建設問題時指出,過去一段時間,不少地方走錯了路,發展的是“假的智慧城市”。這些“智慧城市”不能解決任何一種城市病,有的是被IT企業“綁架”,成為企業推銷產品的渠道;有的是被政府部門“綁架”,部門間形成信息孤島互不往來;還有不少則是“忽悠”,有些地方的“智能城市”從規劃上就是錯的。
目前業內共同的看法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要從城市實際入手,應該是一城一策,不能千城一策,更不能千篇一律,并且每個城市都應該有各自的頂層設計和思路,從整體創建和整體解決方案的角度入手來建設智慧城市。對此,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主任、智慧城市發展聯盟理事長李鐵特別強調,在未來的智慧城市發展方面要注意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智慧城市建設的前提要實現以人為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滿足每一個城鄉居民的需求上,解決居民就業、生活方便的問題。如果智慧城市僅僅放在政府的高大上政績角度,智慧城市的資源就會大幅浪費,效率就會大幅降低。
第二,要將智慧城市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根據國際一些城市的發展經驗,智慧城市永遠和低碳、可持續發展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如何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綠色、低碳的城市化道路,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原則。
第三,智慧城市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智慧城市所涉及的內容不僅僅是政府管理水平提高,更多的是關系到我們城市居民怎么樣通過市場化程度來滿足各方面的需求。
第四,智慧城市要推動改革創新。目前有部分城市過分依賴數據端,如何能通過改革來打破部門的數據分割現象,發揮新媒體、新移動端的作用,實現整合,并向社會服務,這是智慧城市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最后是要實現跨界的整合。不要以一個企業來制定一個城市的智慧城市方案,因為它是無數個企業的整合,跨界整合利益分享是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的方向,最終目的是要滿足于市場,帶動內需。
企業應發揮主導作用
事實上,不僅是政府將大量精力放在智慧城市建設上,各行各業也都開始投入其中。諸多國際城市經驗顯示,在科技手段運用上,企業所發揮的作用遠遠超過政府。在市場和利益的驅動下,企業會把各種科技手段、創新發揮到極致。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主任、智慧城市發展聯盟理事長李鐵表示:“互聯網不是靠政府產生的,互聯網產生于企業,產生于市場。政府在這個過程中如何運用PPP方式來購買企業的服務,才是智慧城市發展的正途。”
李鐵認為,傳統的數據庫中新的數據更多來源于每個人,每一個手機,每一個基站它所覆蓋的網絡,所覆蓋的所有信號。這些信號甚至包括未來的北斗,它會改變人們對整個社會數據的認識,包括就業變化、產業變化,以及生活和消費的變化在內的各種變化,都可以通過移動端真實顯現,從而真正實現以人為本。
在2016中國智慧城市年度論壇上,青島海爾智能家電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總監孫曉震介紹:“目前海爾正圍繞智慧城市理念不斷延伸自己的功能和業務,通過打造生態圈、形成產業集群合力,為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務。”
樂視也在該博覽會上展示了“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全球化開放式閉環生態系統,比如樂視超級電視、超級手機、超級自行車、VR眼鏡、運動相機等等。而華為此次則推出了平安城市、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區等業務體驗。
中興通訊副總裁羅英群表示:“中興通訊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一直致力于建設智慧城市下的智慧醫療應用。作為首個將移動互聯、智能硬件(IOT)等先進技術應用于家庭醫生簽約和服務的廠商,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幫助老百姓在家用非常便宜、甚至是免費的價格,體驗到醫院級別的醫療健康服務。”
此外,李鐵還強調,雖然各級政府非常重視企業的作用,但是一定要知道企業應該是主導,政府應該發揮各種政策平臺的作用,來引導智慧城市企業發揮主導性作用。如此,打開智慧城市萬億市場將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