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信息安全受到空前關注,國內用戶安全意識持續增強,IT國產化特別是關鍵軟硬件的自主可控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8月28日,工信部正式出臺《關于加強電信和互聯網行業網絡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安全可控關鍵軟硬件的應用,提高電信和互聯網行業網絡安全保障水平。國產化替代在新一屆政府的政策指引下,幾乎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對國內用戶來說,信息化關鍵軟硬件產品的自主可控,是保障國家信息化安全的根本。2014年掀起的這一輪IT國產化浪潮,正在席卷包括電信、金融在內的眾多行業與信息化應用領域,國產軟硬件廠商將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基礎軟件在國產化浪潮中大有作為
《指導意見》指出,當前網絡安全形勢十分嚴峻復雜,新形勢下電信和互聯網行業面臨著關鍵軟硬件安全可控程度低等突出問題,需要切實加強和改進網絡安全工作。為此,《指導意見》確立了八大工作重點,其中在安全可控關鍵軟硬件應用方面,提出關鍵軟硬件采購招標時要統籌考慮網絡安全需要,加強關鍵軟硬件采購前的網絡安全檢測評估。同時,加大重要業務應用系統的自主研發力度,開展業務應用程序源代碼安全檢測。
分析人士認為,此舉表明未來關鍵軟硬件國產化速度有望提速,特別是基礎軟件作為IT系統的關鍵支撐平臺,將迎來新一輪蓬勃發展的時期。根據信息安全產業“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信息安全產業規模將突破670億元,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隨著國產信息化的提速,規模和增速將超預期。
從國家政策層面上看,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核高基”已成為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其中,“基”是指基礎軟件,反映了國家在基礎軟件方面的意志。從目前情況來看,國產操作系統、中間件、虛擬化等基礎軟件與國外產品在技術上的差距很小,已基本具備了國產化替代的能力。特別是中間件領域,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產品、技術、服務方面和國外同行的差距逐漸縮小,已成為基礎軟件國產化的“先鋒部隊”。
東方通承載基礎軟件“中國夢”
東方通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已先后開發出了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熟產品,并成功將其推廣到金融、電信、政府、交通、能源等眾多領域,率先實現國產基礎軟件的規模化應用,為基礎軟件國產化替代做出了表率。上市之后,東方通注重內生式發展與外延式擴張相結合的發展戰略。今年8月,東方通宣布收購北京同德一心科技有限公司,進入服務器虛擬化軟件市場,不斷完善自身的基礎軟件業務。之后,東方通又以4.2億元的總價收購北京惠捷朗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東方通在中間件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結合惠捷朗在移動端數據采集、網絡分析優化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共同開拓大數據、云計算領域。
隨著全球IT產業整合步伐不斷提速,用戶需求正從單一產品向全方位產品及解決方案轉變,用戶更希望能夠更簡便地利用IT技術提升業務能力。東方通定位于基礎軟件產品及云計算、大數據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并購對產業內的相關企業、技術、人才等進行整合,為用戶提供更全面完整的國產化基礎軟件解決方案,其中既有中間件、虛擬化等基礎軟件“四大件”,也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架構下的基礎平臺。
業內觀察人士指出,隨著《指導意見》的發布實施和其他行業IT國產化的持續推進,基礎軟件國產化工作也被提上日程。東方通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通過市場化、在行業客戶應用中不斷成長的基礎軟件廠商,同時也是目前唯一在資本市場登陸的國產基礎軟件專業廠商,其二十多發展歷程中磨煉出強大的市場運作能力,有條件通過并購快速擴大自身的基礎軟件業務,并向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領域延伸發展。
相信在國產化政策“東風”利好的環境下,東方通完全有可能發展成為中國基礎軟件業的領航者并承載國產基礎軟件做大做強的夢想,并通過自身的努力,讓國內用戶用上中國人自己的基礎軟件產品及解決方案,從信息系統底層鞏固國家信息安全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