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
“從企業的平均競爭能力來講,國內企業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是超越三星這樣的消費電子巨頭已經不是那么遙不可及。現在來看,也許10年或15年,在大部分產業里面,中國企業的綜合能力和這些國際標桿企業將不相上下,像日本家電企業的整體衰落在十年以前就沒人敢相信。” 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日前在全國兩會期間與北京商報在內的媒體交流時表示。
李東生坦承,從品牌建設來講,中國企業與國際知名企業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這也直接從產品的定價方面體現出來。像國內比較成功的華為手機盡管做得很不錯,其主要的盈利還是來自于國內,但是在海外,華為手機和TCL所面臨的處境一樣,都賣不出很高的價格,很難和蘋果等品牌競爭。
直面與蘋果等企業的巨大差距,TCL等國內企業應如何應對。李東生表示,TCL會做深消費電子這個產業鏈,并強化整個產業鏈的縱深,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從而提高價值創造的能力。“因為我們不是像蘋果這樣的公司,他們把自己的制造都可以外包,大部分硬件也不參與,他們只是在產品的品牌和互聯網應用、產品設計方面創造出價值。我們則更像大部分的跨國企業,不單只是做產品,還要做一個核心的基礎,比如說配件。因此,TCL將圍繞半導體顯示以及芯片設計等技術密集以及資本密集的領域繼續加大投入。” 李東生說。
一枝獨秀不是春。李東生希望中國政府未來在中國經濟全球化、中國企業國際化方面,整個資源配置方面能適當多考慮一點中國品牌的推廣,國際業務渠道建設投入等具體措施。這樣,更多的中國企業就有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中國品牌的群體,這個群體能夠互相支撐。就像30多年前電子產品是日本品牌的天下,索尼、松下、東芝等,各有各的好,未來中國產品也一定要脫離低檔的產品與品牌形象,中國產品好,再分是華為好,聯想好,還是TCL好。如果整個群體都好起來,才有一個中國的全新概念。
此外,李東生還表示,“我們還會選擇一些并購機會,擴大企業業務規模,擴大企業的產品線。TCL和紫光合資成立的產業并購基金,主要是用于這方面,把握這方面的機會。從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來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這種并購重組的機會在未來幾年都會不斷的出現。我們做好相應資本的準備,在這樣的機會出現的時候,我們會認真地分析、把握好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