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作者分享了三個內容:1.產品是需求的載體;2.如何讓用戶快速的知道產品的特色功能;3.產品運營和產品的設計要同步進行。
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每天對著電腦很發愁的想,我的用戶在哪里,他們的痛點是什么?我要如何配合運營來推廣產品。看完本文你的這些疑問便可蕩然無存。
在5月17日下午,由codefollow和PP租車主辦的一場干貨分享會——“互聯網什么事?無“大牌”更實操”前拉鉤網聯合創始人許光運分享了他對于產品設計和運營的一些看法。
以下是許光運在現場的演講實錄: 我今天的分享分三部分,第一,產品是需求的載體,第二,我的產品原則,第三產品即運營。
進入第一個環節,產品是需求的載體。我們做任何一個產品,尤其是產品經理,你所有的東西,你要區分出來,比如我們任何一個產品都會有用戶登陸,都有用戶管理界面,都會有郵件發送,后臺管理,這些東西只是我們的輔料。包括我們跟業務所有相關的東西,這叫我們產品的輔料,就是圍繞我們產品到底是做什么東西,提供了一個額外輔助的作用。
主材,舉個例子,不管是O2O還是B2C,最后核心環節一定是完成交易。O2O、C2C、B2B最后環節一定是完成交易,我早期在58的時候,后來做電商、做交易,但是后來出現一個問題,整個商品的展示怎么看跟淘寶感覺都不一樣,他們有的我們也有了,怎么看都覺得還是差點,就是沒有買商品的感覺,這種東西就是主材。就是我們在做任何一個產品的時候,要認清你的主材到底在哪里,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你的核心東西。核心就是交易環節,整個的服務,我說的是線上,線下的我先不說,交易的環節,包括交易的流程,用戶的認知,這個東西非常重要。
我重點說一下簡單極致。簡單極致這個東西我還是比較有一些心得,當時在做拉勾網的時候,我還發明了一個詞,這個詞后來我覺得被周伯通發揚光大了,叫“職位誘惑”,這個在招聘行業是我發明的。就是一條簡單的展示信息,它由一些基本的展示的原則,比如信息展示的第一原則,就是你要描述出讓別人能看懂,就是能描述清楚。描述清楚這是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必須要達到的,大部分人基本上能達到。第二個層次就是“重點突出”。可能對大部分人來說需要一些東西,因為我當時做拉勾網的時候,我要求任何一句話,里面任何一個文案,包括關鍵的信息點,如果我還需要想一下,如果我還需要問什么意思,是一定有問題的,哪怕我想一下才知道都要修改,證明這個文案展示的信息一定有問題。所以第二條,就是你的內容一定要突出,如果不突出,我需要在你的內容里稍微抽取一下,我知道什么意思。第三個環節是“性感”。拿招聘來說,正常的說,招JAVA工程師三到五年,看著沒有意思,怎么讓它有意思,有性感,那你就把這個基地它最信任的到底是什么,比如說我這個職位直接給一個技術大流做隊友,這個我就比較有吸引力了。我找這個工作的時候,我跟牛人一起工作,比如你這個基地,我是比行業高50%的薪資,這也可以說。比如說我是在80層的高樓上辦公,這也是一個,這叫“性感”。因為在一個產品來說,你一定是避不開一些文案的,尤其是一些產品形式,不管是O2O也好,還是商品類也好,還是服務類也好,一定大量的是要描述你的核心東西的文案,這個叫展示,通過文案知道什么叫極致。
其實我還想再舉一些關于極致的東西。比如你在一款產品,你的核心用戶群,比如我們說正常的,我們剛才說的讓用戶感覺很清楚,文案很好,也挺性感,但是往往用戶還會要求更高,比如說你的文字間隔很擠,看起來非常累。就像有的人,因為我們拉勾網的時候說,我覺得你這個頁面很舒服,你問他哪舒服他也不知道。對,對于我們做產品的人太清楚了,因為我們就想要那種很舒服的感覺。看的人不是很專業的人看,所以字體不能太小,我們不能像豆瓣的小清新那樣。而且間隔、留白都要注意,界面、顏色這些東西讓用戶感覺非常重要,最后出來說就感覺拉勾網的頁面比較舒服,問他怎么舒服他也不知道,這一點我們確實在極致這塊下了很多工夫。我就舉這兩個例子。
簡單這塊我說一下。當初我提出一個核心的概念,關于拉勾網該怎么做,我們提出一個理論,我們要做一個就是“豬腦”就能用的產品。有好多東西一下就看懂了,能不能再少一點,文字的長短我要求非常高,如果我問六個字的問題,能不能縮成五個字。所有用戶耐心很有限,基本上兩到三秒不認可就是不認可了,認可就是認可,不可能給你太說時間告訴他什么意思,告訴他這怎么好,沒有用的,就是兩到三秒,認可就是認可,行就是行。流程能不能再少一點,文字能不能少一點,交互能不能再簡單一點。如果我們每一個產品都是從這個環節摳的很細的話,出來的東西大家覺得就是舒服,不知道舒服在哪,對外行人來說確實是這個樣子。我們特別不建議大家,我見過好多公司CEO跟我說,說拉勾網做的不錯,好,拿過來拷貝,你都不清楚怎么拷貝呢。就像我們當初在58的時候說,不就是個交易界面,很簡單,淘寶拿過來就可以用了,怎么感覺還是有點不對,這就是你組成最后的核心要素沒有摳緊,這是我說的簡單極致,這是我產品需求里非常重的點。跟我配合過的產品經理都是非常痛苦的,比如一個UI出現三四種顏色,這肯定有問題,太亂了。好多東西就是非常簡單,就是把每個點摳細。
第二個話題是我的產品原則。第一個我想說入口,入口在產品的角度來說,簡單的一句話,你能讓用戶快速知道,你的產品到底是提供什么的核心功能,如果你能讓用戶快速知道你的好到底在哪,這是最好的,這是做到極致的入口。以前我看過一個產品,本來我還打算看里面的功能,很好,但是我發現當我看到它很好的時候,我需要操作五六下才能看到里面的內容,因為那個產品剛上限,我立馬就說這個產品失敗了,事實上那個產品到現在都不溫不火,我相信那個產品經理在里面的設計非常用心,但是沒有用。用戶沒有看到你好的內容的時候已經放棄了,所以我覺得入口非常重要。
如果延伸說入口,其實還可以多考慮一點,怎么能讓用戶知道我,通過這個口徑知道我,常規我們做入口的時候,我們做SEO,我們通過百度,通過其他的搜索引擎我們讓用戶過來用我們的產品,這是傳統意義上的入口。但事實上大家會發現最近幾年有一些變化了,大家看不懂,發現有些東西說免費,西少爺說開店第一周免費吃,有好多東西免費送,好多的賠錢賣。其實作為一個產品人來說,這個東西都是入口,只不過傳統意義上比較早的時候,我從百度獲取流量成本比較低。當你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這樣費錢,價格這么高,我免費送的話價格還低一點,為什么這個作為入口,而且我免費送我獲取的不是當前的入口,而且還獲得了口碑,整個入口是擴大效應,這也是一種入口。在整個產品的里來說,第一就是入口非常重要,核心的,一定要在用戶第一步第二步操作里看到你產品最好的東西,讓用戶知道你產品干嗎,最好是說你產品的核心功能,這是最好的,當然不是每個產品都能達到,在能達到的情況下一定要這樣做,這很重要。因為很多產品經理一不小心就把這個東西忽略了,這是正常人容易忽略的產品入口的問題。
第二個是“要”。要這個東西大家可能感覺有點摸不著頭腦,產品你要什么東西。用戶告訴你說我想要,因為你做產品肯定做需求調研,每一個產品的形態都是需求的載體,剛才我上一篇已經說了,你在做需求調研的時候,一定會有好多用戶說我要這個,而且還有用戶說我們都要的東西你不給我們。其實你看看早期的蘋果,喬布斯怎么樣對待他的用戶,好多用戶真的罵,說你太蠻橫了,我們需要的東西不給我,還不理我,連回應都不回應。這就是用戶的“要”,我們清晰的認知他是真的要,還是說只是假象。
舉個例子。比如說抽煙,我自己也抽煙,我抽煙的時候有人跟我說,抽煙比較影響健康,我給你推薦一個產品,讓你看看怎么樣戒煙,怎么樣避免抽煙造成的傷害。你肯定說你需要,你做調研的時候,你跟抽煙的人說,我避免抽煙對你的傷害,他要他,他肯定要,但是當你做出來他不用的。但是如果又有一個人,如果他抽煙得了肺癌需要上醫院,你說我給你提供一個很好的醫生可以治你的病,他要他,他肯定會說要,但是做出來的時候他真的會要。
還有一個例子,在座的女生比較多,我觀察了一下,有好多女生穿高跟鞋,但是我前段時間坐地鐵我看了,好幾個人穿高跟鞋,后腳跟貼一個創可貼。如果哪個女生說我生產一雙鞋可以解決你的問題,她肯定會要。但是如果我做了一個磨腳的鞋,但是比較好看,比較性感,她還是會要。所以關于產品里的要和不要,這個東西非常考究功力,一定要非常清楚。我再舉個例子,一個產品的失敗往往是因為你的需求有問題,為什么我們做一大堆東西,用戶用他的不用我的。
下一句話就是永遠的80%。可能不知道什么意思,永遠的80%,在我的產品理念里,我只做80%的用戶需求,每一次我做一個功能,我只考慮80%的用戶是什么用求,我從來不考慮20%的,你罵我我都不理你。我同樣花了一天時間,我服務了80人,我如果做20%的可能需要花兩年時間才服務20%的人,任何一個產品做的在好也有用戶報怨,你要知道你的產品覆蓋多少用戶。這樣從你整個成本來說,每次都做80%用戶需求,當你把幾個功能加起來之后,你會發現你的用戶量,跟你做20%需求的時候,就很LOW了。你會說別人的產品怎么這么快,脈脈這家公司不怎么加班,他的人也超強。以前我有一個同事去脈脈面試,那有一幫小孩我都不愿意去,后來人家上市了,就是人家的產品定位非常好。人家可能花20%的時間覆蓋85%的需求了,我一般有點看不起大公司的產品經理,每天都在看20%的產品需求。因為在大公司,把80%東西已經做了,剩下的就是做新用戶,每次考慮都是20%的用戶需求,這樣在大公司可以,因為整個基數比較大,雖然是20%,單用戶量比較大。但是如果你是成長型的公司你這樣做就是找死,這就是為什么要持續的做80%的用戶需求,你每做一個功能,你都要考慮,這個功能是不是我核心用戶的80%的人群需要的,有多少人需要。我們經常說,這個需要那個也需要,我們10個人可能有四五個人都是那20%的用戶,這個時候到底做不做,我們有一個原則,把樣本做大一點,再配合我剛才說的“要”,要看清楚到底是真要還是假要,有時候數據真的會騙人的。
下面是關于產品的乘法。產品的乘法很有意思,這個是每個做產品人員追求的極致的方向。舉個例子,什么叫產品的乘法?比如說有一個產品叫海報招聘,就是關于藍領的招聘,對于招聘這件事情,你的簡歷總要寫吧,而且對于招聘方,其實你想一個飯店,要寫一個很有逼格的簡介,肯定難度是很大的,用戶產品形態非常巧妙。傳統的人員招聘有一個細節,都會有一個海報,上面寫著某某公司招搬運工2名,包吃住,800塊錢一個月,在海報上貼著就放那了,這是好多藍領召開慣用的伎倆。然后怎么做呢,首先他這樣做,第一我怎么獲得基地,他發現每個藍領出來找工作,比如從一條街上從頭走到尾,看哪家掛著招聘信息,看到以后,他讓用戶把每條招聘信息,用手機拍照拍下來,傳到我的藍領招聘平臺上,而且每拍一張我還給他一到兩塊錢,這個東西用戶有沒有動力呢,肯定有動力。比如這一條街上有二三十家招聘的門店,我還獲得了幾十塊錢,這個肯定有動力的,這樣對你的平臺基地來說,解決了招聘方要寫一個基地的需求,這個就叫產品的乘法。肯定是乘法,這個多好,而且求職人員非常有動力給你上傳基地,而且看別人也上傳基地,順便把工作也找了,傳統的藍領獲取信息的方式比較少,他不會像我們每個地方都去看,而且平時的人脈各方面的溝通不會那么多,接觸人群也不多,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產品乘法。就是你會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方式,把整個環節打通。
下一個就是關于產品即運營。好多產品人員可能也會比較忽略的一個事情,前段時間我跟一個創業者聊天,他說我做過兩個產品,自己還親自去外面發過傳單,但最后這個產品還是失敗了。我問他什么原因?他最后總結說,我做產品的時候沒有考慮怎么運營。一款產品的核心東西,雖然前面說產品是需求的載體,但是產品也是運營的先鋒。你任何一個運營都是基于產品的運營,其實說白了,你在做產品的時候,你70%到80%產品運營的方案應該大概有了,這樣才對。而不是說,我先不管運營,先做出來產品。我以前方向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這個時代再好的產品不讓客戶知道也是一個失敗的產品,你等不到客戶知道的時候,你自己都扛不住了。
下面我們又可以想,產品即運營怎么做呢,第一,在你的產品里,一定要有一些點,用戶是可以去說出來的。比如我想到哪個產品,比如想到京東,京東的物流比較快,這也是它生意的一部分。比如說我用了脈脈,在里面找人比較快,這是我可以說出的點,我用了脈脈可以找陌生人比較快。就是你一個產品做出來以后,你的出發點一定要有一個點用戶可以說的,他在說的時候就相當于運營了,這是最簡單的產品即運營的思想。到底你的特色在哪里,這個一定要清晰,在你產品的實現過程中,一定要清晰地把它找出來,有人也把它叫基點,我覺得就是你的特點要鮮明。
第二個就是功能于用戶獲取的重合度。這塊我剛才舉那個例子,海報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我再舉個例子,什么叫功能于用戶獲取的重合度。用戶在使用我功能的時候,已經幫我做用戶運營了,這樣的產品肯定是牛逼的。比如說有一款產品形態比如說叫“約大牛”,如果一個人說我想跟你聊聊,你肯定理都不理解我國,三個人想跟你聊聊你還不理我,如果是一百個人想跟你聊你會不會理我,肯定會理的,起碼這一百人還是你的死,你做產品推廣還有好處呢對吧。但是在滿足用戶約大牛的過程中,你發現我把大牛都拉進來的,正常的情況下他不來,但是一百個人都想見大牛,這是我產品的其中一個功能,但是你把我的用戶拉過來了,這就是功能與用戶獲取的重合度,如果有這個點非常好。
下一個是功能作為其他場景的載體。可能用戶沒有真的想使用我產品的核心功能,比如說脈脈,核心就是找人,可能我沒有找人需求,但是我有分享我的信息需求,但是我的信息又發到脈脈上了,他有一個功能分享到朋友圈,我只是想分享信息的功能,但是承載了我其他功能的使用場景,這個東西運用起來太重要了。今天我們脈脈的聯合創始人都在,他肯定都樂壞了,用戶自己都給我運營了,他肯定開心,你一分享到朋友圈,來自脈脈,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功能作為其他場景的載體。
同樣我可以想到用你的產品,但是不是核心功能,你是作為載體,載體的存在是有很多場景的。舉個例子,告訴你我說的是什么意思,從什么角度和方向思考這個問題,這個比較重要。我可以舉太多例子,必須說清楚什么意思,這個比較重要。這是我關于產品即運營,我個人的產品觀,我的理解。這些東西在大部分情況下,你會發現好多優秀的產品你會看,我剛才說這三拍里面,最少肯定有一些是一樣的,一定是有些是一樣的,肯定是逃不過去的,這個相當于標尺你去拷,你不從哪個角度思考就從這個角度思考。大家如果有心的話,可以把我的例子記下來。謝謝大家,今天我的分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