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存儲系統中,全閃存陣列概念已經成熟,但是落地的情況還不是很多。那么用戶目前對于全閃存應用的痛點在哪里?廠商如何應對這些痛點?近日,戴爾存儲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海平就當前閃存發展趨勢以及應用場景做了深入的探討。
全閃存陣列第一要素:確保數據流動順暢
我們知道不管是全閃存陣列還是普通的磁盤陣列其最終目標就是為數據服務。那么用戶如何選擇一家合格的解決方案廠商呢?首先看這個廠商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否能夠讓整個數據通路實現一致性。數據從CPU開始,到服務器的SSD,然后到存儲的SSD,到存儲的15000轉硬盤,到存儲的10000轉硬盤,甚至到存儲的SATA硬盤。用戶需要通過軟硬件實現所有的流動數據確保其一致性。
那么選擇全閃存陣列,你是希望該解決方案能夠順暢的在陣列內部實現數據漂移?還是說只是硬件上采用閃存盤,但是還需要虛擬化等手段進行更復雜的數據遷移呢? 戴爾就在同一套硬件里面使用軟件的調度,實現了這種閃存硬盤和普通硬盤之間的數據調度,既能夠達到閃存的速度,又能夠實現普通硬盤的容量。
戴爾的流弊之處就是通過收購的相應軟件技術能夠實現所有的服務器之間的閃存數據同步。而這些閃存的數據可以快速同步到全閃存陣列里面的SSD上,而在全閃存上再進行分層到存儲的普通硬盤,實現了三者打通。
全閃存陣列的第二要素:不為“全”而全
第一個“全”的意思是很多廠商提出的全閃存陣列是純閃存陣列,就是無法兼容過去,只能使用閃存硬盤存儲,叫做純閃存。而且不能在陣列內部實現閃存盤、磁盤直接的數據流動。
李海平認為其實用英文來講全就是All,純的英文叫Pure。所謂純閃存是什么?就是無法兼容過去,只能使用閃存硬盤存儲,叫做純閃存。但是我們現在說的是全閃存,是指無論配成全部是SD硬盤,還是想配成其他硬盤也可以。所以純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一定要分清。
全閃存的優勢就是,既考慮了性能,又考慮了容量。當用戶希望開始要全部配成全閃存的硬盤,經過一段時間發現性能夠了,但是容量不夠怎么辦?從容量上來看,全閃存陣列兼容經濟性好的15000轉、10000轉的硬盤。而純閃存就無法兼容。如果為了實現純閃存,在傳統存儲之間又加了網關虛擬化,讓客戶的投資越變越多、越變越復雜,最后使用戶越來越畏懼閃存的部署。
這個時候就有讀者在思考,那么你談到的全閃存容量上來了,是否又影響到性能?怎么樣讓數據充分利用閃存的速度,又能夠讓過時數據移到15000轉呢?李海平認為這是需要算法和軟件支持的。這里就提到有效實現數據之間的分層的技術。Compellent在創立之初就一直在做數據分層,做了十多年了,能夠把數據從T0移到T1,T1移到T2,T2移到T3。當閃存過來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把它放到T1里面去,自然而然就實現了分層,傳統的廠商一般用控制器的方式,沒有分層,所有的介質都是一樣,只能做數據保護這方面的事情。
全閃存陣列第三要素:不能為性能犧牲性能
同樣我們不能讓其陣列表面上看上去是一塊塊閃存盤構成,而實際應用因為數據孤島而需要客戶投資更多成本來改變數據流動。雖然實現IOPS的高性能,但是因為容量問題又采用去重、壓縮等占用存儲資源的性能。
和純閃存概念一樣,如果為了實現純閃存,在傳統存儲之間又加了網關虛擬化,讓客戶的投資越變越多、越變越復雜,在得到性能的時候,其實用戶付出更多的成本、管理等因素,因此最后用戶越來越畏懼閃存的部署。
同樣為了保持純閃存的容量問題,很多廠商采用了大量的算法與去重壓縮,這個時候大家想一想?大量的算法是否會要求計算能力更強,去重壓縮功能是否影響存儲的性能?所以戴爾不提倡純閃存,而是推出全閃存陣列,通過把閃存的內容沉淀到經濟性更高的硬盤上面去實現。達到全閃存、混合閃存數據通路一致性。
我個人認為李海平對于純閃存陣列與全閃存陣列的理解是,純閃存會讓IT架構變成新的數據孤島。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虛擬化等技術,其實變相的讓客戶應用的復雜性提高了。而戴爾的全閃存陣列,因為在陣列內部實現數據漂移,其應用會讓用戶真正體現出閃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