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一場驚天口水震撼了整個中國互聯網乃至商界。一場驚天口水震撼了整個中國互聯網乃至商界。
許多年以后,當人們回看今天也許會發現,這是一個標志性事件。GDP世界第二的國家工商總局針對一個企業發出白皮書,而一個民營企業炮轟并宣布舉報主管司長,而且它是剛剛創下史上最大IPO的超級企業!這個事情的意義,甭管多么解讀都不過分。(掃描文末二維碼關注可獲取更多內幕,每日一深度!)
我的觀點很簡單:有關部門作為須規范,民可以在法律框架下與官斗,假貨必須全社會一起打,治標“線上”也要治本“線下”。
【驚天“官民斗”】
1月28日清晨,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突然下發《關于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指出阿里系平臺存在主體準入把關不嚴、對商品信息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信用評價存缺陷、內部人員管控不嚴等突出問題,并對阿里巴巴集團提出工作要求。
就在1月27日中午,淘寶出人意料地用官方微博轉發了一名80后淘寶小二的心聲,內容直指工商總局某司長執法失當:您違規了,別吹黑哨!
白皮書是什么?作為一種官方文件,白皮書代表政府立場,講究事實清楚、立場;白皮書一般是針對行業現狀,在一段時間內的現狀闡述,多以年為單位發布。一份臨時性的、直接針對單個企業發布的、類會議紀要式的白皮書突然非常態出臺,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到來。
針對國家工商總局發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一事,淘寶網官方微博今天發布聲明表示,針對劉紅亮司長在監管過程中的程序失當、情緒執法的行為,用錯誤的方式得到的一個不客觀的結論,淘寶網決定向國家工商總局正式投訴。
淘寶同時表示,假貨是經濟發展的毒瘤,淘寶愿意承擔起打擊假貨的責任,絕不推卸這個責任,也不會互相指責。熱切期盼監管部門入駐淘寶,并愿意全力配合。
茲事體大,彭博社Bloomberg 對此事的緊急報道上了首頁新聞 (TOP),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早在2012年就給淘寶網摘掉“惡名市場”的帽子,結果“又被戴上黑到海外去了”。資本市場也做出了反應,主要投資銀行中只有高盛比較關注,其他基金經理們雖然也很敏感,但每個人的看法不一,華爾街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在CHINA DAILY 的顯著位置,標題為:中國在線網購品半數為“假貨”的報道令人望之生畏。
而據美聯社最新報道如此表述,“之前,美國政府曾指責過阿里巴巴平臺上存在假冒偽劣產品,但中國政府還是首次批判一家領先的國內互聯網公司。”
【三大關鍵問題】
這個世界是灰色的,不是絕對的白,也不是絕對的黑,而是大大小小的灰。拋去各方的口水,真正重要的是這三個核心問題:
第一,淘寶上到底有沒有假貨、是不是如報告所述、應不應該打?當然有;未必;應該打。
假貨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病毒,是人性弱點的作祟,人類社會自有商業行為就存在,數百年后它依舊會存在。歐美發展的經歷證明,在粗放型經濟環境下,特別是人均GDP5000美元上下假貨是最盛行時期。淘寶方面表示,今天的中國,無論是經濟結構的不合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缺失,特別是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假貨問題和知識產權在這幾十年里已經到了日益嚴重的時期。同時,現實社會里制假售假體系,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深入到商業社會的方方面面,線上世界只是現實世界的一個寫照。
第二,淘寶該不該負責?工商部門又該負什么責?淘寶負責線上,工商負責線下,全社會一起打。
有人說,淘寶就好比線下的自由集市,大家都可以免費擺攤,交易成本極低,買家賣家都得到好處和便利。那么,無良賣家上了假貨,按理應該工商部門監管處理,但這個市場賣家又不交稅和租金,執法成本高且沒地方出。淘寶當然要出力打,誰讓你賺了廣告費呢。但是工商部門也要一起打啊,眾所周知,上海襄陽路、北京秀水街,一個個“馳名中外”的假貨街咋這么多年安之如素呢?所以,假貨必須全社會一起打。
第三,民是否能與官斗,是否只有阿里這樣的大企業才能?可以在法律框架下與官斗,企業不分大小,權利應該一樣。
每一個企業,都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同時,在公權力面前再牛的企業和人物其實是弱勢群體,中國尤其如此。如果工商總局喊冤屬實,那么在中國的現實環境下等待淘寶的將是“后果極其嚴重”!如果淘寶喊冤屬實,那么不科學、不客觀的方式進行的抽樣,并以國家權威機關的名義發布檢測結果,是公權力的失信。(調研報告正是被質疑程序正義失范)
【走向“無言的結局”?】
在我印象中,似乎這是有史以來中國互聯網企業第一次指名道姓批評甚至舉報國家主管部門領導、一個司級干部。
除了喊冤,淘寶還宣布成立由300人組成的“打假特戰營”,并繼續在全社會招募人才,專職配合與政府部門、知識產權權利人以及普通消費者在線下的合作和聯動,欲利用大數據打假的契機,聯動全社會力量,更有效的解決全社會困擾多年的假貨難題。
另一方似乎也有松動,今天晚間有最新消息傳來:工商總局官方網站的首頁在【工商要聞】區,撤下了《白皮書》一文,但文章鏈接還在!白皮書還能隨意撤?這更讓人撲朔離迷。
對淘寶而言,假貨也有如芒刺在背。有評論指,阿里巴巴將“淘寶商城”改為“天貓”,顯然想與淘寶C2C切割,而在B2C進駐費爭議事件中,亦曾顯示出壓縮C2C的傾向。然而如今阿里轉向互聯網金融發力,其主導的互聯網銀行亦將推出,C2C背后的小微商家成為了金融業務大數據不可或缺的核心資源。
而對工商總局而言,“程序正義”必須經受考驗。 至于程序瑕疵的質疑,最受關注的是關于“非正品”的定義。南都社論認為,報告中的“非正品”,不僅包括假冒偽劣商品與翻新產品,亦包括“無3C認證”、“非授權正規渠道”與“非中國大陸地區官方正品”,后者涉及的是目前非常興盛的代購行業中海外專柜的產品,淘寶的27個非正品中,有11個都屬于后一種情況,公開信亦就此提出異議。對于海外專柜的“正品”認定一直是法律灰色地帶,亦有專家指出工商總局在報告中采用“正品”與“非正品”的概念,涉嫌違反“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并質疑其越權監管。
這是一場誰也輸不起的戰斗。我猜測,這將是一場幕后高層協調、對外無言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