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線教育實際上是存在巨大的機會,并且,風口已經來了,只是這種機會怎么把握并且平臺化、規模化以及能夠低成本地進行仍是個巨大的挑戰。
對于在線教育平臺的構建,我很早就開始關注并持續的跟蹤研究,我國的教育資源分布式很不均衡的,因此,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在線教育去推動和分享的,但是一直以來,國內的在線教育缺少平臺思維,甚至被很多的人理解成遠程教育,當做傳統面授教育的工具之一,也正因如此,在線教育屢戰屢敗。
那么,在線教育當前的模式存在哪些問題?
第一是老師資源。這個也是在線教育的最具爭議的一個點,在中國這個師資力量分布非常不平衡的環境下,不是學生在哪里,老師就在哪里,恰恰相反,是老師在哪里,學生就在哪。說到這里,去年YY揚言要挖走2000名新東方教師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如果老師都走了,那么新東方也就不再是學生愿意去的新東方了,如果YY匯聚了大量的名師,那么平臺的前途和錢景也就光明了一大半。
因此,教師的資源似乎成為了在線教育的最核心的部分,但是,這樣的商業邏輯對于在線教育的平臺絕對是致命的錯誤,這樣一來,互聯網化只不過是在線教育的傀儡,即互聯網產品成為了面授產品的贈品,這樣的平臺,事實上根本不是在線教育平臺。
第二是付費方式。一方面,支付的隨時性使得平臺很難規模化,也就是盈利模式不清晰,局限性太大;另一方面,授課是提前支付還是課后支付?在線教育與面授不同,提前支付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質量和信任問題,在五花八門的在線教育平臺中,讓用戶信賴這個平臺的信任是很那建立的。
因此,在線教育現在的做法是不符合趨勢的,在我看來,在線教育的革新有兩點:
第一個邏輯是去老師化。
讓學習者和教授者在平臺不斷互相轉換角色,不是老師就一直是老師,也不是學生就一直是學生,這點是遵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古話的。在線教育接受最快的是尋求職業培訓的這一部分群體,他們已經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現在我的百讀社社群就是這樣實踐的,學者即師者,也就是學習的學生同時也是老師,可以走到臺前來。
而學生的角色轉換為老師,進行講述的過程其實又有兩點至關重要:一是從實戰上升到理論知識的過程,這個過程在教授別人的同時,也有助于將一些操作和思路固化下來,在此基礎上不斷的創新改革;二是歸零的過程,學生或是老師將自己的知識分享出去,其實也是將以前的自己放空,一個人只有不斷放空自己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學習更多的東西,去學習新事物去填充自己。
第二個邏輯是在線教育必須是免費的。
在線教育在美國是比較成熟的,比如美國的慕課教育,涵蓋了美國幾乎所有大學的幾萬門課程,學生可以在線隨時學習,并在線參與討論,但幾乎沒有盈利。再比如YY,為什么很多的培訓會在YY的平臺上進行,其中很吸引用戶的一點就大多數的課程都是免費的。有人會講,沒有盈利,這對于企業而言就是笑話。在線教育的特點本來就是大部分免費,那么收費就相當于逆勢而行,在線教育為什么不能順勢而為?用免費來吸引用戶,有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之后,再結合商家,比如出版社、賣貨的形成新的商業生態關系來獲利。
比如百讀社在線學習社群的實踐,在初期,我們只需要堅定一點,就是免費分享學習,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沉淀用戶。在后期,我們可以在學習之余,通過贊助,一方面推動贊助商的品牌傳播。一方面為學員謀取更多的福利,比如與出版社合作等等,這樣就會形成一個閉環,贊助商贊助商品,獲得推廣,學員買單,平臺從中抽取部分扣點。
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在線教育平臺,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教育學習。這也是為什么在線教育平臺不太容易做廣告,一做廣告就會引起學員的不滿與抵觸。不是說在線教育難以找到盈利模式,而是大多數都以適宜大多數平臺的硬廣模式,野蠻粗暴的復制到自己這里,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而已。
綜上所述,我是非常看好在線教育的未來的,但是卻不是現在的平臺的玩法。在這樣的背景下,在線教育實際上是存在巨大的機會,并且,風口已經來了,只是這種機會怎么把握并且平臺化、規模化以及能夠低成本地進行仍是個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