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數據時代)。IT和DT之間,不僅僅是技術的變革,更是思想意識的變革,IT主要是為自我服務,用來更好地自我控制和管理,DT則是激活生產力,讓別人活得比你好。”阿里巴巴(滾動資訊)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揮了揮手,這樣說道。
3月18日晚,第五屆阿里巴巴技術論壇首次落地內地,在代表中國學術研究前沿的北京大學舉辦,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為這次論壇致辭。在論壇上,馬云面對2000多名技術人員和高校學生,闡述互聯網發展趨勢。
在此次阿里巴巴技術論壇中,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第一個發言,他曾是浙江大學心理系主任和微軟中國研究院副院長。2008年,王堅來到阿里巴巴擔任集團首席架構師,并開始主持阿里云平臺的搭建和運作。
王堅在演講中說,“在今天這個互聯網時代,以往拿一臺計算機要干100天才能做完的事情,現在只要一分鐘就可以做完,這也使阿里巴巴明白云計算可以帶來的價值”。對于阿里云平臺龐大的計算能力,王堅通過數據和實例解釋,2013年“雙11”天貓網購成交額達到350億元、阿里小貸最小的貸出金額為1元等,則讓人們看到了互聯網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意想不到的驚喜。
2013年8月15日,阿里巴巴正式運營的服務器規模已經達到了5000臺(5K)的“飛天”集群,成為中國第一個獨立研發擁有大規模通用計算平臺的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5K云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由飛天技術打造的這臺“超級計算機”,擁有驚人的計算規模:10萬核的計算能力,可承載億級別文件數目,100TB排序30分鐘即可完成,是現有世界紀錄的兩倍以上。
據了解,在全球范圍內,目前只有Google和Facebook這樣的技術型IT公司,其集群規模有能力按照5000臺的量級來劃分,而國內還沒有這樣的技術能力。業界普遍認為,在全球云計算服務領域,阿里云是國內惟一一家可以和Google、亞馬遜相提并論的公司。
馬云之后的講話無疑論證了王堅的觀點。他說,“我堅持一點,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數據的競爭,上面是云,下面是端,我們知道移動互聯網起來了,要出現App加云,這是未來的趨勢。我們今天有幾百個端、上千個端,但是云誰都跑不掉,所以我們押在云上,押在大數據上”。馬云認為,云和端的競爭會存在,但是云和端一定會融合,這是一個趨勢。
馬云強調,“六年前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有過擔心,阿里巴巴變成一個數據分享的公司后,不知道數據分享掙不掙錢,不掙錢的話,成本怎么辦?但是,我們加了一句話,我們不知道數據怎么掙錢,但我們知道人類社會少不了它……如果云計算只有阿里巴巴公司一家在做,那么阿里巴巴一定會落后,因為云計算是勢不可擋的潮流,只有跟大家分享,讓更多的年輕人、更多的行業、更多的企業、更多的機構去研究使用,整個行業水平起來了,自己才有前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