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用“汽車互聯網”來指汽車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產業。在汽車領域,我本人做了很多投資,包括:易車、神州租車、優信拍、車王、車語等。談起這個話題,挺有興致。美國人將互聯網的版圖擴展到手機,一下子,使得如日中天的社交網絡都有點兒相形見絀,被搶了風頭。移動互聯網橫掃幾乎所有產業。大部分人的生活中,房產、汽車的花費是最重要的兩塊兒。房產算投資,汽車算消費。汽車互聯網當然會引人注目。
前裝與后裝。前裝指設備或系統在汽車出廠前安裝進整車,后裝指的是出廠后,車主購買設備、服務,自己或服務機構幫助安裝。如果系統要前裝,則需要與原廠商建立良好的溝通,通過原廠商的測試,獲得許可。整個生意是B2B模式,廠商往往比較強勢。后裝則需要建立銷售渠道,根據設備安裝的難易程度來決定是否需要服務商參與,可能是B2B,也可能是B2C。即使是B2B,渠道相對原廠商來講,一般也不會很強勢。這種業務自己的品牌很重要。
先說B2B的業務。車載智能系統,如:福特的SYNC聲控技術、現代汽車基于MirroLink智能系統、通用汽車內置的娛樂信息系統等,都基本需要前裝。另外,OBD相關業務,往往需要廠商配合,因為,這類數據不是完全公開的。還有Telematics,這是個很有歷史的行業,各大汽車廠商也都很熱衷,比如:通用汽車的OnStar、豐田的G-Book、寶馬的idrive、奔馳的Command、福特的 Wingcast等。有一點是清楚的,過去這些系統并非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現在應該都會朝這個方向發展。中國的國產車數量越來越多,似乎有機會出現優秀的Telematics設備制造及服務提供商。
再說針對個人的業務。輕模式的打車、租車、代駕在國內迅速興起,這些是直接面對消費者。打車難催生了搖搖召車、快的打車,作用是方便用戶打車,司機也少走冤枉路。但現在的加價模式,可能會被監管部門以變相漲價的理由叫停。沒有這個價格因素,由于打車本來就難,司機可能安裝的興趣會減弱。國外做的好的是ZipCar,被Avis 5億美金收購了。正在興起的是RelayRides和Silvercar。國內這部分主要問題還是代駕及所謂“黑車”問題。但整體看,這些面對個人的服務或產品是極具活力的市場,也是創新最容易出現的地方。說不定什么時候,又有一家大公司誕生了。
對于汽車互聯網,有一個問題需要解答:汽車互聯網是通用的,還是專用的?是不是有個接口就可以了?因為Pad和手機已經極為普及了,我們還用再花錢賣專用設備嗎?比如,拿導航來說,過去我確實用專用導航儀,現在利用iPad和iPhone下載導航軟件來導航,更新非常方便,價格也便宜。如果用 iPad,屏幕也足夠大,足夠清晰。在國內,可以用高德,在國外,可以用Garmin。至于,生活服務類的信息。通過手機都可以隨時查到。在美國,你可以用Yelp,國內有點評等幾家。確實,有些應用,還是需要專門設計,比如:汽車發動、汽車門鎖、汽車防盜和車載娛樂系統等。看起來,兩者需要結合。汽車應該設計出接口,便于開發新應用,也便于象Pad和手機這類設備能很好地接入到汽車網絡中到商業模式。面向消費者的市場會涌現出很多創新,相信會有很多有價值的企業涌現。汽車互聯網中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會取得一個平衡,現有移動設備的計算能力和通訊能力,現有網絡的內容資源都會成為汽車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