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因為在CES開展前一天宣布成立開放汽車聯盟,Google與蘋果的iOS in the Car的競爭一下子成為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兩大平臺在移動設備領域的戰火看起來已經蔓延到車聯網的戰場。而除了這兩個大玩家,目前看來頗有雄心的黑莓和諾基亞、以及一些廠商基于Linux的自研平臺也都已經躍躍欲試—但是,你以為在車聯網領域,這些應用平臺之爭就是全部了么?
事實上,比起這幾個現在還在“吆喝”的平臺,真正的競爭早就已經展開—不是還在各自蓄力的Google與蘋果,而是已經不斷推出新品、想要對著汽車廠商名單跑馬圈地的底層芯片商們。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被我們戲稱為“全球第六大車展”的CES上,誰是最積極叫賣“車載智能”這一概念的人?除了幾大汽車廠商自己,就是高通和英特爾、當然還有英偉達(NVIDIA)了。
想想高通CEO Paul Jacobs親自為電動車E級方程式錦標賽(Formula E Car)的官方發布站臺、想想英特爾在兩個展館相連的黃金位置為寶馬和英菲尼迪開設專門的展區、再想想英偉達CEO黃仁勛是如何在奧迪的主題演講專場推介上推介自己的Tegra芯片,你就會知道,這幾個芯片廠商,都是如何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在移動領域的通訊技術和經驗導入汽車領域了。
就像福特的員工曾和我說的,面對汽車這個頑固而強大的傳統行業,目前無論是Google還是蘋果,目前都只是實驗性的放風階段,但是—無論這些汽車廠商最終決定用什么平臺、或者與上述哪個互聯網公司合作,在這之前,用哪家的車載芯片,才是汽車邁向智能化的第一步要考慮的事。
從目前來說,智能手機市場的領跑者高通無疑是最積極的一個。它專門推出了面向汽車的驍龍602A,為其配備3G和LTE模塊、支持Wi-Fi和藍牙4.0等多種連接方式、還具備3D顯示、高分辨率圖形、面部識別、手勢識別、人機交互界面(HMI)、以及后座3D游戲體驗等拓展功能。
可以預見的是,這些芯片將為車主提供3D導航、基于云端的軟件以及平板或者手機等移動設備的整合服務;而一些專有的車載功能,比如在車內多塊屏幕上同步播放視頻、通過面部辨識啟動車輛、或是利用手勢開啟某項服務等,也已經在計劃中。
根據高通的說法,這款處理器在溫度、質量、使用壽命和可靠性等方面,都專門針對汽車產品的需求做了改進,從而保證在惡劣的環境中仍然提供可靠的無線連接。
不過,最能展現高通積極布局車用市場企圖的,還是它的驍龍汽車開發平臺,這個平臺該平臺提供集成應用框架,支持Android和QNX套裝軟件,還針對BOM進行了硬件優化。而這些都將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出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