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定義網絡(SDN)和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在過去幾年已經成為網絡行業的熱門話題。雖然這兩項技術互相關聯,并經常被認為可替換而錯誤使用,如果希望部署其中一項或者兩項技術,并且獲得最大的商業價值,理解它們的差別非常重要。今天我們來談談SDN和NFV的作用,以及它們在其它虛擬化技術環境下的使用。
SDN對比NFV
SDN誕生于校園的園區網絡內。在研究人員進行新網絡協議實驗時,每次想要嘗試新方法,都需要改變網絡設備內的軟件,這讓他們非常沮喪。與此同時,那些對傳統網絡創新的遲緩步伐很不滿意的網絡公司開始著手針對軟件定義網絡(SDN)進行投資,以期實現對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所必需的規模和控制。
SDN是由研究人員和數據中心架構師創建的,而NFV最初是由多個大型運營商創建的,旨在實現從以硬件為中心轉向以軟件為中心的基礎設施的部署。基于軟件的特性將在加速新網絡服務的部署,推動收入增長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簡而言之,SDN是操控網絡的新方法,而NFV是被操控的新型基礎設施。SDN是要控制網絡硬件,而NFV是在商用服務器上的軟件中創建這些曾經專用硬件的功能。
關鍵差別?SDN和NFV之間存在關鍵的差別。不過,對于它們的混淆源于兩者之間的四個共同點:首先,兩者都起因于客戶對更高的靈活性和互操作性的需求,而非特定技術的出現;第二是時機,兩個概念相繼出現;第三,共存,它們可以并被一起使用。最后,NFV和SDN共同與各種其它新技術一起使用。話雖如此,不過有區分這兩項技術的辦法,值得探討。
關鍵的差別之一是,SDN將治理網絡的控制平面與發送數據包的轉發平面相分離,使IT部門能夠更好地控制網絡的行為和性能。通過集中控制和實現可編程性來實現所期待的行為,SDN解決了快速增長的分布式網絡所帶來的管理復雜性。重要的是,基于標準的控制和數據平面地分離意味著可以分別購買軟件和硬件。
與此相反,NFV控制傳統上與專用硬件(例如路由、防火墻和應用交付控制器)相關的網絡進程,并將它們轉變為可以在標準商用硬件上運行的虛擬軟件平臺,最常用即x86服務器。這些功能可以按需在網絡內移動,并根據需要進行放大或縮小,毫不延遲并且沒有安裝新硬件設備的成本。此外,NFV實現了快速與低成本的特性升級,其結果是服務產品可以月計算地實現快速創新,不需要幾年甚至者幾十年來實現創新。和SDN的情況一樣,NFV架構意味著可以分別購買軟件和硬件。
讓企業為成長做好準備這樣,NFV模式不僅允許使用強大、低成本的服務器硬件,而且允許運營商和企業能夠以比當前快得多,并且低得多的成本進行部署以及更新服務。有了NFV,要花費數周或數月更新某處大型網絡中的專用硬件解決方案的舊模式已經成為過去。NFV允許新系統架構的轉型,實現新的網絡設計、提高敏捷性和靈活性。
雖然NFV最初是由大型運營商構思出來,不過需要將工作負載轉移到云的企業網絡運營商也受益匪淺。在NFV出現之前,需要專用網絡功能的工作負載很難移動。基于軟件的網絡功能的出現使這樣的工作負載在不同的云提供商之間移動變得更加容易。
由于NFV基于軟件的本性,快速改變網絡配置可以方便地推動增長,而非創新的絆腳石。SDN已經引起網絡設計的長期根本性變化。它讓客戶可以擺脫根深蒂固的供應商。客戶和小型、靈活的供應商現在能夠在很多之前被版本鎖定的層面進行網絡設計。最后,對于企業和運營商想要實施的技術,SDN和NFV都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增加了敏捷性,并成為業務成長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