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正在滲透各行各業,而在工業企業領域,互聯網的價值同樣巨大。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信息中心主任于長琦認為,工業互聯的機遇正在到來,未來2-3年將是一個戰略發展窗口期。
未來已來,互聯無處不在
“過去互聯價值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營銷這些消費領域,而未來會走向工業互聯網,這是一個質的飛躍。中國流程型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市場大、潛力大,目前正面臨在高速發展中。”
據介紹,工業分為流程型和離散型兩大類。其中離散化企業包括飛機、汽車、裝配、電子設備、機床、電器等,特點是產品種類多,市場化程度高,柔性制造要求高,供應鏈相對完善,工藝復雜和數據量小。
而流程型企業包括石化、石油、冶金、電力、鋼鐵、電解鋁等,特點是流程化、體量大、資產密集型、數據海量且連續。
工業領域的互聯價值
作為流程型的工業企業,華能集團率先嘗試互聯價值的探索。
首先,構建了電子商務及采購云平臺。目前,華能集團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電子商務生態,集“電商、物流、金融”功能于一體,整合供應鏈滿足華能集團各類采購需求,徹底改變了傳統發電行業對數據保護的狀態,實現分層、分域、分安全等級的數據互聯。
其次,要打造與用戶互聯的電力市場營銷。從以生產為導向轉向以市場為導向。以四川分公司為例,目前80&都是市場化的電量,這意味企業要迅速響應用戶的需求,所有的營銷系統要有效運作起來。未來,還希望能實現以用戶需求來定電量。
第三要做好數據全貫通,實現一日結算。
“我們希望學習臺塑集團的經驗,做到數據一體化的治理。在管理上,強調管理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在信息上,企業信息一體化功能勾稽。在數據方面,要一次錄入,多次重復使用。最終實現一日結算。”
第四做好集團統一數據資產管理,全面實現數據資產化。把數據梳理出來,進行數據分析,實現數據應用。
于長琦認為,數據管理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有數據,用數據 ,大數據。每個企業都有數據,也在用數據,而到了大數據階段,要真正讓數據發揮價值,對生產經營發揮作用。
探索工業互聯網
華能集團對于工業互聯網的探索起步比較早,可以說發電領域首個啟動工業互聯網研究的企業。
早在2012年,就進行了大數據應用的早期探索,2013年完成數據匯聚標準化試點項目,2015年開始數據計算標準化試點項目,引入了數學模型和數學計算,開始通過大數據分析來輔助決策,2017年啟動了行業聯盟,包括科研、醫療、軍隊等領域的七個參與,2018年全面推廣,探索體系化設計和智能工業。
于長琦指出,工業互聯網有兩大要素,一是讓數據有身份,對數據進行編碼,通過KDM平臺,統一對全集團設備和測量編碼。
二是讓工業互聯用于設備狀態監測。包括利用傳感器進行“感受”,利用大數據計算實現“感知”,最后實現應用,
據悉,華能集團已經利用工業互聯網實現了一些應用,包括火電設備狀態檢測、火電機組生產在線監測、水電設備經濟運行。
未來工業互聯網將是星云架構
在談到未來展望時,于長琦指出,未來的工業互聯網是星云架構。任何端節點是數據原點,可以是設備,也可以是工業企業。節點既是數據計算節點,也是計算后的新數據原點。
每個應用均是采集端階段和階段數據的,應用部署只能是分布式。任何平臺只能對部分企業和應用,所以不存在統一平臺,分布式是基本形態。端節點、節點很像是恒星與行星,應用把節點與端節點聯系在一起。高層次應用相當于行星之間的架構,從而共同組成星云架構。
最后,于長琦總結,對于華能集團所處的發電領域來說,工業互聯的價值在于:
1、 集團內部共享:單一板塊內共享,不同業務板塊之間共享
2、 行業共享:電廠、電網、發電集團之間對標備件聯儲
3、 生態共享:上下游之間制造業共享,包括物資供應、設備制造、煤炭、發電附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