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現場速記。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 文欣榮
文欣榮:前面兩位演講嘉賓講的非常精彩,我這一塊可能沒有他們那么精彩,我們太聚焦到每個行業。因為有些行業,相對其他行業可能是一個落后的行業,自動化也好、信息化也好包括數據轉型這一塊。受大會要求,雷博士說把你這兩年干的活給大家匯報一下,因為這兩年一直在現場去做數字化工廠和數字化礦山這一塊,一直沒有跟大家交流。他寫書找到我,說能不能把你的案例寫進去,我說實在沒有時間。所以我把這幾年做的事情或者在做事情過程當中有些思考,給各位新老朋友做一個匯報,沒有太亮的東西,就是干了哪些活,想過哪些東西跟大家匯報一下。
智能工廠建設思考背景,第一篇我想介紹中鋁。中鋁在有色行業是龍頭企業,它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做世界一流的有色金屬企業。我們現在都在思考,到底我們IT能不能去支撐這個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球世界一流的有色金屬企業?
第二個,我們對工業4.0這些概念的理解。剛才跟一些朋友說,這一輪革命如果沒有云計算、通訊技術的成熟和高速發展,工業4.0也好包括我們后面講的人工智能也好、區塊鏈也好,可能是沒有技術基礎來支撐。在技術之上,我們要有哪些東西來做?我們整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服務這一塊,智能化的過程。
在這個智能過程當中,我們去打造什么樣的東西?要做到三體,實體和虛體、軟件與硬件。我們怎樣把這些做成一個高度協同的運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你又干嗎?要保證資源最大利用,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產率,目的就是這個。如果離開本質,這些是沒有用的,但是要做這個事情,一定要做到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相連,連都連不上的話你是談不了數據的,這些都是基礎。
在做的過程之中可能這是最難點,并不是現在我們做一個人工計算、做一個模型是難點。可能在銀行里面,它不存在這些問題,但在工廠里會存在這些問題。因為有色,我們是從資源勘探、礦山開采到冶煉到加工都是做的純原材料工藝,這一塊我想放兩個PPT跟大家介紹一下。
對于智能制造的理解,我想這些東西在白皮書上都有,大家去看一下就可以了。大家看智能制造白皮書,上面有的我就不說了,但是在這個地方上面有的講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經濟增長、人才儲備,這些東西只要看了白皮書,大家應該都會有,如果有的話,這里就不講了,我主要講過程中我自己的理解。
白皮書上的標準模型,從生命周期到設計到服務,從系統層級到設備層到協同層,特征層從資源要素到新興業態,我這幾年就在做生產。智能工廠,我只做了生產的一部分,在層級這一塊我做到企業級,沒做到協同層。在特征和集成這一層沒有做完整的智能制造。
我們把邊界劃完以后才好去做事,如果我們講智能制造,誰能把設計、生命周期都講全呢?找套,因為它對設備層到協同層,從設備層、生產過程層、設計執行層、ERP層到決策層到BI層,不要把這個事情講到智能制造,他說他都干過,但是他干了什么東西?我需要什么東西,他去做什么東西。西門子也沒去干ERP,也沒干過BI,GE公司也沒有。
我想這個特征層,我想起一本書,其實很多專家們講智能制造的特征,我覺得他們這幾個還是值得大家參考的。包括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最關鍵是學習提升。我講這幾個特征,大家應該知道。
但是我們作為流程行業,后面大家探索了很多,包括幾個方面,我們提出是智能優化的制造,流程制造。它只能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去實現優化,所以說工藝優化、全流程優化還有生態鏈的優化去做。但是智能制造對我們來說有兩條主線:
第一,生產要素。我們要用價值驅動方式,保證在生產過程中運行確保最大收益。我們去實現原材料可視化、設備可視化以及生產過程可視化還有生產執行可視化。可視化的目的是干什么?全面可視化的目的是解決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讓整個生產處于一種平穩的運行。因為我們的流程制造是要平穩運行,如果365天我們平穩運行360天,如果我們通過全可視化把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再減少一下,我們可以提高30天的運轉率的話,我們的效益是比較高的,這就是我們追求的。
所以說在這一塊,在智能過程中大家可能聽了很多,后面講兩個原理:
第一個,機理原理。第二個,數據原理。用機理能解決的不要用數據原理,如果公式能寫明白的東西就用機理寫明白就可以了,我們在現場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工序用機理是解決不了的。
打比方稀土萃取過程,從液體進去萃取出來大概18種元素,有個北大院士專門研究稀土,花了一輩子想寫模型出來都寫不出來,因為它只跟流量有關,跟設備里面轉速有關,其實用到統計學可以解決的,但是要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其實要花很多的輔助設備來保證設備正常運行,設備運行不穩定,統計出來的數據是沒有用的,因為在整個過程,不是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下,這塊是機理云。這方面最主要做數字孿生,這是我們在現場做的時候,跟大家講,后面整個特征怎么描述進去。
可能這個PPT好多人在很多地方看過,我把它改了,好多PPT里寫的是MES、ERP、BI以及其他系統。為什么講數據驅動?只要有數據就可以出來統一的數據平臺,為什么還要ERP呢?我在跟大家探討的過程中,我們落后,我們現在遇到新一輪技術革命,可能我做出來的東西跟別人不一樣,因為別人做了MES退不掉,數據驅動就是因為數據來做事,不是云來做的流程驅動,時候數據驅動你才能夠去做成千人千面,我們原來做的系統是千人一面,是由流程和功能驅動的。
我跟大家講,這一塊我只關注數據,我不去關注流程。所以這一塊,首先我們怎么去定義數據?首先第一個要把每個生產過程中分成最小,把它的數據項定義出來,根據數據項定義過程原件、界面、系統,大概是按照這種思路去做的。
這個不說了,各位互聯網白皮書上都有,但是我們做智能制造的目的還是要做。因為安全、環保、保證質量,否則開不了工廠。在工業4.0不談這個,德國人不談這個,因為我們的質量有問題,我們環保排放有問題,我們安全的措施和安全的理念還是缺失的,這是工業4.0不講的,但是中國2025里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時間有限不跟大家一一解釋。
這是我們建立的模型,工廠要達到什么程度?加工智能化、設備數字化、車間網絡化、操作無人化、過程自動化,要達到這些化才能連接起來,如果連接不起來是做不了的。我們人去干什么?人一定要把基本的模型做出來,放到虛體里面去,我們在工廠里要認真處理,要去做優化模型,這是人要做的,不要智能工廠做完就一蹴而就,只是萬丈高樓打了個地基。
數字虛體,我們必須把這些東西做好。可視、流程、精細、集成。每個體里要做哪些事,要分清楚。
特別講到實體,特別贊同北航劉老師講的四“三要三不要”的原則。這個是我們的思路,以標準為基礎,以數據為紐帶,為什么我們講有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什么在前面要加個自動化?因為我們太落后了,我們好多地方要自動化改造,周博士在講三種方式的時候,數字化、網絡化,我們做的話加個自動化,李總講的時候,2.0要補課,3.0趕上,4.0彎道超車,大家經常笑這句話,為什么?大家對它的意義沒有理解,我們2.0補課,3.0趕上的時候,應該用4.0思維去做事,如果你還是用2.0思維去補課的時候,3.0趕上的時候還是按照原來思路做的話,永遠超不了車。2.0自動化改造的時候,一定用4.0思維去做,3.04趕上的時候,我們應該用4.0思維去做,好多專家、學者拿這種話天天來取笑,我說這些人沒事干,在現場走一圈他就知道,他就能知道李總的苦心。如果不到工廠轉就不知道,轉了之后才知道。
我們這幾年做的是以這個實際原則,大概我們做了三個中心、兩套體系,我們從數據到信息,信息到知識,知識賦能干活,這才是邏輯關系。如果你的信息不變成知識,下一步不借助它發揮作用的話,都沒有用。
這就是這幾年干的活,我們從礦山兩化做的頂層設計的事,這一塊把我們做的事情跟大家匯報和思考,還有這些原則。為什么講這幾個原則?技術應用、價值投資、本質安全、試點先行。
今天我想到一句話,上午我看了大家講那么多,特別中石化也講了,包括銀行也說了,其實像我們這么窮的企業,我們有時候趕上一個好時代,我們可以做很多事,因為我們做ERP大投入的時候是中鋁最有錢的時候,但是我們財務總監說你要多少錢,只要你說有利我給你多少錢,現在我們最窮的時候,要2000萬,1000萬不給,你再好的思路是沒有用的。大家一定要清楚,不是誰比誰對這個行業深,有時做事不成功是因為你沒有趕上好時代,因為你沒有在有錢的行業去做。
我們講為什么價值投資里衡量項目?昨天下午我們在討論我們一個港口氧化鋁廠智能工廠投入的時候,老板說只給你5000萬,我說5000萬我打個基礎都不夠,我說一個億行不行?不行,不行就做不了。5000萬能做到,但是出來效果絕對不一樣,沒辦法,老板讓我們做到第二層就可以了。
我們講有些關鍵技術,每個礦山要做哪些事兒,攻關哪些事都有。數字化驅動,第一個基礎數字化規劃,并不是我們講基礎設施這一塊,這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樣。
有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