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參與調研的CIO人數為3160位(其中有75位來自中國),覆蓋了98個國家和地區的制造(21%)、政府(15%)、金融(11%)、服務(11%)、教育(10%)、保險(5%)、零售(5%)以及采礦、交通、健康、能源、媒體、電信、貿易、健康保險等行業。
參與調查的這些CIO所在公司總銷售收入為13萬億美元,IT支出是277億美元。
由Gartner公司Andy Rowsell-Jones牽頭的這份《2018 CIO Agenda》中報道了對這3000名全球CIO調查結果;Gartner公司CIO研究總監陳勇先生對報告進行了解讀。
與歷年相似,每年的調研都有一個主題,前幾年分別是“數字化的生態系統”、“數字化的平臺”、“數字化的領導力”等等。今年的主題為“CIO的角色”,以了解CIO這個角色在數字化時代會有哪些新的改變。
CIO的角色已經從“交付型”向IT和業務相結合的方向轉變
對調查結果分析后,Gartner認為CIO的工作已經發生了改變,從原來的 “交付型”高管變成了現在“IT和業務相結合”的高管。所謂交付型的高管,就是業務部門提出一個需求,CIO想方設法去滿足。為什么CIO稱之為“IT和業務相結合”的高管?在數字化時代,有很多工作因為都是在嘗試過程中,業務部門難以提出需求,這就需要IT的高管與業務部門一道來做這樣的一個數字化的工作。所以說,今天的IT高管已經發生了改變。
對于這個結論,下面的數據是這樣來支持的。
1、預算
2018年,全球IT預算將增長3%,這個是自從2008年以來的最高點。實際上,IT的預算從2000年開始一直在增加,到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時下跌,并延續了五六年時間,之后兩年基本持平。從2016年開始全球IT支出逐步增加。
中國的數據雖然還沒發布,但預計將比平均值高出很多。在過去五年,中國每年IT的支出增速幾乎都在10%左右,位列全球第一。分區域而言,亞太區增長最多,達5.1%。漲得最少的是北美,為2%,南美是2.8%,歐洲為3.2%。
2、技術
“2018年是否會采用這些技術?”同樣的問題,Gartner曾經在2015年咨詢過各企業機構的CIO。
結果顯示,在2015年,20%的企業已經或者計劃要實施物聯網,到2018年,這一比例將會變成36%,增幅為80%;人工智能由10%增加到25%,增幅為150%;3D打印從10%增加到17%,增幅為70%;機器人從12%增加到16%,增幅為33%。
3、安全
95%的CIO認為“安全的威脅會越來越大”;4%的CIO認為“會持平”,只有1%的CIO會認為“會降低”。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越來越多的外部用戶會訪問公司的信息,而外部的安全管理比內部的更加有挑戰性,二是來越多的物聯網設備。物聯網設備生產廠商在安全意識方面還沒有提高。比如對一個聯網攝像頭進行攻擊,從而導致整個網絡的攻攻陷,這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4、結論
有95%的CIO認為,數字化時代改變了工作內容。這個其實已經是一個共識,只不過就是改變的多和少的問題。在10%“數字化領先”的CIO人群中,84%的工作會重新定義,也就是說,他們的公司會賦予他們一個新的崗位或者新的職責。
陳勇解釋說,這些工作的轉變,主要是朝橫向,而不是往上升。這意味著原先是單純做IT,現在是IT+創新或者IT+數字化,或者IT+電商,或者IT+企業變革等等。往縱向變化的比例相當少。
談到數字化時代對于CIO的沖擊,陳勇表示,往年的調查里面曾經有這樣一個結論,即CIO的狀態是“交易型的CIO”(只能從事傳統IT工作),還是業務合作伙伴CIO(能夠勝任數字化工作);以及“處在風險中的CIO”。無疑,處在風險中的CIO將面臨巨大壓力。
數字化企業的程度調查
上圖顯示了被調查企業的數字化程度。縱軸是數字化的營銷收入,包括產品的數字化及營銷渠道的數字化。比如,一個傳統的產品跑鞋,變成數字化的跑鞋,那么產品就變成數字化了。或者原先是一個線下的渠道,現在變成了一個線上的渠道,那就是數字化的渠道。橫軸是數字化的流程,意思是指流程當中運用了移動、大數據、社交媒體等這一類技術的情況。可以看到,最好的企業有超過50%的流程已經數字化,40%的營銷收入已經是數字化。
分行業而言,數字化水平相對比較好的是媒體、金融、服務、運輸一類的行業。制造業、采礦、政府、教育一類的行業處于中間水平,比較差的是健康、醫療器械等相對比較保守一些的行業,可能在安全方面存在顧慮,不太愿意更多地運用數字化的手段來營銷,也不太愿意較多地運用數字化來改變他們的流程。
1、數字化企業的階段
如果把“數字化”分成六個階段,前面四個階段是初始階段,后面兩個階段是拓展階段。那么,我們看到絕大多數企業,現在還處在初始階段。
在初始階段,有9%的企業還沒有開展數字化的工作,20%的企業有這樣的意向;28%的企業已經開始設計他的數字化業務;26%的企業已經交付他的數字化業務,這些都是處在初始狀態的數字化業務。
在拓展階段,有14%的企業已經開始規模化整個數字化業務,3%的企業已經從數字化的業務當中收獲了。
2、阻礙“數字規模化”的主要因素
哪些因素會成為數字化最大的阻力?在CIO看來,IT當然不是一個阻礙因素。不過也有2%的CIO不這么認為。
那么主要的阻礙因素是什么呢?多數CIO認為是“企業文化”,占46%。
這是因為,數字化其實是一項創新的工作,而創新的工作需要企業有創新的基因。很多企業,執行力、成本控制或者其它的方面都很強,但是缺乏足夠的“創新”基因,所以成為數字化工作進展的很大障礙。其它的阻力包括資源(23%)、人員素質(13%)、CEO的承諾(5%)以及董事會的關注(4%)等等。
CIO的職責變化分析
通常情況下,考核CIO的業績指標可能是有沒有成功實施一個SAP項目,或者是網絡的可用性等等內容。但是,如今考核的是CIO是不是在幫助企業增長銷售收入,幫助企業實現多少增長利潤,是否影響到了企業的商業模式,能否幫助企業設定預算(包括IT預算及業務預算)、有沒有使企業的業務更加敏捷……
調查結果顯示,這3000多家企業中,55%是領先的企業,37%是一般性的企業,23%是落后的企業,領先和落后企業之間的差距是18%。從圖中可以看到,越領先的企業,CIO達成的銷售收入增長更多,這正是CIO職責改變帶來的效果。越來越多CIO正參與到企業的變革工作中。
調研的結果還顯示,93%的領先企業IT組織架構已經發生了改變,他們會設立一個專門的、獨立的、有多種技能的數字化團隊,團隊中既有IT的人員,又有數據方面的人員,還有營銷管理方面的人員。
領先的企業中,71%設立了這樣的團隊,而落后的企業中僅12%設立了這樣的團隊。82%的這個團隊是一個由IT和非IT人員組成的混合型的團隊,75%參與企業的變革,42%向CIO匯報,16%向CEO匯報,12%具有盈利的職責。
1、因數字化工作產品的三個典型崗位
原本某些崗位都在企業當中不存在的,例如變得越來越重要的用戶體驗設計崗位。例如,在從PC移到手機的過程中,就把原先PC設計的那套理念全部搬過來,然后發現用戶非常不滿意,后來只得進行專門的革新。因為移動設備多是觸摸屏,不是鍵盤,所以它的操作方式、體驗是不一樣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設備,因此,需要有越來越多的不同的體驗。
第二類崗位叫“數字化的工作場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上了工作崗位,而這些年輕人是在數字化的環境中長大的。如果給他提供的是古老、傳統的工作環境,他留下的概率會很小。從事數字化工作,不僅是要考慮對外的營銷或者業務流程,還要考慮所處的工作環境是否數字化。
最后一個崗位叫作“語音交互設計”,領先的企業都只有5%,但將來可能會越來越多。由于越來越多的設備都無法通過鍵盤來交互,比如眼鏡。因此,語音可能會在未來成為一種比較重要的交互方式。
2、與數字化核心相關的崗位
第一個叫應用程序接口(API)的產品管理。不僅是內部有接口,內部系統之間有接口,將來和外部有接口會越來越多。比如和地圖軟件有個接口,用來指導供應鏈的駕駛員開車;可能和天氣預報有接口,可能和股市有接口,可能和第三方的供應商有接口等。這種接口需要有人以一定的方式來進行管理。
第二個是“云”的架構師,如果上“云”的話,肯定離不開一個架構師。
第三個叫“超級供應商管理”。這個“超級的供應商”,是指管理谷歌、蘋果,或者阿里、騰訊一類的企業,他們的技術路線不是特別明確,其服務水平也不像傳統的供應商那么嚴格,商業合作條款的制定也有所不同。
管理IBM、微軟這種傳統的供應商,人們已經很有經驗了,例如和微軟合作,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它的技術路線,什么時候從Windows 7升到Windows 8,Windows 10。管理新型供應商成為企業內部的一個新的挑戰,設立一個專門的崗位成為可能。
最后一個和風險相關,稱為數字化核心的管理。
Gartner的這份報告中,有兩個數字引起了小編的注意:
9%的企業還沒有開展數字化的工作
3%的企業已經從數字化的業務當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