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現場速記。
歐電云 創始人&CEO 韓軍
韓軍:謝謝主持人!首先我更正一下,有兩個錯誤,我是技術出身的,對錯誤的容忍度比較低一點,稍微更正一下。第一我沒有在英才網,我是1號店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在中國電商這一塊有一些自我的心得。在2015年沃爾瑪把我們的創始團隊的股份全部買回去以后,我就創立了歐電云。歐電云的理念實際上就是為在座的那么多CIO、CEO服務,我們傳統的互聯網企業有一個非常龐大的技術團隊。可以告訴大家,這個團隊是非常驚人的,京東今天是7千多人的技術團隊,當年1號店我領導是1千多人的團隊。對于傳統企業來講,這個實際上是非常不能接受的,我們歐電云是為了解決大家的技術問題來做的一個企業。
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SRP引領新零售》,SRP應該是一個新名詞。這個實際上是從ERP脫胎而出的,我可以說是中國的第一套SRP,引進中國的時候,我當時是參與者。這是27、28年前的時候,實際上做了17、18年的互聯網以后,我發現又和ERP相遇了,什么意思呢?其實ERP是一個內部管控的概念,SRP是內外整合的概念,因為今天企業的競爭不再是內部的競爭,而不是說把企業內部管好就OK了,甚至你的競爭對手不僅僅來自于你這個行業,來自于不知道哪里,任何一個行業的人過來有可能成為你的競爭對手,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所以我認為,未來的企業管理一定是已經脫離了自己企業的范疇,你要站在一個更高的高點去看問題。
我們現在想解決的是流通領域的事,前面也有講MES系統,其實MES系統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更關注的是流通場景的事。我們認為,未來流通場景的變化對企業的影響會非常重大,而且比你想象的更為重大。這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過程,這是一個傳統的場景,我是以流通的視角來看的。不管你是代理商也好,你是消費者也好,你是代理門店也好,你是加盟門店也好,或者是第三方流通平臺也好,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傳統企業渠道越來越多、模式越來越復雜,信息的滯后性會越來越滯后。因為傳統的管理模式是沒有完全打通的模式,它是一個弱連接的模式。
所以它實際上經過多層反饋的用戶需求是否真實?剛才華為說他們自己有用戶收集的體系結構,實際上大部分企業是很難自己去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結構的,你不管是什么樣的企業,你是消費類的企業,還是B2B的企業,其實用戶的反饋是非常重要的。用戶這里有兩個含義,一是你的最終使用者,二是給你買單的人,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第二是快,天下武功為快不過,你越快的決策、越快的行為,可以比你的競爭企業更快,你的競爭格局對你來說會不一樣。第三是效率,傳統的效率太慢了,以前我們是匯報制的,未來不再會有層級的匯報決策滯后效應。可能前面的門店對你的總部數據是不知道的,但是在他的范圍之內,他完全可以做到實時的決策。
實際上所有的東西一定是以人為本的,今天你即使做B2B的生意,你也要看到你的最終消費者是誰,你要從最終消費者的角度來展開你的整個業務的思考。這個有時候不僅僅是一個思考,從思考的角度來開始,你的組織架構怎么設置,你的KPI怎么設置或者你的OKR怎么設置,你的整個業務模型怎么設置,可能都會有很大的一個變化。這個才是叫真正的以消費為中心,其實傳統很多說我們把消費者當上帝,其實只是把消費者放在一端。任何一個企業你要把消費者放在中心,通過你的各種模型,不管你今天是B2B的采購模型,還是B2C的網購模型,你把這些不同類型的數據打通,你對整個產業的理解就會非常清晰。
SRP其實它是分幾個層次的,第一是從企業獨立生產模型到社會化生產模型,雖然我們不做生產本身的部分,但是生產里面有大量的流通,包括你的零件采購模型。在30年前,豐田當初提出GIT的模型,但是他的GIT是一個假的GIT,根本不是一個真正的GIT,只是把倉儲放在工廠方便,可以說是一種GIT,但實際上他的信息是并不共享的一種模型。我們的邏輯是所有的生產模型無外乎是什么時候要什么東西,在什么階段多少資金需要的模式。第二是交易,以前我們講企業間的交易,現在變成企業間的協同。它的不一樣在哪里?以前的交易只要發生了,我們就不管了,以前很多的庫存危機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故事,只是一個交易。今天我把貨賣給我的渠道商,我就不管了,交易已經完成了,從財務的角度來講,我已經賺錢了。但是未來就不是簡單的發生交易,而是你從A倉儲搬到B倉儲,它本身并不產生什么價值,只有這個貨給你的消費者真正使用才會產生價值。其實在未來可能你賣給消費者還不算是真正的價值,你只有讓消費者真正的使用,使用反饋回來,你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第三是產業化分工變成社會化分工,以前只是我們做某一個領域,實際上大家的融合度不一樣,以前我們講專注,今天你可能不僅僅是專注,你可能要在很多的產業里面都會有布局。
這是一個視角的變化,以前我們叫MRP、到MRPII、到ERP、到流通ERP、到SCM、再到SRP,實際上是從消費者的視角關注資源整合的變化。第一形態一定是以人為本的中心,以前是貨場人,現在是人貨場。第二個是所謂的智慧流通,實際上智慧流通的基礎是數據,很多人說為什么大數據、人工智能在這幾年一下子就起來了,很重要的因素是人工智能的算法在這幾年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最大的一個變化是數據量的成幾百倍、幾千萬倍的增長,今天是人工智能存在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數據要從流量思維轉向數據思維,以數據驅動流通變革。今天阿里或者京東為什么會這么牛,其實沒什么牛的,他牛是牛在流通。其實我可以在這里斷言,再過5到10年,大家覺得流量已經不再重要,為什么?因為當你有了數據以后,實際上流量你是有辦法很容易去得來的,不是那么難,只是因為你自己的整個數據思維沒有建立起來。第三是物種跨界融合會越來越頻繁,以前我們講專注,我只做一件事,只要把這件事做好了就可以了,但是現在特別對于大集團來講,一定是整個布局的角度,布局產生的價值會很多。比如說,你可以垂直的布局、上下游的布局,你也可以水平化的布局,非常多。就像阿里今天在很多行業都布局了,有娛樂業、健康、醫療、保險等等,很多行業都有布局。這種布局它實際上是為了未來阿里的發展需要,這種跨界的融合我覺得未來會越來越多。
那么SRP是什么?SRP我認為有幾個特性是比較重要的。第一是實時性,所有東西都是實時的,決策即運營,只有你做到實時的數據模型以后,你的整個運營和決策是二者合而為一的,不然二者永遠是分離的。第二從技術角度來講是Flow式,以前我們有很多系統,各自系統的打通非常痛苦。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的世界500強的企業都有幾十個系統,系統之間的數據流動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幾乎很難去流動,流動得很慢或者是大量的數據是不流動的,只有一些報表數據是有一定的流動性。第三是無邊界組織,今天實際上企業是什么?其實很多人沒有去思考,企業到底是什么?企業就是一組人組合起來一起干一個活,效率會更高的一個組織。未來是什么?當互聯網來了以后,邊界在打開,所以無邊界的組織會成為未來的一個模型。也就是說,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關系,以前是雇傭關系,未來更是一種合作關系。另外一個,你也根本分不清楚,比如說你的消費者給你的建議、給你的價值的時候,到底他是消費者還是你的員工還是合作伙伴?其實說不清楚,未來他有可能既是你的消費者,也有可能是你的合作伙伴,都有可能。所以這個無邊界的組織會越來越多。
但是不管怎么變,你把消費者放在中間是對的,這個模型就是把消費者放在中間,邊上不管你是經銷模型還是分銷模型或者什么樣的模型,都是OK的,只是把所有的數據連接到你的整個體系當中來。這樣的一個模式不管你的供應商是什么,是你的零件供應商還是合作伙伴供應商還是成品供應商都沒有關系,都是進入你的整個體系來。這樣你把你的上游、下游、左邊、右邊全部整合在一個平臺上,你就可以看到全面的數據,對于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全面的數據,而不是一部分的數據。我想全面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你有實時的全面的數據以后,你可以玩的故事就很多。
這里是講以人為中心,我不多講,大家都知道以人為中心。這里是更強調企業的組織架構需要變化,而不僅僅是說我喊一個口號,以人為中心,其實不是這么一回事。還有數據洞察,剛才講到數據的重要性,你今天哪怕做B2B的生意,你也要知道終端的數據行為,你的最終使用者的行為、最終消費者的行為實際上是最重要的。他的任何行為數據,甚至搜索數據、點擊數據、交易數據、瀏覽數據,包括在各個微信、微店的吐槽數據都是一樣的,這些所有的數據一定是你要收集起來進行消費、分類和處理的。
另外一個,數據整合資源。以前很多老板講,我有資源,所以我可以做什么事。未來應該是你有什么樣的數據,你要做什么樣的事,你的數據量越多,你能做的事越多。你有了很多數據以后,你去交換數據,甚至你今天是做鞋子的,你可以拿到服裝的數據、可以拿到飾品的數據,來幫助你對鞋子未來的判斷做一個更好的趨勢演變。所以今天已經不再是我做鞋子只關注鞋子本身的東西,你未來關注的會越來越多,所謂360度的用戶數據是你要思考的地方。
未來的決策,我們講以前的決策只有老板在做決策,其實我們的觀點是企業中的每個人都在做決策,今天售貨員說我賣不賣這個鞋子,我推什么樣的鞋子給他,這本質上就是一個決策。以前我們決策是按照經驗來,未來的決策我們認為是智能輔助決策,當然到最后是自動化的輔助系統。所有的決策是什么?大數據+算法+規則,組成你的智能化決策。我們這里強調半結構化和結構化的數據,其實很多企業還沒有把它利用起來,你既要有大數據,又要有半結構化的數據,更重要的是有結構化的數據,要把非結構化的數據變成半結構化的數據,再變成結構化的數據,你只有把數據變成半結構化和結構化以后,你的利用效率才會大幅提高。
決策即運營,以前我們講很多的運營和決策是分離得太開了,我們很多企業有BI系統、有生產運營系統,是完全兩個系統,不是一個系統,是完全分開的。我們今天講的是即時決策、即時響應,今天不管你有沒有獨立的BI系統,在你的運營里面,一定是基于數據在做決策的,你不要把BI和運營作為獨立開來的兩套系統,它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一體化的體系。
另外是一體化設計理念,以前我們有很多的比如ERP有ERP系統、供應鏈管理有供應鏈管理系統、電商有電商的系統等等,它各自不是割裂的,很多人喜歡把它們湊在一起。湊在一起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它其實是有很大的難點的,因為集成的難點就很大,把各個系統打通的難點也有很多。所以我們推出一個概念,就是一體化設計,業務的一體化規劃、架構的一體化設計、數據的一體化管理,只有三者一體化,實際上你才可能使得數據在整個公司的流轉做到實時、全部、完整。
實時能力和數據化的能力是我們的一個重點,首先我們講數據,其實數據最主要的是要統一的定義,很多企業都碰到過數據互相打架的情況,原因來源就是數據的統一性定義不足,另外是數據上下游要云化打通,你的數據只有放到云端,只有在云端互相打通以后,你才能產生價值,你的數據放在保險箱里面一點價值都沒有。我這里更強調的是全量數據下沉,什么叫全量數據下沉?以前的數據全是給老板、經理層使用的,我今天提出一個概念,所有的數據在你的各個崗位上都有數據的決策。比如說營業員,你今天來了一個顧客,營業員已經知道這個顧客在整個的平臺上買了什么東西,他的偏好是什么,他可能對你的產品哪一個系列更感興趣的時候,他可以更容易做到更好的決策。
另外是全局數據一致性,無論在任何時間、空間,保持全局數據的一致性。從業務的整合,到消費者和企業內外數據的整合,到企業動態協同,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決策的錯誤,是基于在時空下的不一致、不對稱而造成很多的問題。
我們總結一下,技術、模型、價值。價值是以人為中心、一體化理念,模式就是洞察用戶、整合資源、智能輔助決策、決策即運營。技術是數據實時性、全局一致性。我們有一個云中臺,再輸出給相應的模塊,你就可以做一些變化,我們叫全渠道的統一管理平臺,今天不管你是輕零售也好、電商也好、傳統門店也好、分銷體系也好、經銷體系也好、供應鏈管理也好,都可以在這個體系里面去run,這是我們的一個思路。
這是從更細的角度來看,左邊是大物流,不管你是境內還是境外還是最后一公里,我們都可以幫你的整個物流管控在一個體系里面。右邊不管你是消費金融還是供應鏈金融,其實都是可以的,我們現在是消費金融和供應鏈金融集成,這個模型都是可以的。不管你是B2B模型、還是B2C模型、還是O+O模型都是可以的,我們是O+O的模型,不是O2O,O2O是不成立的,它更強調把客戶用線上拉到線下或者從線下拉到線上,完全融合的模型才叫O+O的模型。大家可以看到,下面是統一的,統一的會員、統一的商品、統一的訂單、統一的結算、整合供應鏈,如果你做不到這些,效果就會沒有你想象的大。這個是從更細的維度來看,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業務還是跟第三方平臺對接,在整個體系里面都是可以打通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公司只有2年的時間,但是我們已經有非常多大的合作伙伴,比如說來伊份王總非常支持我們,給我們非常多的幫助。還有史泰博、海航、平安、東方購物等等,我們遍布挺多的,這只是我們其中的一部分。我們不是做SaaS產品,我們更強調的是云化產品,我們所有的軟件都是放在云端的,不管你是私有云也好、混合云也好、公有云也好,都是支持的,我們自己有一個完整的PaaS管理平臺,可以支持各種阿里云、騰訊云、AWS、微軟云等等。
這個就是我今天的匯報,謝謝大家!如果大家有興趣的,可以掃一下這個微信,跟我們的解決方案總監鄧建星溝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