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一直是人類電子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簡單來說,就是大批集成電路的總和,更基本的元素則是電阻、電容、晶體管等等,這些基本元素通過連線和半導體工藝被撮合在一起,最終形成高端的電子芯片,它們常常被比喻為智能設備的大腦、心臟、腎臟、肝臟等任何核心的器官,隨著科技的發展,芯片變得無處不在,且無所不能,存在于手機、電腦、電視、車載多媒體系統之內,而且體積也越來越小。著名的摩爾定律告訴我們: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所以,我們每隔兩年就會發現柜臺里的MP3,容量擴充了一倍,性能提升了2倍,但體積和價格就是不變,甚至有些微微下調。
事實上,摩爾定律也是一部手機進化史的抽離,從大哥大,到手機,再到可以容納一切的智能手機,手機厚度從磚頭到雪糕、再到超薄刀片,這些不可思議之變化,最核心的前提就是芯片的發展,畢竟,我們只有把更多的集成電路塞到手機之內,才有可能開發出消費者想要的功能,同時,設計出更加精美、小巧的電子設備。
從某種意義上講,芯片可以讓人類的生活更加舒適,而且芯片性能同人類的想象力有關,也就是說,受惠于人類無窮的想象力,芯片的能力也將無限制增長,事實上,芯片比較基礎的工作就是存儲和運算,而恰恰是這些基礎的運算,經過相關的組合算法,最終形成了可處理多任務的電子設備,基于這些事實,筆者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芯片將會成為陽光、水、糧食之后又一個人類生活的必備元素,至于說,相關企業也賺點錢,也只是順便的事兒。
芯片無所不能,芯片無處不在
人的天性總是懶惰的,之于科技手段的依賴會越來越嚴重,我們真地沒有辦法想象,在沒有汽車、拖拉機和手機的世界中,現代人還能不能生存下去,顯然,這是非常令人恐懼的事兒,同時,人類的弱點中又包含著與生俱來的恐懼,為了克服這種恐懼,科技前沿者也一定會絞盡腦汁開發出更加可靠的工具,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智能電子設備”的概念出現,并開始流行開來,而在整個進化的過程中,芯片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前文所述,集成電路最基礎性的功能就是存儲和運算,事實上,最早期的電腦芯片也只能幫助人類做一些基礎的運算和存儲,但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們把早期的電腦稱之為計算機,它真地可以取代算盤,在短時間內幫助人類完成大量的預算,而存儲功能也將人類從活字印刷、滿屋子的紙張材料中解放出來,一些歷史文件再也不用擔心蟲吃鼠咬,從而得以永久的保存下來;圖形處理芯片,以及windows操作系統誕生之后,人類就再也無法控制電腦傳播的速度了,它不再只屬于科技精英們了,而是飛入了尋常百姓家,飛入了一切有運算、存儲需求的企業之中,說比爾蓋茨改變了世界,一點都不夸張,當然,他在改變世界的過程中,也不得不依靠芯片提供商;再后來的事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移動通信、移動互聯網再次改變世界,這回是喬布斯和魯賓干的,同樣得益于高通、聯發科、三星等芯片提供商,總之,在整個人類智能設備的發展史中,都離不開芯片業的自我革新,無論是設計還是生產,從業者們都在不斷挑戰極限,最基本的邏輯就是,在最小的面積中,連接最多的電路。
按照智能設備的發展規律,人類之于芯片的需求將會呈現幾何式發展,當然,這些需求不能再指望PC或者智能手機了,前者日薄西山,銷量下滑,只能維持固定的需求,談不上爆發;智能手機市場如今意興闌珊,只能寄托于第三世界的換機潮,但也只能算是不溫不火,按照一定的速度提供芯片訂單,而更大宗的訂單有可能來在于新的科技概念,比如車載系統,智能家居等等,這些概念都可以非常輕松地突破現有PC、手機的極限,容納大量的芯片,傳說比爾蓋茨的車子、房子都是智能化的,世界首富能在回家的路上,坐在私家車里,只需要按一下方向盤里的開關,就能控制家里的魚缸自動蓄水,且能保持好溫度,甚至能撒固定數量的花瓣兒,這些操作內容均需要大量的智能芯片做支撐。顯然,比爾蓋茨的家和車,領先世界至少20年,正如80年代的時候,他也有一臺領先世界20年的電腦一樣,其實,只要配套的產業能繼續向前發展,智能家居、智能機車遲早可以普及,正如如今的電腦和智能手機一樣,更何況,三星、蘋果等前沿巨頭已經早早地開始布局了,關注的焦點除了系統之外,最核心的領域就是芯片設計和制作,這實在是個太有審美性、太有錢景的行業。
從早期的運算PC,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智能手機,再到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智能機器人,以至后來的萬物聯網,科技行業最重要的補濟就是“芯片”毫不夸張地說,芯片從業人員的成長速度直接決定了世界智能化的進程,所以,有企圖心的人都開始涉獵芯片行業了。
“芯”神憔悴,各領風騷能幾年?
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哪個行業同芯片業一樣,既有著超大規模的需求,又是不折不扣的高精技術,從設計到成品,芯片每一個過程都需要絕對的技術沉淀,設計、封裝、測試,搞定哪一個環節都相當地不容易,從這個角度講,世界太需要芯片企業了,再多地從業人員都無法滿足未來旺盛的需求,同時,因芯片業創新投資大、收益回收期長,企業需要培養精準的戰略眼光,以及持續創新的勇氣,企業自身發展也要與時代科技相吻合,想要做到這些實在不容易,于是,如你所見,在每一個時代,都只要少量的芯片企業能存活下來,比較傳統的英特爾、德州儀器,于山寨混沌世界中崛起的聯發科,再到智能機時代的高通、三星,以及后智能機時代,中國芯片供應商華為、中興等等,顯然,他們推出的芯片還都只能供給現有的電子產品,至于未來的芯片藍圖還只是在勾勒之中。
芯片業的巨大需求,以及針對戰略、技術、資本的超高要求,常常讓一些企業“芯”神憔悴,這也是為什么不同的科技時代中,芯片領域的頭牌都會換人,畢竟,當一家芯片企業有生意可做之時,他們是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探索未來的,這真地太累人了!
正如智能手機時代,英特爾費盡心思也難有起色,德州儀器干脆就不來摻和智能手機市場,或許只有聯發科、三星這種極具草根氣質的企業,才能在時代切換中完成轉身,而未來時代中,無人駕駛、智能家居、智能機器人、萬物聯網等市場的芯片需求將呈現幾何式增長,這些傳統的芯片企業,不但要華麗的轉身,還會被政治力量逼著做一些技術推廣,正如,人類需要更多的糧食,就沒有必要糾結是美洲的玉米好吃,還是亞洲的玉米好吃,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印第安人的玉米,種到中國的土地上,或許,只有芯片技術真正地推廣和普及之后,讓中國的企業、非洲的企業都能生產芯片了,人類才會迎來自己夢想中的科技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