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持續深入滲透的移動互聯網,電信業的互聯網化轉型才剛剛起步。工信部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受4G移動電話用戶快速增長和流量套餐資費持續下降等影響,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繼續加快增長。1—11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18.2億G,同比增長60.3%,今年以來同比增速首次超過60%。而電信業傳統業務繼續下滑,其中,1—11月,全國移動短信業務量6979億條,同比下降16.1%;在微信等新型即時消息類應用影響下,彩信業務量同比下降26.8%;移動用戶月均通話量持續下降。隨著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快速發展和對傳統電信業務的替代,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在推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盡管傳統業務仍然占據電信業業務收入的半壁江山以上,但是運營商的轉型已經迫在眉睫。三大運營商都在加緊探索互聯網化轉型的可行路徑。其實,真正的轉型是要用互聯網來改造傳統的商業運營模式,這對運營商來說無異于一場革命。
與互聯網的平臺式創新思維不同,電信業傳統的運營是垂直全包的業務提供模式,這與互聯網平臺基礎上的增值服務創新是完全不同的,運營商要利用掌握的優勢網絡實現平臺化運營,而不是簡單的網絡管道,這是運營商最大的挑戰,當然也是最大的機會。
以中國電信為例,其面向互聯網的轉型在今年收獲頗豐,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電信以流量經營、互聯網應用和ICT為主體的新興業務收入占比接近30%,固網語音收入占比從十年前的80.9%降至目前的11.6%,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2015年,中國電信要堅持“一去兩化新三者”,以差異化為主線,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創新體制機制,這意味著其互聯網化轉型已經觸及長期阻礙運營商創新活力的根源。
運營商傳統國企體制機制的深入改革是互聯網化業務創新的基礎。在基礎業務領域,中國電信自下而上推動市場化變革,打造自主經營體,并通過“劃小”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激發了組織、人員和業務活力。在新興業務領域,實行與基礎業務隔離的管理運營體系和激勵機制,8個公眾互聯網應用基地和教育、政務等2個行業信息化應用基地實現公司化運營;視訊、易信、閱讀、游戲等4家公司實現混合所有制,股權融資7億元;閱讀、游戲公司開展董事會試點,實現核心員工持股。這些內部改革的縱深推進,不僅順應了互聯網時代發展的潮流,而且為運營業的轉型塑造了新的模板。
觸動了企業體制機制的根源,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推動適應移動互聯網的業務產品創新模式。當前,全球范圍內大數據應用如火如荼。從汽車到房子,從電燈到開關,從眼鏡到手表,甚至工業化里的集裝箱、運輸設備,都在迅速走向智能化,真正的無線互聯網、真正的大數據時代才剛剛開始。這對掌握產業鏈核心網絡的運營商來說,是其互聯網化平臺運營的廣闊空間。
中國電信業的互聯網化轉型已經起步,企業運營體制機制的改革卻才剛剛開始,注定不會平坦的轉型之路因為充滿挑戰才會孕育真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