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移動轉售、寬帶最后一公里允許民資進入等政策相繼公布,這一切都在加速推進電信業改革的進程。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舒華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中國電信業改革已經到了一個關鍵時刻,政府應該繼續加大力度引入更多的民營資本,鼓勵探索允許失敗,進一步加強市場競爭,以激活市場活力。
行政管理到市場調節
1999年至今,中國電信業曾有過四次重組,電信市場從政企不分的行政壟斷,逐漸形成三大運營商主導下的寡頭市場結構,但競爭仍然非常不充分。
舒華英認為,雖然通過競爭三大運營商進一步下調了資費,但是這不是完全的市場行為,而且這種情況下的電信業競爭形成了一種悖論。“一方面老百姓認為這是壟斷,另一方面行業人士認為現在已經是過度競爭了。所以去年達沃斯論壇上,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和經濟學家張維迎在中國移動和微信誰壟斷的問題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這就是因為政府主導市場產生的弊端。”舒華英說道。
從上一輪電信重組開始,政府監管部門一直在對電信市場進行不斷改革與調整,但往往帶有行政干預的印記。舒華英對記者表示,以前電信的改革都是通過行政命令拆分重組,達到所謂的市場均衡,以進一步加強電信市場的競爭。
例如,在3G時代,為了鼓勵中國移動的3G自主技術TD-SCDMA,工信部通過網間結算費為中國移動爭取優惠。而為了抑制中國移動一家獨大的局面,工信部又給予了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兩個較好的3G網絡制式WCDMA和CDMA2000。
但去年開始,工信部等監管部門相繼發布10多個文件,基本都是以促進電信業的市場化競爭為目的。例如,今年前后批準了19家虛擬運營商;計劃放開民營資本進入寬帶“最后一公里”接入市場;公布《無線電管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增加招標拍賣分配無線電頻率資源的方式,放開電信企業資費定價權等。
改革進入攻堅期
但是,三大運營商的改革依然放不開腳步,主要是受制于體制與思維的限制。今年三大運營商又都面臨4G建設任務,資本開支較大,一些政策的出臺也讓運營商雪上加霜。
5月6日財政部發布通知,從2014年起進一步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國有獨資企業應交利潤收取比例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運營商也屬于此列。6月1日起將電信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基礎電信服務和增值電信服務分別適用11%和6%的稅率,調整稅率之后,運營商的利潤勢必減少。
運營商表示,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統一要求,為減少“營改增”稅改的負面影響,保持利潤,今年內將減少100億元手機終端補貼。而國家出面成立鐵塔公司的事情也讓一些業內人士摸不著頭腦。
舒華英認為,這還是政府在用行政手段干預電信市場,因為監管部門并不了解市場具體情況,只是用單一業績考核標準來要求運營商。既然已經開放就應該繼續深化下去,例如允許民營資本自建鐵塔,自主經營,在鐵塔桿路和管道上充分競爭,否則不能改變決策機制,依然達不到市場充分競爭的要求。
中國電信因為受制于4G發展初期沒有得到FDD牌照,所以在混合所有制經營方面開始發力。在今年的2014中國電信開放合作大會上,中國電信表示,將以混合所有制經濟為導向,繼續加大開放合作力度,在重點領域嘗試多種資本合作方式打造新興業務,今年將選擇2~3家公司搞混合經濟體合作。
但是因為是國企體制,受制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中國電信的發展也有掣肘。舒華英表示,中國電信業的改革已經到了一個關鍵時刻,像中國電信這樣的改革,政府應該允許探索甚至失敗,只要沒有把錢裝在自己腰包就行,甚至可以實行員工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