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行業一直“在發展中改革,在改革中發展”,電信服務的理念也要不斷適應現實要求。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對信息產業及信息化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多次提到信息通信業及信息化發展的相關內容。溫總理還著重指出,要完善電信管理體制,制定出臺電信體制改革配套監管政策。
由此可見,電信業在自身發展上具有強大的造血功能,在力助國民經濟增長過程中也具有較大的空間和機遇,國家由此開始加大對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關注,電信改革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需要。但不可忽略的是,飛速發展的電信業仍面臨各種新問題,使得電信業改革無法一勞永逸,越是飛速發展,越需要不斷深化改革。因此,關乎國民經濟基礎、關乎人民通信需求的電信改革配套措施應及時出手、不斷跟進。
新政明方向,電信改革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因此,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強調了通信產業發展的多重作用,肯定了電信業在國家信息化戰略中的重要位置,更明確指出要完善電信管理體制,制定出臺電信體制改革配套監管政策。
兩會期間,3G首次服務兩會、代表和委員首次領取筆記本電腦,信息化的效率引起兩會代表委員的廣泛關注。縱覽科技界熱點提案議案也可以發現,電信改革、信息化戰略、三網融合、技術創新等都是關鍵詞,如何充分發揮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保增長、促發展、護民生、保和諧成為國家的重點戰略思考,也成為社會及信息通信產業關注的焦點話題。
從國家信息化戰略看,經歷了大部制改革、電信重組和3G發牌的電信業,亟需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來促進產業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新電信市場競爭營造良好的政策氛圍。溫總理的報告體現了,電信重組是從國家信息化戰略出發,電信配套改革不能僅從電信業自身的情況出發,更重要的是必須根據國家戰略出臺。
從百姓民生的角度看,電信業的服務質量一直受到廣大用戶及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是“消費和發展”,可以說,“數字民生”帶來了信息化福祉,也在提振著消費者的消費信心。為此,200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把電信服務和行風工作的主題確定為“服務社會,服務民生”。
因此,作為我國支柱產業的電子信息產業,是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紐帶,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落腳點和支撐。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不僅有利于保增長、擴內需,而且有利于提高效益、調結構。而制定出臺相關的電信體制改革配套政策是必要且重要的。
種種問題顯示電信業亟需出臺相關改革措施
客觀來看,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進一步顯現,我國電信行業不可能獨善其身。而從電信業自身出發,我國的電信行業仍面臨著許多問題,凸顯出電信改革措施出臺的緊迫性。
例如,我國三網融合發展到現在仍然是“只聞其聲,未見其人”。與此同時,社會各界對電信服務、資費以及電信業重復建設浪費國家資源等現象的指責從未間斷。有人提出,當3G離老百姓越來越近的時候,通信行業的共建共享則是3G的首戰。而我國的市場空間,有效利用頻率,規范號段,以及控制運營成本等,關系到我國移動通信業的健康發展。但需嚴防共建共享后,可能會產生的“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尷尬局面。
而在電信重組和3G牌照發放后至今,中移動依舊一枝獨秀,重組成效并不顯著,惡性競爭卻有“抬頭”之勢。例如,中移動適時“承接”即將退網的小靈通用戶,其TD無線座機業務將采用TD專用188號段,以更低的價格開始進入固話市場,不免有“濫用TD扶持政策”的嫌疑,或將對原有通信市場格局造成重大沖擊。此外,市話網、移動資費、互聯互通等方面也出現了一些混亂現象。
爭著投資不如回饋用戶, 3G投資一定要規劃發展
電信行業出現種種問題的根源,有體制上的問題,有運營商競爭策略的問題,也有產業發展階段的問題,電信市場的監管創新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電信改革配套措施務必及時出手,務必規劃發展引導3G時代通信行業良性發展。
電信研究院副院長余曉輝在“2009深度觀察大型報告會”上表示,2009年全球電信業發展將進一步減速,而我國電信業務發展將受3G商用影響,有望實現6%以上的增長。
為此,行業迫切需要盡快出臺《電信法》,為項目建設和運營服務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行業也應迫切需要出臺配套的電信改革措施,應強調,3G時代不能陷入拼成本的泥潭,3G時代的建設應該是資源共享的建設;3G時代的重點應在節約國家資本、在資費和產業的健康發展上,盡快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帶動產業轉型和技術升級;3G時代的最終落腳點在于提升服務,從而真正給百姓帶去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