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三大運營商紛紛將目光投向互聯網金融領域,話費寶、添益寶等產品扎堆加入了此前紅極一時的“寶寶軍團”。
事實上,值得注意的是,20日,三大運營商公布了今年4月份的業務數據,用戶增速均出現了放緩的跡象。而在目前4G網絡發展尚未成熟、虛擬運營商挑戰不斷的背景下,傳統運營商們自然要使出渾身解數來吸引用戶的眼球。
互聯網金融的“觸手”正在伸向更多的行業。
近日來,三大運營商紛紛將目光投向互聯網金融領域,話費寶、添益寶等產品扎堆加入了此前紅極一時的“寶寶軍團”。
事實上,值得注意的是,20日,三大運營商公布了今年4月份的業務數據,用戶增速均出現了放緩的跡象。而在目前4G網絡發展尚未成熟、虛擬運營商挑戰不斷的背景下,傳統運營商們自然要使出渾身解數來吸引用戶的眼球。但與基金公司合作的方式效果如何,似乎仍有待觀察。
運營商“瞄”上互聯網金融
貨幣基金創新步伐速度極快。近期不少基金公司聯合運營商合作推出新一代“寶寶”,瞄準話費理財。
20日,聯通和安信基金聯合宣布即將推出“話費寶”產品,該產品是行業內第一個專門為運營商主營業務量身定制的貨幣基金“寶寶”類產品,同時也是業內第一次實現了合約機客戶套餐資金的基金投資。
據了解,基金公司和運營商合作歷史已有兩三年,去年金鷹基金和中國聯通合作推出預存款送手機業務;而今年銀華基金與北京電信合作,推出“銀華貨幣0元購手機”活動。
相對而言,“話費寶”更像上述兩類產品的2.0版,運作原理是客戶將合約計劃涉及的全部費用投資于安信現金管理貨幣基金,安信基金將對應的基金份額予以凍結,而且支持自動支付每月的套餐費用。
通過“話費寶”,客戶盤活了原先用于消費的資金,使其衍生出投資收益,從而實現資金價值的最大化,并免除了自助繳費的麻煩。
此外,除了針對話費理財外,中國電信日前還推出余額增值理財服務“添益寶”,不過模式有點曲折,是和民生銀行直銷銀行合作支持其旗下的“如意寶”產品,而“如意寶”是由民生銀行發起購買的匯添富貨幣基金。
這一設計耐人尋味。用戶開通“添益寶”后,賬戶余額即可自動理財,尤其是針對于預存的話費。“添益寶”上線后,中國電信也對其進行了推廣,比如開通“添益寶”獲贈4GB流量等。據了解,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1萬用戶開通了“添益寶”。
“添益寶”是由中國電信旗下的移動支付產品“翼支付”負責開發與運營,總體來說,“添益寶”是作為翼支付的一項應用而存在著,翼支付的其他應用還包括網上購物、轉賬、信用卡還款、充話費等。
其實移動運營商也瞄上基金支付業務。中國電信旗下的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天翼電子)在今年4月份正式獲得基金第三方銷售資格,而且合作對象目前有嘉實基金。
而對于運營商搶灘金融理財市場的意圖,有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在于促進自身移動支付的發展。早在2011年12月底,三大運營商的子公司就均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但是其后續發展并不如人意。在2013年的移動支付格局中,僅支付寶就占了約75%的份額。
事實上,一頗受關注的“添益寶”為例,在占據互聯網金融基石——支付平臺之后,通信賬戶已經不足以滿足中國電信在互聯網金融的布局規模。
中國電信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金融理財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孫賀佳透露:“與金融機構合作、金融板塊戰略將是下一步的業務重點。將來支付業務的發展方向之一是互聯網金融,有了客戶,有了運營場景,接下來很多衍生服務可以做。”
實際上,由支付業務切入互聯網金融的不只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及中國聯通均對互聯網金融產品持積極態度,相關產品也在準備中。公開消息稱,4G牌照發放后,中國移動便推出“和包”支付品牌,而中國聯通的“沃支付”也已經上線。理財產品方面,中國聯通與工銀瑞信基金、中國移動與匯添富基金均在商討合作事宜。
合作效果仍待考
雖然三大運營商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布局都很積極,但這種模式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尚未可知。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公司成為主導者,尤其是三大互聯網巨頭BAT提供海量的內容服務,運營商作為通信設施的提供者,只針對網絡上的信息流量收費,較少涉及內容運營,其核心主導優勢漸失。
不過,對于涉水新領域,運營商還是小心翼翼。一位正在與運營商洽談合作的基金公司電商部負責人就吐槽稱,雙方的合作談起來真不容易。
他與運營商的幾輪接觸下來感覺運營商有幾個特點:一是總部在具體產品方面的掌控力較弱,也就是說即便是基金公司與總部達成了某種合作意向,但向各個省份推行的時候不一定能推得動,到了地方后還要再打通關,這與金融機構間的合作模式有差異。二是由于運營商都是國企,審批環節多,行事風格偏保守,這與靈活多變的互聯網企業天差地別。
在一位互聯網行業人士看來,如果運營商能夠把多年積累下來的客戶數據用起來,甚至都可以用來開銀行。
“運營商有著海量的大數據,但一直處于沉睡狀態,例如一個客戶連續10年用中國移動的號碼,月消費128元或呈現遞增狀態,那么起碼可以得出兩個信息:一是該客戶工作、生活很穩定,有固定的生態圈,所以他堅持10年不換號;二是該客戶生活水平在提高,所以消費呈現遞增狀態。以此作為信用憑證,甚至可以給該客戶放貸。”他說。
而對于雙方的合作模式,南方某大型基金公司電商部負責人表示,三大運營商的應用場景、客戶特點與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諸如電商賣場有明顯差異,比較特殊,運營商有幾種業務模式存在與基金公司對接的可能。
他介紹,其中一種模式是預存話費送服務或送手機,運營商在該業務上擁有大量的現金流。不管送手機還是送其他產品,客戶都需要一次性支付較高的預存話費,針對這筆資金,基金公司可以通過一個專屬產品來跟運營商對接,而不是類余額寶的模式。
目前,從基金公司和運營商的合作來看,基本采取類似于上述合作模式。
然而,有媒體從接近運營商人士處了解到,和運營商的此類合作,并沒出現爆發式的效果,反響相對一般。這種合作一般需要和當地的運營商的分公司去談判,總公司沒有開啟這項業務,所以基金公司只能一家一家分公司去談判。例如,安信基金直接合作的是中國聯通深圳分公司、銀華基金牽手的是中國電信北京分公司、天弘基金則是和中國聯通浙江分公司合作。
此外,隨著虛擬運營商正式放號,有基金公司將會在后期跟進和虛擬運營商的合作。
對此,上述電商部負責人還介紹,和運營商的合作,還有一種模式是,運營商提供給客戶類似于手機錢包的服務。雖然運營商該業務推行多年,但效果不明顯,運營商現在對在手機錢包里做一個類余額寶的產品非常感興趣,他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與金融結合的賣點去拓展手機錢包業務。
虛擬運營商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聯網科技愈加發達的現在,傳統運營商們也在承受著不少沖擊,虛擬運營商便是其中之一。
進入5月以來,虛擬運營商在170號段掀起放號熱潮。僅世界電信日前后,國美極信通信率先實現170電信、聯通雙線放號,京東通信啟動轉售運營業務;緊接著,蘇寧互聯的巴薩定制卡限量開搶,迪信通發布虛擬運營商品牌“迪加”。密集推出程度可見一斑。
當下,虛擬運營商最吸引眼球的當屬資費能降多低。按京東公布的資費標準,語音0.15元/分鐘,流量0.15元/兆,短信0.1元/條,服務費10元/月,長途、市話、漫游資費合一,通話被叫全國免費。國美推出的“貼8”套餐,月消費低至8元,8元用不完下月繼續用;“零零0”套餐則實現了自主消費,使用越多單價越便宜。
除此之外,蝸牛移動最近啟動了第二波“免卡”活動,在網上推出三款(0元,99元,199元)免卡方案交由用戶投票選擇,由用戶決定最終發布的“免卡”套餐方案。這一做法與之前蘇寧互聯邀請網友參與18大套餐設計類似,越來越多的虛擬運營商將“用戶至上、體驗為王”的互聯網思維應用到其資費策略中。
而有虛擬運營商企業聚焦于草根用戶,也有虛擬運營商將目光聚焦于高端人群。如分享通信推出的“188”套餐,不限語音+3GB流量,率先在3000多位企業家中展開試商用,成為首個從高端用戶群切入的虛擬運營商。在分享通信看來,這個群體“特殊而強大”,而其背后的邏輯卻是針對細分市場,避開與大多數競爭對手在大眾市場的正面競爭,實施差異化運營策略的體現。
面對虛擬運營商新玩法,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坐不住了,13、14日,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相繼推出了新的4G套餐資費策略。新的套餐資費體現出親民化、彈性化的特點,并在套餐分享,流量不清零進行了創新。
盡管在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等官方回應中并不承認此次降價調整是迫于虛擬運營商的壓力,但在京東移動轉售事業部總經理閆小波看來,虛擬運營商對基礎運營商的沖擊已成事實。“包括月末不清零、可共享等舉措在內許多年都沒有實現,而在虛擬運營商出現不到半年間,這個問題就得到解決,這就是虛擬運營商給電信行業產生的促進作用。”閆小波說。
4G尚未引爆市場
在虛擬運營商的沖擊之下,傳統運營商的用戶增速也正在放緩。同時,在4G網絡發展的不成熟,也成為了傳統運營商們所面臨的另一大難題。
據悉,20日,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已經公布了今年4月份的業務數據,電信的移動用戶依然是負增長局面,而移動、聯通的用戶也出現增長放緩。
4月份,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數凈減少103萬,降幅收窄,3G用戶僅增加83萬戶,遠遠低于移動和聯通。中國電信表示,今年1至4月,其移動用戶累計凈減已達341萬戶,主要由于競爭對手推出LTE服務及加強營銷推廣。中國移動在4G業務上高歌猛進,中國聯通也可以用42M的升級3G網絡度過3G到4G的過渡期,而中國電信由于FDD制式4G牌照尚未發放,在業務增長上正陷入尷尬境地。
不過,中國聯通4月份移動用戶凈增長也僅為89.5萬,遠遠低于3月,同時其3G加4G用戶單月凈增數211萬也遠低于3月份的328.7萬。
中國移動方面,由于4G業務的先行優勢,是三大運營商中唯一保持較高用戶增長的,其單月用戶凈增長為353.1萬戶,但也低于3月份的546.7萬戶。
從三大運營商的數據也可以看出,三家運營商都存在3G+4G用戶凈增量高于其總用戶凈增量的情況,這也說明3G/4G用戶的增量主要來自2G用戶的轉移。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從上述數據來看,4G市場并未引爆。
“實際上和3G時代不同,目前電信市場已經處于較為飽和的狀態。”通信世界網總編劉啟誠認為,4G用戶增長的關鍵在于網絡和終端市場的成熟,更重要的是對用戶的服務能力。
在他看來,牌照發放在對用戶增長短期內有一定影響,但不是絕對因素,最為關鍵的是市場已經從增量市場轉移到存量市場,用戶的爭奪相比過去更加激烈。
雖然4G發展仍未成熟,但三大運營商的較量并沒有停止。
截至今年5月初,中國移動已部署4G基站26萬個,目前城市覆蓋數量已超過200個,發展用戶400多萬。中國移動此前的目標是,年底部署超過50萬個基站,覆蓋城市300多個,計劃銷售1億部4G終端,發展用戶3000萬~5000萬。相較之下,此前中國移動50萬個3G基站建設完成花了5年時間。
另外,從中國移動獲悉,中國移動將從6月1日起推出4G新資費,與之前的資費相比,新資費的門檻更低、套餐內的流量更多,此外,流量季度包、半年包也打破了原來以“月”為周期的單一計費模式。
“中國移動目前大概有半年的時間窗口去提前發展4G用戶,但和聯通當時發展3G戰略不同,移動更多的是希望將原有的2G用戶發展成4G用戶。”劉啟誠說,目前移動并沒有到搶奪競爭對手用戶的時候,在其7億的現有用戶中,仍然有大量的2G用戶存在,眼下移動的打法還是把這些用戶向4G遷移。他表示,“所以看到為什么移動會希望上更多的千元智能終端,便宜的資費和便宜的手機產品更容易吸引用戶。”
而對于聯通來說,好的網絡仍然是既有優勢。
在此前中國聯通公布的4G時代移動寬帶戰略中,“3G+4G一體化”成為一次又一次重復的關鍵詞。據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介紹,中國聯通將實施網絡建設3G+4G一體化,終端3G+4G一體化,資費3G+4G一體化。
可以看出,中國聯通2014年內主要還是致力于其HSPA+ 42M 3G網絡的升級和優化,其4G市場宣傳意義大于內容意義。
“3G業務帶來的利潤紅利也將在一定時間內支撐聯通在未來的發展。”電信專家付亮認為,目前4G尚未全面爆發,這給了聯通一定的調整時間,可以考慮把現有的資源分到哪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