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食堂成了“網紅”
新學期一開學,浙江大學玉泉校區第二食堂就成了“網紅”,其人氣爆棚的原因正在于可以“刷臉支付”。“只要第一次來時,在餐廳門口的人臉識別機上進行注冊,并綁定校園卡,之后就可以自動結算。不僅如此,系統還能將賬單詳情、卡路里測算、營養成分報告等通過微信小程序發送到我們手機上。”浙大學生對這個“刷臉”食堂很是喜歡。
“不少學校食堂飯菜經常被學生拿到網上吐槽,就餐體驗差、衛生條件難保證、食材搭配很奇葩……如何實現食堂更有效的監管?”浙江校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俊彥說:“利用科技降低對人員的依賴,是一條捷徑。比如智能排菜系統,首先會按照營養健康食譜自動排菜,然后一鍵轉化為食材采購數據,最后菜品原料訂單會按供應商類別分別下單。這一套流程能大大提高食堂管理的科學化和便捷性。”
如今,這樣的方便快捷已融入校園生活各個方面。在北京交通大學,大數據能對就餐、洗浴等進行精準實時掌控,只要瞅一眼手機,大家就知道現在哪個食堂人多、哪個浴室人少。在揚州大學,一條宿舍報修信息發出,維修負責人便會第一時間派工,接單人員根據報修項目和圖片,帶上零件即刻出發,省時省力;在山東大學,人臉識別通道管理系統,實現了對學生宿舍進出權限的監控和記錄,宿舍安全更有保障……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師生生活需求提高,校園服務呈現多樣化、個性化趨勢,后勤作為學校運作的基本保障,更需要不斷適應、不斷創新,用新技術促進后勤服務設施條件的改善。”中國教育后勤協會常務副會長高聚慧表示,今后要在后勤的生產、服務、管理中更多引入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利用大數據建立起校園服務管理決策支撐系統,進一步引導和支持智慧餐飲、智慧公寓、智慧物業、智慧能源等項目的創建。
“節能教室”倡導新風
現代技術與校園后勤結合,給校園生活帶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后勤服務能力和效率提升上,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獲得了技術創新與應用的體驗感。
不少學生對校園里的智能快遞柜很熟悉,這一為個人提供快遞代收代發及臨時寄存服務的平臺,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校園快遞“最后100米”的問題。“校園智能快遞的出現不僅僅方便了學生,我們還希望能在教學與實踐結合、在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近鄰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慶元說:“比如,我們與北京郵電大學合作成立了電子商務與物流研究院;與學生團隊合作開發的彩虹智能攬件臺——基于‘互聯網+’的智能快遞設備,獲得了全國‘互聯網+’快遞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與一些學校也形成了戰略合作,開展現代學徒制班級,支持教育教學升級等。”
科技感十足的校園后勤產品,也將許多值得倡導的理念與文化潤物無聲地表達出來。北京交通大學后勤集團副總經理郝志如介紹,學校的智慧后勤節能系統,讓節能節水、綠色環保漸漸成為每個交大人的習慣。“智能教室通過監測自習室內人數、光照強度、室內溫度,自動開啟或關閉燈光,自動調節空調溫度,從而達到節電目的;中水處理系統將洗浴污水處理后排入校園內的明湖儲存,用于景觀湖補水和綠化用水,年節水約7萬立方米;浴水余熱回收系統將洗浴廢水的熱量提取出來,用于加熱新的洗浴水……智慧后勤時時刻刻都傳遞著育人的理念。”
“實現校園服務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是教育后勤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不斷激發學生創新、服務、節約、奉獻等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我們必須站位更高來談后勤、想后勤、做后勤。”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的陳明君表示。
后勤育人不可小覷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要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可見,學校后勤是立德樹人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
走進北京大學,教學樓里大片的自習討論區域、自習桌椅上鋪設的電源接口、可以提供飲料簡餐的咖啡廳,讓人不禁贊嘆這里開放的教學氛圍;宿舍樓里的信報柜、休閑桌椅、微波爐,樓道里的精致板報、風景畫,也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而這些,都是北大后勤在建設品質校園、為服務育人提供良好硬件工作中的一個縮影。
學校就像一個龐大而精密的機器,要維持有條不紊的運作,后勤是最基礎的保障。北大校長林建華表示,學校正經歷著從“溫飽”到“小康”的轉變,怎樣在滿足基本食宿條件外,為師生提供休閑、交流空間,建設安靜、使人放松的環境是后勤各部門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事實上,后勤的每一項工作都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有著潛移默化影響。綠樹成蔭的道路、窗明幾凈的宿舍、舒適智能的自習室,是印刻在學生心中的美好記憶;溫暖的宿管阿姨、和善的食堂小哥、高效的維修師傅,讓學生懂得尊重、關愛與理解……“后勤工作與學生的學、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在為學生提供服務保障過程中,勢必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后勤工作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在育人中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西安交大后勤保障部黨委書記張西亞說,在認清后勤所蘊含的教育功能后,后勤工作人員就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單單是一個管理者、服務者,更是一個教育者。
針對大學學術與后勤的關系,曾有這樣一個比喻:如果我們要有攀登學術珠峰的世界一流學者,也要有能給其提供補給的人,這個人也要具備相應的能力。中國教育后勤協會會長程天權表示,今后要把以人為本、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理念融入后勤工作,將后勤與育人結合起來,為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為創建一流大學做出應有貢獻。